本社团日志,翻到第一页,空白处有一行潦草的字迹——“老师说,收藏品要完美。”,看不懂的句子,先放着吧。
我快速翻阅最后几页,发现类似的记录零星出现——“8月10日,音频更新,目标调整”“8月15日,春季展会,音频确认完毕”——每条都简短,却透着一股规律性。“又是音频?”,但除了这些其他就是平常的内容了,我合上日志,目光转向那台笔记本电脑,屏幕黑着,像个沉默的守秘者。我按下电源键,屏幕亮起,锁屏界面跳出一个密码框。我皱起眉头,低声自语:“密码……她会用什么?”
我试着输入“cosplay”和”luoer“,依旧无果。这时下方一行小小的蓝色字体跳了出来——“密码提示”。我心中一动,点击了它。
提示栏里只有简短的几个字:“编号与角色”。
“独特编号……角色?”我皱起眉头,脑海中迅速闪过关于洛儿的所有信息。她是林莞姐的学妹,那个神秘cosplay社团的成员,编号46,视频里扮演着那个穿着情趣化服装的“魔法少女”。
编号是 46。角色是 魔法少女。
林莞姐的公寓密码和她的淘宝密码有关,显示了某种程度的简单化或复用习惯。但那台旧电脑的主人似乎心思更缜密。洛儿呢?她看起来文静有条理,密码会更复杂吗?还是说,那个幕后黑手为了方便管理,给所有“玩具”都设定了类似的格式?
“编号与角色……” 我开始尝试。
首先是最简单的组合:46 —— 错误。太简单了。Luoer46 —— 错误。46Luoer —— 错误。
看来不是单纯的名字加编号。提示强调了“角色”。魔法少女……用英文?MagicGirl46 —— 错误。46MagicGirl —— 错误。
会不会是拼音?魔法少女……Mo Fa Shao Nv?太长了。也许是简称?MFSN46 —— 错误。
我停了下来,重新审视视频里的细节。那套服装是咖啡色的,类似女仆装,但标题和感觉都指向“魔法少女”。她那咖啡色的长发……不,这太发散了。关键是“编号”和“角色”。
等等,视频里她那身打扮,虽然被称作魔法少女,但更像是日系风格,也许不是英文或完整拼音?Cosplay圈子有时会用些圈内术语或日文罗马音。魔法少女的日文是 Mahou Shoujo…
Mahou46 —— 错误。MahouShoujo46 —— 成功。
我打开桌面,直接点开邮箱客户端,登录界面自动填入她的账号,密码已保存,我直接进入收件箱。我的目标很明确——社团排练的音频。找到『排练相关』的主题归档,里面果然有几个音频文件和文档。
根据之前洛儿和林莞姐的对话,她们要去光谷展出。我快速浏览文件名,『光谷展出流程.docx』、『服装道具清单.xlsx』,然后看到了音频文件:『排练BGM_常用.mp3』。我点开邮件,正文只有一句“播放音频执行”,我瞥了眼床上昏睡的洛儿,她的胸膛微微起伏,我插上耳机,用自己手机设了个倒计时防止精神陷入其中可能的催眠音频。点下播放键。
悠扬舒缓的旋律立刻充满了我的耳蜗。是那种很常见的轻音乐,以钢琴和弦乐为主,点缀着一些空灵的电子音效,营造出一种梦幻而温馨的氛围。听起来很适合作为大型活动的背景音乐,流畅、悦耳,但又不会过分吸引注意力,完美地衬托着舞台上的表演。
第一遍听完,没有任何异常。
第二遍,我仔细分辨着每一个音符,每一个乐器的层次……依然只是普通的轻音乐。
“不可能……”我皱紧眉头,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林莞姐那边的加密邮件,洛儿电脑密码提示中的“编号与角色”,这一切都指向一个隐藏在幕后的精密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如此谨慎,怎么会留下一个如此“干净”的音频文件?尤其这还是用于公开场合播放的“最终确认版”。
我的目光落在屏幕上音频编辑软件的图标上。“哼,”我冷笑一声,心中默念:“不要小看纯爱战士的执念啊……” 就算披着纯爱的外衣,为了搞清楚真相,这点技术活还是难不倒我的。
我掏出随身的u盘,将音频文件导入专业的音频编辑软件。熟悉的波形图立刻展现在眼前,看起来平平无奇。
“信号学和密码学里,隐藏信息的方式可多着呢。”我自言自语,开始动手分析。
首先,分离左右声道。对比之下,两个声道的波形几乎完全一致,只有极其细微的差别,这在立体声音乐中很正常,似乎没什么问题。
接着,我打开频谱分析图。整个频段被音乐信号均匀覆盖,高频空灵,中频饱满,低频沉稳。没有明显的异常频段突起,也没有奇怪的、与音乐本身无关的规律性噪点。
“难道真的只是我想多了?”一丝疑虑闪过,但我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那个幕后黑手如此费尽心机,绝不会留下没有后手的破绽。一定有什么被忽略了。
相位?对,相位!我忽然想到了一种可能性——利用人耳难以察觉的相位差来隐藏信息,或者干脆在两个看似相同的声道里嵌入不同的微弱信号。
我选中其中一个声道,执行了“相位反转”操作。然后,将两个声道混合(相减)。理论上,如果两个声道内容完全一致,它们应该会相互抵消,只剩下微弱的噪音。
果然,主体的音乐声大部分消失了,只剩下一些残留的混响和细微的底噪。但是……不对!在这些残留的噪音之下,似乎还萦绕着别的什么东西!
我立刻将混合后的音轨进行放大和降噪处理。
渐渐地,一段极其微弱、仿佛隔着一层厚厚幕布的声音浮现了出来……那不是音乐,而是……
我屏住呼吸,将音量调到最大,仔细倾听。
那是一个带有一定规律的电音,像是以前电报的敲击密码。它就像一个幽灵般,缠绕在原本优美的旋律之下,形成了一段隐藏的【副音】!
果然有猫腻!我感到一阵兴奋,同时也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将指令或暗示隐藏在公开播放的背景音乐中……这手段,简直匪夷所思又阴险至极!
但也仅限于此了,之后我盯着屏幕上那段被提取出来的、诡异的低频副音波形图,尝试了各种解码和模式识别的方法,却始终无法破解它的具体含义。它不像摩斯电码,也不符合任何我所知的标准编码协议。那个幕后黑手使用的,或许是一种完全自创的、基于特定生理或心理效应的信号,其原理超出了我目前知识的范畴。一阵挫败感涌上心头,但很快又被另一种念头取代。
“等等……我真的需要破解它吗?”我自言自语道。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
我快速翻阅最后几页,发现类似的记录零星出现——“8月10日,音频更新,目标调整”“8月15日,春季展会,音频确认完毕”——每条都简短,却透着一股规律性。“又是音频?”,但除了这些其他就是平常的内容了,我合上日志,目光转向那台笔记本电脑,屏幕黑着,像个沉默的守秘者。我按下电源键,屏幕亮起,锁屏界面跳出一个密码框。我皱起眉头,低声自语:“密码……她会用什么?”
我试着输入“cosplay”和”luoer“,依旧无果。这时下方一行小小的蓝色字体跳了出来——“密码提示”。我心中一动,点击了它。
提示栏里只有简短的几个字:“编号与角色”。
“独特编号……角色?”我皱起眉头,脑海中迅速闪过关于洛儿的所有信息。她是林莞姐的学妹,那个神秘cosplay社团的成员,编号46,视频里扮演着那个穿着情趣化服装的“魔法少女”。
编号是 46。角色是 魔法少女。
林莞姐的公寓密码和她的淘宝密码有关,显示了某种程度的简单化或复用习惯。但那台旧电脑的主人似乎心思更缜密。洛儿呢?她看起来文静有条理,密码会更复杂吗?还是说,那个幕后黑手为了方便管理,给所有“玩具”都设定了类似的格式?
“编号与角色……” 我开始尝试。
首先是最简单的组合:46 —— 错误。太简单了。Luoer46 —— 错误。46Luoer —— 错误。
看来不是单纯的名字加编号。提示强调了“角色”。魔法少女……用英文?MagicGirl46 —— 错误。46MagicGirl —— 错误。
会不会是拼音?魔法少女……Mo Fa Shao Nv?太长了。也许是简称?MFSN46 —— 错误。
我停了下来,重新审视视频里的细节。那套服装是咖啡色的,类似女仆装,但标题和感觉都指向“魔法少女”。她那咖啡色的长发……不,这太发散了。关键是“编号”和“角色”。
等等,视频里她那身打扮,虽然被称作魔法少女,但更像是日系风格,也许不是英文或完整拼音?Cosplay圈子有时会用些圈内术语或日文罗马音。魔法少女的日文是 Mahou Shoujo…
Mahou46 —— 错误。MahouShoujo46 —— 成功。
我打开桌面,直接点开邮箱客户端,登录界面自动填入她的账号,密码已保存,我直接进入收件箱。我的目标很明确——社团排练的音频。找到『排练相关』的主题归档,里面果然有几个音频文件和文档。
根据之前洛儿和林莞姐的对话,她们要去光谷展出。我快速浏览文件名,『光谷展出流程.docx』、『服装道具清单.xlsx』,然后看到了音频文件:『排练BGM_常用.mp3』。我点开邮件,正文只有一句“播放音频执行”,我瞥了眼床上昏睡的洛儿,她的胸膛微微起伏,我插上耳机,用自己手机设了个倒计时防止精神陷入其中可能的催眠音频。点下播放键。
悠扬舒缓的旋律立刻充满了我的耳蜗。是那种很常见的轻音乐,以钢琴和弦乐为主,点缀着一些空灵的电子音效,营造出一种梦幻而温馨的氛围。听起来很适合作为大型活动的背景音乐,流畅、悦耳,但又不会过分吸引注意力,完美地衬托着舞台上的表演。
第一遍听完,没有任何异常。
第二遍,我仔细分辨着每一个音符,每一个乐器的层次……依然只是普通的轻音乐。
“不可能……”我皱紧眉头,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林莞姐那边的加密邮件,洛儿电脑密码提示中的“编号与角色”,这一切都指向一个隐藏在幕后的精密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如此谨慎,怎么会留下一个如此“干净”的音频文件?尤其这还是用于公开场合播放的“最终确认版”。
我的目光落在屏幕上音频编辑软件的图标上。“哼,”我冷笑一声,心中默念:“不要小看纯爱战士的执念啊……” 就算披着纯爱的外衣,为了搞清楚真相,这点技术活还是难不倒我的。
我掏出随身的u盘,将音频文件导入专业的音频编辑软件。熟悉的波形图立刻展现在眼前,看起来平平无奇。
“信号学和密码学里,隐藏信息的方式可多着呢。”我自言自语,开始动手分析。
首先,分离左右声道。对比之下,两个声道的波形几乎完全一致,只有极其细微的差别,这在立体声音乐中很正常,似乎没什么问题。
接着,我打开频谱分析图。整个频段被音乐信号均匀覆盖,高频空灵,中频饱满,低频沉稳。没有明显的异常频段突起,也没有奇怪的、与音乐本身无关的规律性噪点。
“难道真的只是我想多了?”一丝疑虑闪过,但我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那个幕后黑手如此费尽心机,绝不会留下没有后手的破绽。一定有什么被忽略了。
相位?对,相位!我忽然想到了一种可能性——利用人耳难以察觉的相位差来隐藏信息,或者干脆在两个看似相同的声道里嵌入不同的微弱信号。
我选中其中一个声道,执行了“相位反转”操作。然后,将两个声道混合(相减)。理论上,如果两个声道内容完全一致,它们应该会相互抵消,只剩下微弱的噪音。
果然,主体的音乐声大部分消失了,只剩下一些残留的混响和细微的底噪。但是……不对!在这些残留的噪音之下,似乎还萦绕着别的什么东西!
我立刻将混合后的音轨进行放大和降噪处理。
渐渐地,一段极其微弱、仿佛隔着一层厚厚幕布的声音浮现了出来……那不是音乐,而是……
我屏住呼吸,将音量调到最大,仔细倾听。
那是一个带有一定规律的电音,像是以前电报的敲击密码。它就像一个幽灵般,缠绕在原本优美的旋律之下,形成了一段隐藏的【副音】!
果然有猫腻!我感到一阵兴奋,同时也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将指令或暗示隐藏在公开播放的背景音乐中……这手段,简直匪夷所思又阴险至极!
但也仅限于此了,之后我盯着屏幕上那段被提取出来的、诡异的低频副音波形图,尝试了各种解码和模式识别的方法,却始终无法破解它的具体含义。它不像摩斯电码,也不符合任何我所知的标准编码协议。那个幕后黑手使用的,或许是一种完全自创的、基于特定生理或心理效应的信号,其原理超出了我目前知识的范畴。一阵挫败感涌上心头,但很快又被另一种念头取代。
“等等……我真的需要破解它吗?”我自言自语道。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