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舌头迎了进去,香舌主动迎了上去跟他缠绵在了一起。
等热吻结束后,长孙低头看了看自己袒露出的双乳,嗔怪地看了笑嘻嘻的陈曦一眼,整理好抹胸后,这才让人端上了早膳。用过早膳后陈曦又陪长孙聊了一会儿天,抱在一起又摸又亲的那种,等觉得朝会差不多该结束了才告辞离开。
来到甘露殿偏殿,李世民的书房外,宦官告诉陈曦,朝会还没结束。也不知道今天在商议什么大事,居然那么久。陈曦只好在偏殿外候着,半个时辰后,李世民才出现,身后跟着房玄龄等一众权臣。李世民看到陈曦先是觉得有些意外,然后眼睛一亮,还不等陈曦问候呢,就没头没脑地说了句:“写好了?”
陈曦点点头道:“回阿耶,写好了。”
李世民仔细看了陈曦一眼,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熬夜了吧,辛苦你了。”
这里也可以看出,长孙对陈曦实在是太了解了,只看一眼就发现了变化,知道他熬夜了,而李世民需要仔细看才能看得出来。
之后李世民先是对陈曦说道:“随朕进去吧”,又回头对官员说道:“诸位爱卿先回去吧,朕有些私事要跟曦儿谈,稍后再召见诸位。”
臣公们有些惊讶,到底是什么重要的事,居然连政事都不议了?但李世民既然开口了,他们也只能照做,纷纷作揖后回自己的衙门候着了。
进了书房后,陈曦等李世民挥退了所有宦官后,才从袖子里拿出两本厚厚的奏折递到了李世民的书案上。李世民先是示意让陈曦坐下,这才拿起奏折看了看,他更感兴趣的还是军校的,放下天子监的那本后立马翻看了起来。
关于设立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的奏折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组建特种兵的,首先陈曦在奏折上提出,特种兵应当采用全新的编制,小队改为十人一队,设小队正、队副。三小队为一中队,设中队正、指导员,但不设队副。十中队为一大队,设大队正、队副兼教导员、军法官兼书记员、旗手。若要成军的话则最少十个大队,一千人起,设统领、副统领兼政委以及其他军官。
即使成军,特种部队也无需设立后勤和辎重部队,特种兵必须懂得打猎、识别野果等能力,随军时依靠大部队补给,单独行动时仅携带三日的干粮。特种部队无论是耐力还是速度都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拟的,后勤部队只会拖累了他们的脚程。
陈曦在奏折中说明,特种兵之间的默契很重要,三人小队的编制不利于培养默契,十人为佳,而且虽说特种兵要求会使用任何兵器,但还是要有侧重点的,陈曦认为最好的配置应该是两名盾牌手左手持圆盾右手持长刀作为前阵,盾牌手主要的训练方向是耐力和臂力 ;之后是两位长枪手负责主攻,长枪手的训练方向是力量和臂力 ;再之后是短刀手负责补刀,短刀手的训练内容是速度以及对人体的了解,用最省力的方法去攻击人最致命的地方,同时因为短刀手了解人体,他们也将兼任小队军医,处理一些简单的伤势;最后才是两位弓箭手,训练臂力、耐力、眼力。
同时因为弓箭手通常都在后排,还要时刻观察战场、指挥队员,所以每个小队的队正和队副,将是两位弓箭手,他们同时要接受更多的兵法教育。弓箭手本就是最难训练的,可以说每一个优秀的射手都是人才,让他们领导小队是最合适的。
当然,除了侧重的训练,所有人都要接受统一的耐力、武力、技巧等等方面的训练,以及熟练地掌握各种兵器,而不同职业要对自己职业的兵器更为精通,具体的训练方法在奏折的第二部分。
除了建制改革外,奏折中对军职也同样提出了改革,为了体现出特种兵的特殊性和调动士兵的训练积极性,陈曦提议哪怕只是小队中的一名普通特种兵,只要从军校毕业,在武职上就会根据表现被封为正九品上的仁勇校尉或正九品下的仁勇副尉,而队正则是正八品上的宣节校尉、队副是正八品下的宣节副尉,中队正和指导员同为正七品上的致果校尉,大队长为正六品的昭武校尉、副队长为昭武副尉。
指导员和中队正同级,是因为指导员是最基层的政治委员,责任最重,自然是要跟队正同级才行,这样才有足够威望管理属下,甚至管理队正。这就跟现代部队一样,指导员和连长的级别是一样的,都说连长是父亲,指导员就是母亲,在一个大家庭中,家长自然是同级的。至于教导员可以是同级,也可以不是,这个没有强制要求,成军后政委同样也是如此。
而成军后,统领为正五品上的定远将军,副统领为正五品下的宁远将军,同时设立数个武职同为昭武校尉的参谋,跟大队长同级。战时,正副统领以及大队长和参谋需共同商议战事、排兵布阵。
在陈曦的计划中,兵法学得更好的当参谋,体能更好的当大队长。参谋一般不领兵,只负责出谋划策,如果碰到大队长阵亡,参谋可以主动请命,又或者是通过军功升迁,直接当上统领。参谋的升迁其实很快,而且很稳,因为只要打了胜仗参谋必然有功,积累到一定程度了,自然就能当统领了,当然,一个萝 卜一个坑,这个是自古不变的规矩。
至于军团,特种部队应该不会成立军团,起码很长一段时间组建不起来,因为以唐朝目前的国力,真的养不起超过万人的特种兵,只有工业化之后的唐朝才有可能养得起,不仅是伙食方面,也有装备方面的原因。
从官职上也可以看出,陈曦给特种兵的待遇极高,可以说每一个普通的特种兵都是武官。而且只要升迁,那必然是连升三级,因为特种兵的官职中没有从品,全是正品。只要当上一军统领,哪怕手下只有千人,那也是正儿八经的将军。陈曦认为特种兵不仅是训练最艰苦的部队,也是伤亡最大的部队,他们要参与的全都不是常规的战争,也几乎全是以少敌多的不对等战斗,所以待遇自然要好。
第170章 秘密议事 中
李世民看到这里的时候,眉头微微皱了皱,但他并没有说什么,应该算是同意了陈曦这个提议,虽然开支不小,但人数也不算多,日后特种兵多了,李世民相信他也可以从世家身上刮下不少油水了。
其次陈曦认为想要士兵能坚持住艰苦的训练,除了吃得好以外,还要有良好的居住条件,所以不应只是在秦岭中简单地搭建军营,让士兵们只能睡帐篷,而是应该认真规划,搭建好宿舍楼、教学楼、操场、各式演练场,以及配套的食堂、伙房以及军械库、仓库等配套建筑。
第一批一个大队的特种兵毕业后,再用三个月的时间培养出第二大队,之后征突大军也该出征了,两个大队将随军一起出征突厥。在征战中要寻找问题,好的地方发扬光大,差的地方要立马改正。等班师回朝后,按照修正过的方法正式开始训练新的士兵,人员的选择扩大到全军,时间也将从三月改为一年。届时,训练出来的特种兵将会比禁军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
等热吻结束后,长孙低头看了看自己袒露出的双乳,嗔怪地看了笑嘻嘻的陈曦一眼,整理好抹胸后,这才让人端上了早膳。用过早膳后陈曦又陪长孙聊了一会儿天,抱在一起又摸又亲的那种,等觉得朝会差不多该结束了才告辞离开。
来到甘露殿偏殿,李世民的书房外,宦官告诉陈曦,朝会还没结束。也不知道今天在商议什么大事,居然那么久。陈曦只好在偏殿外候着,半个时辰后,李世民才出现,身后跟着房玄龄等一众权臣。李世民看到陈曦先是觉得有些意外,然后眼睛一亮,还不等陈曦问候呢,就没头没脑地说了句:“写好了?”
陈曦点点头道:“回阿耶,写好了。”
李世民仔细看了陈曦一眼,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熬夜了吧,辛苦你了。”
这里也可以看出,长孙对陈曦实在是太了解了,只看一眼就发现了变化,知道他熬夜了,而李世民需要仔细看才能看得出来。
之后李世民先是对陈曦说道:“随朕进去吧”,又回头对官员说道:“诸位爱卿先回去吧,朕有些私事要跟曦儿谈,稍后再召见诸位。”
臣公们有些惊讶,到底是什么重要的事,居然连政事都不议了?但李世民既然开口了,他们也只能照做,纷纷作揖后回自己的衙门候着了。
进了书房后,陈曦等李世民挥退了所有宦官后,才从袖子里拿出两本厚厚的奏折递到了李世民的书案上。李世民先是示意让陈曦坐下,这才拿起奏折看了看,他更感兴趣的还是军校的,放下天子监的那本后立马翻看了起来。
关于设立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的奏折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组建特种兵的,首先陈曦在奏折上提出,特种兵应当采用全新的编制,小队改为十人一队,设小队正、队副。三小队为一中队,设中队正、指导员,但不设队副。十中队为一大队,设大队正、队副兼教导员、军法官兼书记员、旗手。若要成军的话则最少十个大队,一千人起,设统领、副统领兼政委以及其他军官。
即使成军,特种部队也无需设立后勤和辎重部队,特种兵必须懂得打猎、识别野果等能力,随军时依靠大部队补给,单独行动时仅携带三日的干粮。特种部队无论是耐力还是速度都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拟的,后勤部队只会拖累了他们的脚程。
陈曦在奏折中说明,特种兵之间的默契很重要,三人小队的编制不利于培养默契,十人为佳,而且虽说特种兵要求会使用任何兵器,但还是要有侧重点的,陈曦认为最好的配置应该是两名盾牌手左手持圆盾右手持长刀作为前阵,盾牌手主要的训练方向是耐力和臂力 ;之后是两位长枪手负责主攻,长枪手的训练方向是力量和臂力 ;再之后是短刀手负责补刀,短刀手的训练内容是速度以及对人体的了解,用最省力的方法去攻击人最致命的地方,同时因为短刀手了解人体,他们也将兼任小队军医,处理一些简单的伤势;最后才是两位弓箭手,训练臂力、耐力、眼力。
同时因为弓箭手通常都在后排,还要时刻观察战场、指挥队员,所以每个小队的队正和队副,将是两位弓箭手,他们同时要接受更多的兵法教育。弓箭手本就是最难训练的,可以说每一个优秀的射手都是人才,让他们领导小队是最合适的。
当然,除了侧重的训练,所有人都要接受统一的耐力、武力、技巧等等方面的训练,以及熟练地掌握各种兵器,而不同职业要对自己职业的兵器更为精通,具体的训练方法在奏折的第二部分。
除了建制改革外,奏折中对军职也同样提出了改革,为了体现出特种兵的特殊性和调动士兵的训练积极性,陈曦提议哪怕只是小队中的一名普通特种兵,只要从军校毕业,在武职上就会根据表现被封为正九品上的仁勇校尉或正九品下的仁勇副尉,而队正则是正八品上的宣节校尉、队副是正八品下的宣节副尉,中队正和指导员同为正七品上的致果校尉,大队长为正六品的昭武校尉、副队长为昭武副尉。
指导员和中队正同级,是因为指导员是最基层的政治委员,责任最重,自然是要跟队正同级才行,这样才有足够威望管理属下,甚至管理队正。这就跟现代部队一样,指导员和连长的级别是一样的,都说连长是父亲,指导员就是母亲,在一个大家庭中,家长自然是同级的。至于教导员可以是同级,也可以不是,这个没有强制要求,成军后政委同样也是如此。
而成军后,统领为正五品上的定远将军,副统领为正五品下的宁远将军,同时设立数个武职同为昭武校尉的参谋,跟大队长同级。战时,正副统领以及大队长和参谋需共同商议战事、排兵布阵。
在陈曦的计划中,兵法学得更好的当参谋,体能更好的当大队长。参谋一般不领兵,只负责出谋划策,如果碰到大队长阵亡,参谋可以主动请命,又或者是通过军功升迁,直接当上统领。参谋的升迁其实很快,而且很稳,因为只要打了胜仗参谋必然有功,积累到一定程度了,自然就能当统领了,当然,一个萝 卜一个坑,这个是自古不变的规矩。
至于军团,特种部队应该不会成立军团,起码很长一段时间组建不起来,因为以唐朝目前的国力,真的养不起超过万人的特种兵,只有工业化之后的唐朝才有可能养得起,不仅是伙食方面,也有装备方面的原因。
从官职上也可以看出,陈曦给特种兵的待遇极高,可以说每一个普通的特种兵都是武官。而且只要升迁,那必然是连升三级,因为特种兵的官职中没有从品,全是正品。只要当上一军统领,哪怕手下只有千人,那也是正儿八经的将军。陈曦认为特种兵不仅是训练最艰苦的部队,也是伤亡最大的部队,他们要参与的全都不是常规的战争,也几乎全是以少敌多的不对等战斗,所以待遇自然要好。
第170章 秘密议事 中
李世民看到这里的时候,眉头微微皱了皱,但他并没有说什么,应该算是同意了陈曦这个提议,虽然开支不小,但人数也不算多,日后特种兵多了,李世民相信他也可以从世家身上刮下不少油水了。
其次陈曦认为想要士兵能坚持住艰苦的训练,除了吃得好以外,还要有良好的居住条件,所以不应只是在秦岭中简单地搭建军营,让士兵们只能睡帐篷,而是应该认真规划,搭建好宿舍楼、教学楼、操场、各式演练场,以及配套的食堂、伙房以及军械库、仓库等配套建筑。
第一批一个大队的特种兵毕业后,再用三个月的时间培养出第二大队,之后征突大军也该出征了,两个大队将随军一起出征突厥。在征战中要寻找问题,好的地方发扬光大,差的地方要立马改正。等班师回朝后,按照修正过的方法正式开始训练新的士兵,人员的选择扩大到全军,时间也将从三月改为一年。届时,训练出来的特种兵将会比禁军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