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3-23
第171章 秘密议事 下
之后陈曦想到了复合弓,因为在同样杀伤力的情况下,复合弓比普通的反曲弓或者长弓要节省太多的力气了,可以让士兵的持续输出的时间延长数十倍,特别是在进攻前的瞄准姿态时,保持复合弓的满弓状态时极为省力。而且钢制的复合弓可以批量制作,对工匠的要求不高,花费的时间也会大幅减少。而且钢制不像木制娇贵,不易受环境影响,保养也非常方便。
不过复合弓一事陈曦同样没有跟李世民说,还不如等有成果后再说,反正时间还有很多。以后就算换装了,使用方法相同,士兵熟悉起来也不用花费太多时间。
至于成本嘛,在唐朝,钢的良品率极低,就连很多将领都用不上钢制品。连李世民都忍不住感叹道:“若是按照你奏折上所说的去装备特种兵,恐怕朕还真是连一军都养不起啊。”
陈曦心想如果烧玻璃的高炉能研制出来,那么炼钢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但他并没有提出来,因为炼钢可是重工业,他估计李世民可能等不到那一天,那又何必提及呢?
陈曦只是说道:“若是日后阿耶可以从世家士族中征上赋税,那么别说是给特种兵装备钢制武器了,全军说不定都可以实现。”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朕也盼望着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说完李世民又继续看起了奏折,除了武器外,干粮就不说了,还有急救包、酒精、毯子等等唐朝目前有的,陈曦基本考虑到了。但如此一来的话,士兵的负重就不可小觑了,所以陈曦在奏折中提出,特种兵不穿甲,仅在手部装备铁甲护腕。
李世民看到这瞪大了眼睛问道:“不穿甲如何可行?如此一来,在乱箭之中,朕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特种兵岂不是毫无抵抗之力?”
陈曦说道:“阿耶,特种兵本就不是用来大规格作战的,主要是负责突袭、渗透以及斩首,穿甲只会影响他们的速度,还失去了灵活降低了身手。特种兵更适合敌后攻坚,需要经常长途跋涉,面对各种环境、各种敌人,所以备齐多样的武器非常重要,必要的物资保障也很重要,这些都不能少,也必然增加负担,若再穿甲的话那士兵怕是还没到目的地就累死了。哪怕特种兵再厉害,始终也还是人,体能是有限的。”
李世民摇摇头道:“这一点我依旧不太认同,就算特种兵不参与大规模作战,但暗箭难防,小规模战场一样少不了被偷袭的可能,哪怕是轻甲,都很有可能能救他们一命。”
陈曦想了想后说道:“那不如这样,等两大队训练出来后,让他们一队穿甲、一队不穿,让两队进行比试,持木刀、木箭用自己全部的本事去互相攻击对方,只要中招三次就算阵亡,必须退场。到时候看看最后是穿甲的大队存活的多,还是不穿甲存活得多。”
李世民眼睛一眯,随后笑呵呵道:“曦儿,你这是想与我打赌?”
陈曦作揖道:“不敢不敢,儿只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阿耶的想法或许是更加周全一些,所以这个比试就当是检验真理的办法。”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好!那朕就跟你打这个赌,若是朕输了,那朕可以答应你一个要求,倘若你输了,不如以后学院的祭酒就由你去当如何?”
陈曦有些惊讶,李世民这是有多信任他?才会把训练新兵、甚至给新兵洗脑的任务都交给了他?陈曦对着李世民郑重作揖行礼道:“阿耶,无论输赢儿都愿意帮阿耶你训练官兵,但儿最多只能出任司业或是监丞(祭酒:正校长、司业:副校长,两者负责教学,监丞负责管理),祭酒只能由阿耶您来担任……以后也应是新皇担任。天子监同样也是如此,这样天子门生才算是名副其实,而且无论是天子监还是军事学院,每一任司业除了应当挑选阿耶您极为信任的人担任以外,任期也不应当超过四或者五年,以免司业产生私心而培养出过多自己的势力。至于监丞……因其不参与教学,需要对学院行政方面越了解越好,所以任期可以是两任,也就是八到十年,以便于更好地管理天子监或是学院。”
李世民摸着胡须,点了点头道:“此话有理,但这第一任的司业和监丞我倒是认为应当由你共同担任,既然这学院是你提出的,自然没有比你更了解了。”
陈曦没有推辞,当初提出时他就意料到了,当这个司业好处很多的,要不然陈曦也不会限制一任只有5年,而且特种兵的训练方法也不能从现代生搬硬套,还是需要根据实际不断调整的,所以他必须参与进去才行。至于行政方面,陈曦想着只要学院走上正轨了,有合适的人才了,他就会主动请辞。这个监丞当着没意思,甚至算是远离权力中枢了。
关于军事学院的成立和特种兵的组建内容差不多就这些了,奏折上肯定有很多考虑不到的,但没有什么是完美的,陈曦当了司业和监丞,以后根据实现情况慢慢完善就行。
奏折第二部分讲的就是特种兵的训练方法,五公里越野、紧急集合这些,都是陈曦在现代了解的那些,必要的修改肯定要有,而且还需要真正开始训练后不断地完善。奏折里陈曦也强调了,现阶段特种兵的训练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所以第一期的特种兵必然比不上第二期,而前两期的必然比不上日后经过完善的训练所训练出来的。
到了军官一级,除了训练外,还要接受兵法教育,以及每周一次由皇帝亲自教学的思想政治课,且需要每日晚上都跟士兵共同学习,以及教化士兵思想,也就是所谓的洗脑式教育。
最后陈曦在奏折上提议,第一、第二期在战场上表现优异的以及受伤后不能再上战场的,他们宝贵的经验不能浪费,应当回到学院担当教官、新兵队正、指导员之类的职务,他们是新兵最好的榜样,也可以帮祭酒和司业大大地减轻负担。
奏折第三部分是军事学院中关于文化课的部分,也就是培养军官,他们主要是接受军事以及政治的文化类教育,也就是兵法以及忠君的洗脑式教育,日后这些军官将会分配到全军当中,当然并不代表这些军官就不训练了,基础科学的每日操练还是必要的。
军官的招生方向不是绝对的,比如第一期应当是从中队一级开始,主要是培养指导员、之后是招收大队军官,培养教导员,不定期还可以开设军、甚至军团一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
第171章 秘密议事 下
之后陈曦想到了复合弓,因为在同样杀伤力的情况下,复合弓比普通的反曲弓或者长弓要节省太多的力气了,可以让士兵的持续输出的时间延长数十倍,特别是在进攻前的瞄准姿态时,保持复合弓的满弓状态时极为省力。而且钢制的复合弓可以批量制作,对工匠的要求不高,花费的时间也会大幅减少。而且钢制不像木制娇贵,不易受环境影响,保养也非常方便。
不过复合弓一事陈曦同样没有跟李世民说,还不如等有成果后再说,反正时间还有很多。以后就算换装了,使用方法相同,士兵熟悉起来也不用花费太多时间。
至于成本嘛,在唐朝,钢的良品率极低,就连很多将领都用不上钢制品。连李世民都忍不住感叹道:“若是按照你奏折上所说的去装备特种兵,恐怕朕还真是连一军都养不起啊。”
陈曦心想如果烧玻璃的高炉能研制出来,那么炼钢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但他并没有提出来,因为炼钢可是重工业,他估计李世民可能等不到那一天,那又何必提及呢?
陈曦只是说道:“若是日后阿耶可以从世家士族中征上赋税,那么别说是给特种兵装备钢制武器了,全军说不定都可以实现。”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朕也盼望着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说完李世民又继续看起了奏折,除了武器外,干粮就不说了,还有急救包、酒精、毯子等等唐朝目前有的,陈曦基本考虑到了。但如此一来的话,士兵的负重就不可小觑了,所以陈曦在奏折中提出,特种兵不穿甲,仅在手部装备铁甲护腕。
李世民看到这瞪大了眼睛问道:“不穿甲如何可行?如此一来,在乱箭之中,朕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特种兵岂不是毫无抵抗之力?”
陈曦说道:“阿耶,特种兵本就不是用来大规格作战的,主要是负责突袭、渗透以及斩首,穿甲只会影响他们的速度,还失去了灵活降低了身手。特种兵更适合敌后攻坚,需要经常长途跋涉,面对各种环境、各种敌人,所以备齐多样的武器非常重要,必要的物资保障也很重要,这些都不能少,也必然增加负担,若再穿甲的话那士兵怕是还没到目的地就累死了。哪怕特种兵再厉害,始终也还是人,体能是有限的。”
李世民摇摇头道:“这一点我依旧不太认同,就算特种兵不参与大规模作战,但暗箭难防,小规模战场一样少不了被偷袭的可能,哪怕是轻甲,都很有可能能救他们一命。”
陈曦想了想后说道:“那不如这样,等两大队训练出来后,让他们一队穿甲、一队不穿,让两队进行比试,持木刀、木箭用自己全部的本事去互相攻击对方,只要中招三次就算阵亡,必须退场。到时候看看最后是穿甲的大队存活的多,还是不穿甲存活得多。”
李世民眼睛一眯,随后笑呵呵道:“曦儿,你这是想与我打赌?”
陈曦作揖道:“不敢不敢,儿只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阿耶的想法或许是更加周全一些,所以这个比试就当是检验真理的办法。”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好!那朕就跟你打这个赌,若是朕输了,那朕可以答应你一个要求,倘若你输了,不如以后学院的祭酒就由你去当如何?”
陈曦有些惊讶,李世民这是有多信任他?才会把训练新兵、甚至给新兵洗脑的任务都交给了他?陈曦对着李世民郑重作揖行礼道:“阿耶,无论输赢儿都愿意帮阿耶你训练官兵,但儿最多只能出任司业或是监丞(祭酒:正校长、司业:副校长,两者负责教学,监丞负责管理),祭酒只能由阿耶您来担任……以后也应是新皇担任。天子监同样也是如此,这样天子门生才算是名副其实,而且无论是天子监还是军事学院,每一任司业除了应当挑选阿耶您极为信任的人担任以外,任期也不应当超过四或者五年,以免司业产生私心而培养出过多自己的势力。至于监丞……因其不参与教学,需要对学院行政方面越了解越好,所以任期可以是两任,也就是八到十年,以便于更好地管理天子监或是学院。”
李世民摸着胡须,点了点头道:“此话有理,但这第一任的司业和监丞我倒是认为应当由你共同担任,既然这学院是你提出的,自然没有比你更了解了。”
陈曦没有推辞,当初提出时他就意料到了,当这个司业好处很多的,要不然陈曦也不会限制一任只有5年,而且特种兵的训练方法也不能从现代生搬硬套,还是需要根据实际不断调整的,所以他必须参与进去才行。至于行政方面,陈曦想着只要学院走上正轨了,有合适的人才了,他就会主动请辞。这个监丞当着没意思,甚至算是远离权力中枢了。
关于军事学院的成立和特种兵的组建内容差不多就这些了,奏折上肯定有很多考虑不到的,但没有什么是完美的,陈曦当了司业和监丞,以后根据实现情况慢慢完善就行。
奏折第二部分讲的就是特种兵的训练方法,五公里越野、紧急集合这些,都是陈曦在现代了解的那些,必要的修改肯定要有,而且还需要真正开始训练后不断地完善。奏折里陈曦也强调了,现阶段特种兵的训练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所以第一期的特种兵必然比不上第二期,而前两期的必然比不上日后经过完善的训练所训练出来的。
到了军官一级,除了训练外,还要接受兵法教育,以及每周一次由皇帝亲自教学的思想政治课,且需要每日晚上都跟士兵共同学习,以及教化士兵思想,也就是所谓的洗脑式教育。
最后陈曦在奏折上提议,第一、第二期在战场上表现优异的以及受伤后不能再上战场的,他们宝贵的经验不能浪费,应当回到学院担当教官、新兵队正、指导员之类的职务,他们是新兵最好的榜样,也可以帮祭酒和司业大大地减轻负担。
奏折第三部分是军事学院中关于文化课的部分,也就是培养军官,他们主要是接受军事以及政治的文化类教育,也就是兵法以及忠君的洗脑式教育,日后这些军官将会分配到全军当中,当然并不代表这些军官就不训练了,基础科学的每日操练还是必要的。
军官的招生方向不是绝对的,比如第一期应当是从中队一级开始,主要是培养指导员、之后是招收大队军官,培养教导员,不定期还可以开设军、甚至军团一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