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套,
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帮领导干点私活,帮他做点坏事,那关系就稳定了,
可夏雨骏一直也没有给个他这个机会,
今天总算是找了个空档,马主任就多买了两份礼品,对夏雨骏说:“县长过年也要回家的,这两份天麻和虫草就等县长回家时候,给伯父,伯母带去,也算我们岭南县的一份心意。”夏雨骏看看东西,
心里想到,也是啊,这过年回去也要给自己家里和郑琪慧家里带点东西吧,自己家里还好说,
但郑琪慧家里就不能过于马虎了,这礼品刚好,送出来也不扎眼。
夏雨骏就点点头说:“谢谢马主任了,你去安排车,我们现在就走。”马主任听到谢谢这两个字,
心里一下就跟吃蜜了一样,那个快乐劲,
就算是在全县干群大会上表扬他,也抵不上县长这一句谢谢。
临走的时候,夏雨骏就给乔书记去了个电话,说想去看看他给他汇报一下工作,
乔书记也是理解他的意思,
过年了,有什么工作好汇报的,
就是来拜个年,乔书记是不主张这种请客送礼的,对他来说,什么东西都没有权利和事业重要。
乔书记给人的印象,朴实、节俭、稳重、严厉,他不贪财,似乎也不好色,
除了在极小的圈子里传言他和莫静霞有些暧昧外,其他倒是没听说过别的什么,一个这么大的领导,没点传言好像也不正常的。
乔书记也没有任何业余爱好和不良嗜好。
一直到今天,
基本上可以说他不跳舞,不玩牌,不打麻将,
甚至也不进行任何体育活动,
一百七十五章 规矩 (2)
他的样子也始终给人一种饱经风霜、历经坎坷、备受压力的感觉。
人们私下对乔书记有个一致的评价和看法,对此他自己也承认,他这一生最大的嗜好和本事就是爱琢磨人,会琢磨人,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基本上也是如此,那就是宽明仁恕,知人善任。
乔书记从来也不掩盖自己的观点,
在全市的干部大会上也多次公开表示,
西山市最大的优势并不在经济,也不在科技,
而是在人才。
乔书记还有一个最让人钦佩、也最让人瞩目的行为,那就是他自始至终对那种买官卖官、急功近利的套现行为,可以说是不屑一顾,甚至是深恶痛绝。
凡此类事情,一旦发现,他都会严加惩处,
从不手软。
只这一点,就几乎让所有已经被他起用和有望被他起用的干部慨叹不已、感激涕零,乔书记要的其实也就是这种效果,
在这一片由衷的赞扬声中和愈加残酷的竞争氛围里,不仅可以极大地增强他这个市委书记的权威性和威慑力,同时也可以极大地扩展他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关系网络。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当他不断地“无私无偿、不求回报、不计恩怨、宽宏大量”地推出和提拔起一批批干部时,他的直系亲属,包括亲朋好友的起用和安排,
也就大而化之、听之任之,随着潮涨潮落,云起霞飞,这夹杂在大江大河、大风大浪里的东西,在人们眼中自然就变小了,变淡了,消失了,看不到了。
其实,后来人们才清楚,在起用干部的问题上,乔书记那种无形的要求和回报会更大更多。
当他全力举荐了你,提升了你,而且你没齿不忘地接受了,然后再由你来安排和起用他的人时,陷在这种怪圈里的人,往往很难开口或者用什么理由和借口回绝他。
一切都显得很自然,很顺畅,很平和,入情入理,水到渠成,然而正是在这一次次的不经意之间,
等你再放眼四顾,乔书记的势力已是虎踞龙盘了。
但夏雨骏的这个拜访,乔书记还是准备接受的,因为夏雨骏来的次数很少,
同时,乔书记也通过了自己的观察以及莫静霞的汇报,知道了夏雨骏和白书记的矛盾很深,
他也想对夏雨骏做个警示,让他适可而止。
对于自己属下的矛盾,
乔书记采取的一贯政策就是,控制但不制止,
这也是所有领导人都采取的一种方式吧。
一百七十五章 规矩 (3)
控制,
就是让他不要过于尖锐,以至于严重的影响到工作。
不制止,
就是可以让这种相互间的矛盾存在,
如果大家都没有一点矛盾,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那谁来监督和揭发对方的问题呢,
同时,上面的领导又怎么可能了解到下面的情况,
怎么可以让自己成为所有下属的核心呢。
只有下级部门有矛盾,很多事情才需要自己的协调,那样自己的重要性才能凸显出来,
他们才会在很多解决不了的时候,来求到自己。
更为重要的是,
一个地区,
一个单位,
假如是过于团结,到了外面水泼不进,针扎不透的时候,那才是最为可怕的状况,
他们会形成一种势力,同进退,共荣辱,管理起来就很难了,谁都知道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于是,单位和部门领导间的一些矛盾和相互指责,在上级面前说说对方的坏话,
发发牢骚,都很正常,
上级也不会认为你说的不对,就算是不对,
他也会认为你这人耿直,有什么说什么,
假如你运用得当,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但乔书记还是怕夏雨骏和白书记搞的有点太过,岭南县有今天这样个局面不容易,
他还是想了解下情况,
所以,乔书记就同意夏雨骏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