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下,母亲又能崩溃到哪里去呢。只不过因为环境的问题,有因抵触有怒意。
她改为手掌撑地,膝盖一挪,干脆地站了起来。
我的双手,猝不及防地从她裤子上滑落。
母亲重新坐了下来后,才怒气冲冲地看着我,又是低头一看我双手,她抓了过来,用力地捏着我的手腕,又重重一甩,训道“这手怎么就那么多呢!”。
然后眼神又横过来,继续呛道“还有这对眼,也是不正经”。
貌似因为经历了一些,她已经不会用伦理道德、脸面、大逆不道、心理变态的那一套来呵斥我。
只是一味常规的训斥,这不对,那不对的,然而没说到点上,我内心的信念就不会松动。
她一边拾掇起地上的资料,同时眼神没在我身上移开过,眼眉上挑,气不打一出来的模样,艳。
我也默默地按照年份码好了已经装订好的资料。
见我既不狡辩,也没有做错事的样子,母亲似乎实在忍不住,怼道,“哑巴了?使坏不是很会吗”。
但又见我在认真地为她工作,她收回了目光,一边整理,一边嘟囔着,“真是死性不改,才这么小就坏到这个地步”。
更像是自言自语,也不在乎我听没听到,不像是真的对我说的。
“也不看看什么场合,一点也管不住自己是吧”,母亲继续喃喃自语,听多了,就像是数落、吐槽,特别是配上她一心二用的神色,因工作而专注,因“唠叨”我而挤出点怨气,蹙眉。
“学生没个学生样,儿子没个儿子样,以后指不定还能干出点更离谱的事”,资料已经整理完毕,母亲的语气变得像苦口婆心。
我们离开了档案室,往她办公室走去,我跟在她身后。
没几步,母亲停了下来,等我跨步上前经过她身边,她脸色阴沉地瞪了我一眼,随后一扭我耳朵,气呼呼道,“在我单位这里都敢动歪心思……你真是没救了!”。
我小声嘀咕,“这不是没干到什么吗”。
母亲冷哼一声,没好气道,“赶紧完成任务先吧……”。
不知母亲有没有意识到自己这话能引发我的误会,总之这话在我听来,感觉像是有另一层意思,我当即亢奋了起来。
我抱着一堆,在母亲办公位上坐下;母亲则坐过去了一个公用的座位上,那里有台公用的电脑,正是方便一些来办事的人要用到电脑,也方便有需要用到另一台电脑的员工,毕竟不太好直接用他人用着的。
“看准了,别填错了”,母亲叮嘱道。
于是两人都进入了工作状态,我也知道不能耽误这正事。
只要在做正事,就能消减所有戒心,令人暂时忘掉那些特殊的情节。
母亲好像个没事人一样,开始一边码着信息,一边跟我吐槽着上班的无语时刻。
好吧,这世上没有工作是绝对的全程无忧的,只要你需要按时打卡上下班,每天要在办公室里呆足一定时间,那么多少会沾染案牍的烦扰。
虽然我不能言善辩,能游刃有余地“交际”谈话,不过一直以来是母亲的聆听者,没少听她各方面的吐槽。不过工作,还是第一次。
说着做着,母亲突然想起,她还需要提交一份说明给法务;那天领导虽然逐一跟她清晰地梳理要说些什么,但她这几天,一直没头绪,加上有其他事,就落下了这个任务。
在职场,哪有人能逃得了写东西的,专业的报告或吹牛文章自有专人负责,但本职岗位上也总会有文字材料的诉求吧。母亲半路出家,但好歹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老师,加上这种大多是日常的模板化的应用文,母亲倒也不会一窍不通。
这是这个说明,是新事项,虽然不用说得很深入,但对她来说,毫无参考,无中生有,还是有一定难度。
听她围绕这个说明扯了一大堆,我脑海中已经总结出来,无非是两大点的内容,心中暗暗有了想法……
于是我加强了专注度,要尽快把手上的活干完。
前后四十分钟左右,手头的文件都登记完毕。
我再一看,母亲面前还有一些;不过我帮不了,因为是按照时间来编排的,所以一开始就没有平均分配。
我想了想,新建了个WORD文档,打算将母亲刚才提到的说明的内容呈现出来……
又过了二十分钟,母亲一拍掌,颇为兴奋地说道,“终于搞定”,伸了个懒腰。
而我想要帮她写的那份说明,也七七八八。
完成工作的心情确实不同,母亲眼前一亮,轻快地说道,“黎御卿你那边还没好吗”,看着我还是奋笔疾书的状态。
我随口道,“早就登记好了”。
“噢……那你在写什么,键盘敲得噼里啪啦的”,母亲狐疑道。
说着,她屁股带动着办公椅,滑到我身旁,看向屏幕。
我颇为自得地邀功道,“你刚说的那说明,我帮你写初稿出来了……”。
职场本来创造力与无中生有才是考验,对于文字而言,只要有人给出了初稿,你按照实际按照自己经历过的要求,修改一下终归不会难的。日常的文书确实不是什么技术活,写多了惯了,就是机械式作业了,消耗的不是脑细胞。
母亲这种单位要用到的特定描述、词汇或许我是不懂,但母亲只是在我基础上修正,就简单多了,也得亏这份东西说的比较表面,还有大量重复意思的套话空话,我才敢于擅自下笔,也确实八九不离十。
不一会,母亲便看完我写的万玩意,眼睛更亮了,一拍我肩膀兴奋道,“可以呀黎御卿……”。
听母亲这样的肯定,我反而是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说,“也不知道对不对,只能说个大概了”。
“很可以了!我只要稍微改动就好了”,母亲继续赞许道。
“还是你们年轻人脑瓜子好使啊,我这么一说你都能整理出来,你这高中生,书没白读”,母亲看着我说道,眼神带着几分感叹,几分佩服,还有几分骄傲。
骄傲的是,这就是她的儿子,是有点小聪明在身的。
这个时候,已经写得七七八八了,就差最后一段收尾,我不断地看着前文,借此来延续想法思路进行收尾。
这个时候的我,也是专注的了;我思索着,并时不时敲下一些文字,写东西的状态大抵如此,感觉没上来之前,都是笨拙的一字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她改为手掌撑地,膝盖一挪,干脆地站了起来。
我的双手,猝不及防地从她裤子上滑落。
母亲重新坐了下来后,才怒气冲冲地看着我,又是低头一看我双手,她抓了过来,用力地捏着我的手腕,又重重一甩,训道“这手怎么就那么多呢!”。
然后眼神又横过来,继续呛道“还有这对眼,也是不正经”。
貌似因为经历了一些,她已经不会用伦理道德、脸面、大逆不道、心理变态的那一套来呵斥我。
只是一味常规的训斥,这不对,那不对的,然而没说到点上,我内心的信念就不会松动。
她一边拾掇起地上的资料,同时眼神没在我身上移开过,眼眉上挑,气不打一出来的模样,艳。
我也默默地按照年份码好了已经装订好的资料。
见我既不狡辩,也没有做错事的样子,母亲似乎实在忍不住,怼道,“哑巴了?使坏不是很会吗”。
但又见我在认真地为她工作,她收回了目光,一边整理,一边嘟囔着,“真是死性不改,才这么小就坏到这个地步”。
更像是自言自语,也不在乎我听没听到,不像是真的对我说的。
“也不看看什么场合,一点也管不住自己是吧”,母亲继续喃喃自语,听多了,就像是数落、吐槽,特别是配上她一心二用的神色,因工作而专注,因“唠叨”我而挤出点怨气,蹙眉。
“学生没个学生样,儿子没个儿子样,以后指不定还能干出点更离谱的事”,资料已经整理完毕,母亲的语气变得像苦口婆心。
我们离开了档案室,往她办公室走去,我跟在她身后。
没几步,母亲停了下来,等我跨步上前经过她身边,她脸色阴沉地瞪了我一眼,随后一扭我耳朵,气呼呼道,“在我单位这里都敢动歪心思……你真是没救了!”。
我小声嘀咕,“这不是没干到什么吗”。
母亲冷哼一声,没好气道,“赶紧完成任务先吧……”。
不知母亲有没有意识到自己这话能引发我的误会,总之这话在我听来,感觉像是有另一层意思,我当即亢奋了起来。
我抱着一堆,在母亲办公位上坐下;母亲则坐过去了一个公用的座位上,那里有台公用的电脑,正是方便一些来办事的人要用到电脑,也方便有需要用到另一台电脑的员工,毕竟不太好直接用他人用着的。
“看准了,别填错了”,母亲叮嘱道。
于是两人都进入了工作状态,我也知道不能耽误这正事。
只要在做正事,就能消减所有戒心,令人暂时忘掉那些特殊的情节。
母亲好像个没事人一样,开始一边码着信息,一边跟我吐槽着上班的无语时刻。
好吧,这世上没有工作是绝对的全程无忧的,只要你需要按时打卡上下班,每天要在办公室里呆足一定时间,那么多少会沾染案牍的烦扰。
虽然我不能言善辩,能游刃有余地“交际”谈话,不过一直以来是母亲的聆听者,没少听她各方面的吐槽。不过工作,还是第一次。
说着做着,母亲突然想起,她还需要提交一份说明给法务;那天领导虽然逐一跟她清晰地梳理要说些什么,但她这几天,一直没头绪,加上有其他事,就落下了这个任务。
在职场,哪有人能逃得了写东西的,专业的报告或吹牛文章自有专人负责,但本职岗位上也总会有文字材料的诉求吧。母亲半路出家,但好歹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老师,加上这种大多是日常的模板化的应用文,母亲倒也不会一窍不通。
这是这个说明,是新事项,虽然不用说得很深入,但对她来说,毫无参考,无中生有,还是有一定难度。
听她围绕这个说明扯了一大堆,我脑海中已经总结出来,无非是两大点的内容,心中暗暗有了想法……
于是我加强了专注度,要尽快把手上的活干完。
前后四十分钟左右,手头的文件都登记完毕。
我再一看,母亲面前还有一些;不过我帮不了,因为是按照时间来编排的,所以一开始就没有平均分配。
我想了想,新建了个WORD文档,打算将母亲刚才提到的说明的内容呈现出来……
又过了二十分钟,母亲一拍掌,颇为兴奋地说道,“终于搞定”,伸了个懒腰。
而我想要帮她写的那份说明,也七七八八。
完成工作的心情确实不同,母亲眼前一亮,轻快地说道,“黎御卿你那边还没好吗”,看着我还是奋笔疾书的状态。
我随口道,“早就登记好了”。
“噢……那你在写什么,键盘敲得噼里啪啦的”,母亲狐疑道。
说着,她屁股带动着办公椅,滑到我身旁,看向屏幕。
我颇为自得地邀功道,“你刚说的那说明,我帮你写初稿出来了……”。
职场本来创造力与无中生有才是考验,对于文字而言,只要有人给出了初稿,你按照实际按照自己经历过的要求,修改一下终归不会难的。日常的文书确实不是什么技术活,写多了惯了,就是机械式作业了,消耗的不是脑细胞。
母亲这种单位要用到的特定描述、词汇或许我是不懂,但母亲只是在我基础上修正,就简单多了,也得亏这份东西说的比较表面,还有大量重复意思的套话空话,我才敢于擅自下笔,也确实八九不离十。
不一会,母亲便看完我写的万玩意,眼睛更亮了,一拍我肩膀兴奋道,“可以呀黎御卿……”。
听母亲这样的肯定,我反而是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说,“也不知道对不对,只能说个大概了”。
“很可以了!我只要稍微改动就好了”,母亲继续赞许道。
“还是你们年轻人脑瓜子好使啊,我这么一说你都能整理出来,你这高中生,书没白读”,母亲看着我说道,眼神带着几分感叹,几分佩服,还有几分骄傲。
骄傲的是,这就是她的儿子,是有点小聪明在身的。
这个时候,已经写得七七八八了,就差最后一段收尾,我不断地看着前文,借此来延续想法思路进行收尾。
这个时候的我,也是专注的了;我思索着,并时不时敲下一些文字,写东西的状态大抵如此,感觉没上来之前,都是笨拙的一字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