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豁然开朗,熟悉的亭台楼阁,终于
出现在了视野之中。
也就在这时,一阵银铃般的、属于孩童的清脆笑声,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
郭靖的脚步,猛地一顿,一颗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他加快了脚步,绕过一片翠竹,眼前便是一片开阔的庭院。
只见庭院的草地上,五岁的郭襄,正迈着小腿,咯咯笑着追逐一只五彩斑斓
的蝴蝶。不远处,与她一般大的郭破虏,则安静地蹲在地上,正专注地将几块小
石子,一块一块地往上叠。
侍女小翠和几个哑仆,远远地站在廊下,脸上带着慈爱的笑容,看着这对小
儿女。
而在不远处的石凳上,十六岁的郭芙静静地坐着。她没有看弟妹,只是怔怔
地望着远处的海面,清秀的脸庞上,带着一丝与她年龄不符的忧愁。
郭靖就这么站在竹林边,看着这副景象,一时之间,竟有些不敢上前。
家……还是那个家。
可家里,少了一个人。
「呀!」
追着蝴蝶的郭襄,一不小心,撞到了郭破虏刚叠好的石头上,石塔哗啦一声
倒了。郭破虏也不恼,只是抬头看她。郭襄吐了吐舌头,一转身,正好看到了站
在不远处的郭靖。
她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小小的郭襄,歪着头,一双酷似黄蓉的、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
这个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男人。
片刻之后,她仿佛终于确认了什么,眼中猛地爆发出巨大的惊喜。
「爹爹!」
一声清脆的、带着无限喜悦的呼喊,划破了庭院的宁静。
郭芙猛地从石凳上站起,郭破虏也丢下了手中的石子,小翠和哑仆们,都齐
齐朝这边望来。
郭襄已如一只乳燕投林般,张开双臂,向着郭靖飞奔而来。
郭靖高大的身躯猛地一颤,连忙蹲下身,稳稳地接住了扑进自己怀里的、那
团小小的、柔软的身子。他将女儿紧紧地抱在怀里,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骨血
之中,脸上已是老泪纵横。
「爹爹……襄儿好想你……」郭襄的小脑袋,在他的胸膛上拼命地蹭着,声
音里带着浓浓的撒娇和委屈。
「爹爹也想襄儿……」郭靖喉头哽咽,声音沙哑得不成样子。
父女俩就这么紧紧拥抱着,仿佛要将这些时日所有的思念,都在这一刻倾诉
干净。
过了好一会儿,郭襄才从他怀里稍稍抬起头来,她抹了抹脸上的泪珠,乌溜
溜的大眼睛带着一丝期盼,轻声问道:
「爹爹,娘亲呢?」
这简单的一句话,却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水,瞬间打破了刚才重逢的喜
悦。
一直抱着郭靖腿不放的郭破虏,此时也抬起小脸,眼中同样带着期待,显然
他也在等待着关于娘亲的消息。
郭芙看着紧紧抱着妹妹、浑身颤抖的父亲,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问出了
和妹妹一样的问题:
「爹,我娘呢?她……她是不是出事了?」
郭靖只觉得自己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攥住了,痛得几乎无
法呼吸。
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半点声音。
他能说什么?
说他自己也是身不由己?说他至今,也不知蓉儿的半点下落?
面对着孩子那纯粹的、满含期盼的眼神,他平生第一次,感到了什么叫作
「无言以对」,什么叫作「万箭穿心」。
就在他心神激荡、几近崩溃之际,他忽然感觉到了一道冰冷的、仿佛能刺穿
人心的目光,正从不远处落在自己身上。
郭靖浑身一僵,缓缓地抬起头,顺着那道目光望去。
只见庭院尽头,那片熟悉的桃林之下,不知何时,已悄然立着一个青袍身影。
那人负手而立,身形孤傲,面容俊朗,一双眸子,却隔着重重人影,如两道
利剑,死死地钉在他的脸上。
入夜,书房。
檀香袅袅,窗外海风习习,吹过竹林发出沙沙声响。黄药师背对着郭靖,负
手窗前,凝望着外间熟悉景致,默然不语。
郭靖安顿了三个孩子入睡,便由哑仆引至此处。他深知这场对话在所难免,
当下也不等岳父开口,便将襄阳城破前后之事,一五一十地娓娓道来。
从战局之危急,到蓉儿如何冒险策反完颜胤忠及其飞鹰铁骑,终在城破前夜
反戈一击,大破蒙军;又说到蒙哥大汗如何死于那场内乱之中;最后才说到混战
后蓉儿失踪,自己如何遍寻不获。
郭靖说话时语调平缓,不带半分感情,自然也隐去了那些难以向岳父言明的
私情枝节。
良久,郭靖说罢,屋中陷入死寂。
黄药师依旧背身而立,仿佛未曾听见。直到郭靖几乎承受不住这沉默,他才
缓缓开口,声音不辨喜怒:
「如此说来,蓉儿是为了大宋江山,才以身犯险,下落不明了。」
「正是。」郭靖声音嘶哑。
「而你,」黄药师缓缓转身,目光如电,「在她失踪之后,却独自回来了。」
郭靖猛地抬头,唇角颤动,竟说不出半句辩解。
黄药师望着他,脸上既无愤怒,亦无悲伤,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冷嘲:
「好得很。我黄药师的女儿,为国为民而死,死得其所。你郭靖,果然不愧
郭大侠之名。」
这话如利刃般刺入郭靖心中,他面如死灰,却并不避让岳父目光,只是深深
吸了口气,以无比沙哑却又沉稳的声音道:
「郭靖无能,未能护好蓉儿。此罪郭靖一人承担,任凭岳父责罚。」
他不作辩解,只是坦然承担。那份担当中自有一股不动如山的气度,反让黄
药师准备好的刻薄之言,尽数堵在喉头。
黄药师冷哼一声,侧过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
出现在了视野之中。
也就在这时,一阵银铃般的、属于孩童的清脆笑声,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
郭靖的脚步,猛地一顿,一颗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他加快了脚步,绕过一片翠竹,眼前便是一片开阔的庭院。
只见庭院的草地上,五岁的郭襄,正迈着小腿,咯咯笑着追逐一只五彩斑斓
的蝴蝶。不远处,与她一般大的郭破虏,则安静地蹲在地上,正专注地将几块小
石子,一块一块地往上叠。
侍女小翠和几个哑仆,远远地站在廊下,脸上带着慈爱的笑容,看着这对小
儿女。
而在不远处的石凳上,十六岁的郭芙静静地坐着。她没有看弟妹,只是怔怔
地望着远处的海面,清秀的脸庞上,带着一丝与她年龄不符的忧愁。
郭靖就这么站在竹林边,看着这副景象,一时之间,竟有些不敢上前。
家……还是那个家。
可家里,少了一个人。
「呀!」
追着蝴蝶的郭襄,一不小心,撞到了郭破虏刚叠好的石头上,石塔哗啦一声
倒了。郭破虏也不恼,只是抬头看她。郭襄吐了吐舌头,一转身,正好看到了站
在不远处的郭靖。
她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小小的郭襄,歪着头,一双酷似黄蓉的、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
这个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男人。
片刻之后,她仿佛终于确认了什么,眼中猛地爆发出巨大的惊喜。
「爹爹!」
一声清脆的、带着无限喜悦的呼喊,划破了庭院的宁静。
郭芙猛地从石凳上站起,郭破虏也丢下了手中的石子,小翠和哑仆们,都齐
齐朝这边望来。
郭襄已如一只乳燕投林般,张开双臂,向着郭靖飞奔而来。
郭靖高大的身躯猛地一颤,连忙蹲下身,稳稳地接住了扑进自己怀里的、那
团小小的、柔软的身子。他将女儿紧紧地抱在怀里,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骨血
之中,脸上已是老泪纵横。
「爹爹……襄儿好想你……」郭襄的小脑袋,在他的胸膛上拼命地蹭着,声
音里带着浓浓的撒娇和委屈。
「爹爹也想襄儿……」郭靖喉头哽咽,声音沙哑得不成样子。
父女俩就这么紧紧拥抱着,仿佛要将这些时日所有的思念,都在这一刻倾诉
干净。
过了好一会儿,郭襄才从他怀里稍稍抬起头来,她抹了抹脸上的泪珠,乌溜
溜的大眼睛带着一丝期盼,轻声问道:
「爹爹,娘亲呢?」
这简单的一句话,却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水,瞬间打破了刚才重逢的喜
悦。
一直抱着郭靖腿不放的郭破虏,此时也抬起小脸,眼中同样带着期待,显然
他也在等待着关于娘亲的消息。
郭芙看着紧紧抱着妹妹、浑身颤抖的父亲,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问出了
和妹妹一样的问题:
「爹,我娘呢?她……她是不是出事了?」
郭靖只觉得自己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攥住了,痛得几乎无
法呼吸。
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半点声音。
他能说什么?
说他自己也是身不由己?说他至今,也不知蓉儿的半点下落?
面对着孩子那纯粹的、满含期盼的眼神,他平生第一次,感到了什么叫作
「无言以对」,什么叫作「万箭穿心」。
就在他心神激荡、几近崩溃之际,他忽然感觉到了一道冰冷的、仿佛能刺穿
人心的目光,正从不远处落在自己身上。
郭靖浑身一僵,缓缓地抬起头,顺着那道目光望去。
只见庭院尽头,那片熟悉的桃林之下,不知何时,已悄然立着一个青袍身影。
那人负手而立,身形孤傲,面容俊朗,一双眸子,却隔着重重人影,如两道
利剑,死死地钉在他的脸上。
入夜,书房。
檀香袅袅,窗外海风习习,吹过竹林发出沙沙声响。黄药师背对着郭靖,负
手窗前,凝望着外间熟悉景致,默然不语。
郭靖安顿了三个孩子入睡,便由哑仆引至此处。他深知这场对话在所难免,
当下也不等岳父开口,便将襄阳城破前后之事,一五一十地娓娓道来。
从战局之危急,到蓉儿如何冒险策反完颜胤忠及其飞鹰铁骑,终在城破前夜
反戈一击,大破蒙军;又说到蒙哥大汗如何死于那场内乱之中;最后才说到混战
后蓉儿失踪,自己如何遍寻不获。
郭靖说话时语调平缓,不带半分感情,自然也隐去了那些难以向岳父言明的
私情枝节。
良久,郭靖说罢,屋中陷入死寂。
黄药师依旧背身而立,仿佛未曾听见。直到郭靖几乎承受不住这沉默,他才
缓缓开口,声音不辨喜怒:
「如此说来,蓉儿是为了大宋江山,才以身犯险,下落不明了。」
「正是。」郭靖声音嘶哑。
「而你,」黄药师缓缓转身,目光如电,「在她失踪之后,却独自回来了。」
郭靖猛地抬头,唇角颤动,竟说不出半句辩解。
黄药师望着他,脸上既无愤怒,亦无悲伤,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冷嘲:
「好得很。我黄药师的女儿,为国为民而死,死得其所。你郭靖,果然不愧
郭大侠之名。」
这话如利刃般刺入郭靖心中,他面如死灰,却并不避让岳父目光,只是深深
吸了口气,以无比沙哑却又沉稳的声音道:
「郭靖无能,未能护好蓉儿。此罪郭靖一人承担,任凭岳父责罚。」
他不作辩解,只是坦然承担。那份担当中自有一股不动如山的气度,反让黄
药师准备好的刻薄之言,尽数堵在喉头。
黄药师冷哼一声,侧过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