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地同寿!陛下不愧是真龙天子,此法
阵极其难为,陛下信手拈来不在话下。以臣看来,不久后陛下当为肉身成圣第一
人。」
皇帝心情极佳,喃喃念叨着与天地同寿,肉身成圣等恭维之言,复归偏殿。
三人悄声离去返回延宁宫。今日在法阵中听闻刀兵之声,又见男子血珠,诸
多疑点,三人心事重重。
「枯井的灾煞位都是女子血珠,玄黑色。但巨门星位又是男女混珠?刀兵声
是什么道理?」齐开阳百思不得其解。
「柯老贼为什么要找皇帝?若仅是为了年轻男女,其实对他来说不难,我们
修行有成,对付这些凡人男女还不是手到擒来?」阴素凝道:「既然找上皇帝,
要的一定是皇帝才有的东西。」
「不错!」洛芸茵恍然大悟道:「皇帝才有的东西,就是皇权!那些刀兵声……
」
「皇帝为求长生已经疯了,疯了的人,什么都做得出来。就算国之气运被他
抬上赌桌,半点都不奇怪。」阴素凝黯然道:「那些刀兵声,一定是皇家兵符。
天子一怒,流血千里,以巨门星位乱兵符,多半不会错。」
「若这么说,紫炁主星位,这里一定是借用大宋国的龙脉。」齐开阳在延福
殿位置做下标记。
「兵符既乱,龙脉既失,激化杀伐宿怨交仇,此以罗睺。」
「再以计都降病疫灾劫祸乱人间,此必计都。」
三人一一写下去,定下四个星位的功用。还剩太阴,月孛,灾煞,土曜,木
曜五星位不知所为。商谈许久,拿不出一个可说得通的解释。尤其是灾煞位男女
混珠,虽是地处偏角,总让三人都有强烈的不安感。
阴素凝抛下墨笔,道:「先破了他的乱兵符。兵符,决计乱不得。」
「右千牛卫大营我可指使得动,当可略微压制。」
「不太够,武库令才是要害。」
齐开阳扳着手指头道:「七个旬日,我们还有两个月,而已。」
「足够了,有五十日就足够了。」阴素凝这些天来思前想后,谋算更定,道:
「就算是武库令一职,我也有八成的把握能掌控在手。」
「哦?当真?」齐开阳大喜。千牛卫营的武器,都归武库令掌管。阴素凝若
能掌控这个官员,事变之日才可控制京师局势,保兵符不乱。
「我说得保守些,八成。」阴素凝道:「我等皇帝到了紧要关头再动手,他
多半没有心情理会我。呵呵,肉身成圣?天地同寿?这种鬼话一个敢说,一个居
然敢信!」
「事已至此,除魔便了。」齐开阳道:「届时我会提前令右千牛卫镇守宫中,
无关人等一概不许放入。至于我们三人,就去对付柯老贼。皇帝……只能拜托三
弟。」
「他……会么?」
在忠君一事上显得迂腐的卓亦常,着实有些让人不放心。齐开阳喃喃道:「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三弟一定会明白的。」
三人心头均感沉重,可恨无辜的生命不断在延福宫死去。无能为力的挫败感,
一次又一次刺痛齐开阳的心。靠着机巧灵变,或是狐假虎威只能应付一时,想要
彻底结局问题,最终还得依靠实力!
出山以后见识增长,修为也在增长。可每遇上一件事,齐开阳都深感自己的
不足。
「我或许能试一试困住柯老贼,以免凡人惨遭无辜。但是,魔化的皇帝可不
是好相与的。这里是皇宫,是他皇气人望汇聚之地,卓亦常一个人能对付得来?
」洛芸茵疑虑道:「这事不开玩笑,齐哥哥,你莫要再卖关子了,否则我可不敢
留他一个人在外面。」
「凝儿知道的最清楚,让她来说。」
大宋立国至今三百年,太祖南征北战,终于打下这片万里江山的基业。登帝
位之后,大封有功之臣,第五位者姓卓,夏江人氏。卓家从前为夏江望族,卓公
以从龙之功再登巅峰,得封参知政事,御史大夫,爵开国郡公。正二品的大员,
太祖荣宠,卓公并未仰仗天恩,飞扬跋扈。大宋立国至今三百年,太祖南征北战,
终于打下这片万里江山的基业。登帝位之后,大封有功之臣,第五位者姓卓,夏
江人氏。卓家从前为夏江望族,卓公以从龙之功再登巅峰,得封参知政事,御史
大夫,爵开国郡公。正二品的大员,太祖荣宠,卓公并未仰仗天恩,飞扬跋扈。
大宋国十年,卓公犯颜直谏,太祖大怒将他打入天牢。彼时卓公年事已高,
险些丧命。大宋国太祖为英明之主,事后反省得悟己过,深以为耻。太祖亲至天
牢向卓公谢罪,将卓公请出天牢,卓公官复原职,赐御宝数件,愈加荣宠。
大宋国十三年,卓公遭天牢之难后,身体每况愈下,自感难称其职,辞官告
老还乡。此后卓公收藏御宝,不问政事,只在夏江郡教导子侄,颐养天年。卓家
相为书香世家,历出大儒,盛名于世。卓公故去之后,卓家秉持家风,延绵数代,
每一代均有出众的人才,以科考入仕,报效国家,直历大宋国五代之久。
大宋国七十八年,夏江郡因天降豪雨泛滥成灾,水淹城池。待洪水褪去后,
大疫横行,满郡人口十不存一,卓氏未能幸免于难。自此之后,卓氏家道中落。
初时还能依靠旧识接济度日,怎可持久?五十年后几乎销声匿迹。
大宋国再没有卓氏族人出仕,甚至没有人知道后人去了哪里。历朝历代的更
迭,多少豪族随之潮起潮落,卓氏不过其中的一家。既已消失,就像一朵浪花汇
入大潮之中,无人在意。
「这样的家族,倒让人敬佩。」洛芸茵感慨着道:「原来夏江卓氏还有一支
留于世间,还出了个少年英杰。」
「是啊,卓氏祖训甚严,为臣子,皇帝若有过错当犯颜直谏。普天之下,想
要对付这样的皇帝,非三弟不可。」
[ 本章完 ]【1】【2】【3】【4】【5】
阵极其难为,陛下信手拈来不在话下。以臣看来,不久后陛下当为肉身成圣第一
人。」
皇帝心情极佳,喃喃念叨着与天地同寿,肉身成圣等恭维之言,复归偏殿。
三人悄声离去返回延宁宫。今日在法阵中听闻刀兵之声,又见男子血珠,诸
多疑点,三人心事重重。
「枯井的灾煞位都是女子血珠,玄黑色。但巨门星位又是男女混珠?刀兵声
是什么道理?」齐开阳百思不得其解。
「柯老贼为什么要找皇帝?若仅是为了年轻男女,其实对他来说不难,我们
修行有成,对付这些凡人男女还不是手到擒来?」阴素凝道:「既然找上皇帝,
要的一定是皇帝才有的东西。」
「不错!」洛芸茵恍然大悟道:「皇帝才有的东西,就是皇权!那些刀兵声……
」
「皇帝为求长生已经疯了,疯了的人,什么都做得出来。就算国之气运被他
抬上赌桌,半点都不奇怪。」阴素凝黯然道:「那些刀兵声,一定是皇家兵符。
天子一怒,流血千里,以巨门星位乱兵符,多半不会错。」
「若这么说,紫炁主星位,这里一定是借用大宋国的龙脉。」齐开阳在延福
殿位置做下标记。
「兵符既乱,龙脉既失,激化杀伐宿怨交仇,此以罗睺。」
「再以计都降病疫灾劫祸乱人间,此必计都。」
三人一一写下去,定下四个星位的功用。还剩太阴,月孛,灾煞,土曜,木
曜五星位不知所为。商谈许久,拿不出一个可说得通的解释。尤其是灾煞位男女
混珠,虽是地处偏角,总让三人都有强烈的不安感。
阴素凝抛下墨笔,道:「先破了他的乱兵符。兵符,决计乱不得。」
「右千牛卫大营我可指使得动,当可略微压制。」
「不太够,武库令才是要害。」
齐开阳扳着手指头道:「七个旬日,我们还有两个月,而已。」
「足够了,有五十日就足够了。」阴素凝这些天来思前想后,谋算更定,道:
「就算是武库令一职,我也有八成的把握能掌控在手。」
「哦?当真?」齐开阳大喜。千牛卫营的武器,都归武库令掌管。阴素凝若
能掌控这个官员,事变之日才可控制京师局势,保兵符不乱。
「我说得保守些,八成。」阴素凝道:「我等皇帝到了紧要关头再动手,他
多半没有心情理会我。呵呵,肉身成圣?天地同寿?这种鬼话一个敢说,一个居
然敢信!」
「事已至此,除魔便了。」齐开阳道:「届时我会提前令右千牛卫镇守宫中,
无关人等一概不许放入。至于我们三人,就去对付柯老贼。皇帝……只能拜托三
弟。」
「他……会么?」
在忠君一事上显得迂腐的卓亦常,着实有些让人不放心。齐开阳喃喃道:「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三弟一定会明白的。」
三人心头均感沉重,可恨无辜的生命不断在延福宫死去。无能为力的挫败感,
一次又一次刺痛齐开阳的心。靠着机巧灵变,或是狐假虎威只能应付一时,想要
彻底结局问题,最终还得依靠实力!
出山以后见识增长,修为也在增长。可每遇上一件事,齐开阳都深感自己的
不足。
「我或许能试一试困住柯老贼,以免凡人惨遭无辜。但是,魔化的皇帝可不
是好相与的。这里是皇宫,是他皇气人望汇聚之地,卓亦常一个人能对付得来?
」洛芸茵疑虑道:「这事不开玩笑,齐哥哥,你莫要再卖关子了,否则我可不敢
留他一个人在外面。」
「凝儿知道的最清楚,让她来说。」
大宋立国至今三百年,太祖南征北战,终于打下这片万里江山的基业。登帝
位之后,大封有功之臣,第五位者姓卓,夏江人氏。卓家从前为夏江望族,卓公
以从龙之功再登巅峰,得封参知政事,御史大夫,爵开国郡公。正二品的大员,
太祖荣宠,卓公并未仰仗天恩,飞扬跋扈。大宋立国至今三百年,太祖南征北战,
终于打下这片万里江山的基业。登帝位之后,大封有功之臣,第五位者姓卓,夏
江人氏。卓家从前为夏江望族,卓公以从龙之功再登巅峰,得封参知政事,御史
大夫,爵开国郡公。正二品的大员,太祖荣宠,卓公并未仰仗天恩,飞扬跋扈。
大宋国十年,卓公犯颜直谏,太祖大怒将他打入天牢。彼时卓公年事已高,
险些丧命。大宋国太祖为英明之主,事后反省得悟己过,深以为耻。太祖亲至天
牢向卓公谢罪,将卓公请出天牢,卓公官复原职,赐御宝数件,愈加荣宠。
大宋国十三年,卓公遭天牢之难后,身体每况愈下,自感难称其职,辞官告
老还乡。此后卓公收藏御宝,不问政事,只在夏江郡教导子侄,颐养天年。卓家
相为书香世家,历出大儒,盛名于世。卓公故去之后,卓家秉持家风,延绵数代,
每一代均有出众的人才,以科考入仕,报效国家,直历大宋国五代之久。
大宋国七十八年,夏江郡因天降豪雨泛滥成灾,水淹城池。待洪水褪去后,
大疫横行,满郡人口十不存一,卓氏未能幸免于难。自此之后,卓氏家道中落。
初时还能依靠旧识接济度日,怎可持久?五十年后几乎销声匿迹。
大宋国再没有卓氏族人出仕,甚至没有人知道后人去了哪里。历朝历代的更
迭,多少豪族随之潮起潮落,卓氏不过其中的一家。既已消失,就像一朵浪花汇
入大潮之中,无人在意。
「这样的家族,倒让人敬佩。」洛芸茵感慨着道:「原来夏江卓氏还有一支
留于世间,还出了个少年英杰。」
「是啊,卓氏祖训甚严,为臣子,皇帝若有过错当犯颜直谏。普天之下,想
要对付这样的皇帝,非三弟不可。」
[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