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9-11
(九十六) 收拢
待仰春慌慌张张走出去,喻续断才垂下眼睫擦拭桌子上的药渣和汁水。
小童过来帮忙,看着一向严厉的老师竟然带着平日里不曾见过的明晃晃的笑意,他像发现财宝一样倒吸一口气,张大了嘴巴。
喻续断瞄了一眼到腰间的小人儿,随后轻咳一声面色如常。
小童疑惑问道:“老师,柳饿小姐怎么受伤了?”
喻续断手中动作一顿,半晌才神色微淡地道:“柳二小姐的事,不容你我揣度,做好分内之事即可。”
小童听训,‘哦’了一声退下了。
但屋内残余的药渣和汁水良久都没被人收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仰春全身心地扑在书铺开业前最后的准备工作。
李掌柜用几天快速地收拢了愿意来‘守拙书铺’工作的工匠,事实上,几乎七八成的工匠都愿意,只有少数的一些因为参与到匿税事件中,被罚徭役或收监,没办法收拢进来。
而那天状告‘传薪坊’掌柜的中年男人,就是被罚徭役之一。
没了‘传薪坊’和官府的从中作梗,李掌柜很快通过陆悬圃从‘传薪坊’那里把‘守拙书铺’前头那块地的地契以极低的价格买下。
修建工匠们居住的房子和开始印刷仰春要的那些图式的信笺、纸张、书籍齐头并进,双线推进。
仰春还根据现代生活的经验为工匠们的生活区做了规划上的建议。
她无论什么时候再去城外,‘守拙书铺’前都是热火朝天、生机勃勃的赶工景象。
另一头,她也没有打压‘传薪坊’,现在传薪坊的工匠们都是自己的了,‘传薪坊’早晚也是自己的。打压自己未来的产业那可太没必要了。
所以仰春就把那天派去接喻续断的何敏何掌柜派去重整‘传薪坊’。
她已经想好了,‘守拙书铺’的优势在于发明出了‘活字印刷’的原型,那就应该让它们在这条路上继续钻研,等以后步入正轨,‘守拙书铺’就用来印刷书籍,而‘传薪坊’则专攻信笺等小物的印制。
等到农历八月二十八这天,是万事皆宜的好日子。
仰春一大早就来到‘曦林书屋’。
她踏进书屋后便把自己当作一个买书的客人,开始以购买者的角度来审视书铺的各项细节。
书屋的环境在那个老师傅的操刀下,清雅幽静。错落摆放的植物不仅构成景观的一部分,还减低了书墨的臭味。
书目摆放清晰,整齐,无论自己心里想要哪本书,只需要按照分类,再在分类里按照偏旁部首都可以在五分钟内快速找到。
仰春心下嘀咕:“但是总会有人找不到,或者嫌麻烦不想找,还是要在书铺里安排几个导购。”
边想着,她边嘱咐下去:“木生,去牙行租赁三个记忆力好,认字,形象中上的人,训练他们帮助客人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书籍。”
紧接着,她走到楼梯下的一小块区域,这里被几张桌子填满,但并不凌乱憋窒。
-----------------------------------------------
(九十七) 开业准备
这是抄书的地方。
阴凉、通风,因为两面是墙,一面是楼梯,还具备一定的隐私性。
墙上明码标价地写明了今日,今旬,今月,今年所需抄写书目和价格,并在下面注明了纸笔提供的数量,方法。
最亮眼的是由楼梯一侧垂下的‘润笔先生榜’,待展示出字迹工整的抄书人作品和润格。黑底金字,很是气派,相信不少读书人会想要‘榜上有名’。
仰春往上走,楼梯踩上有轻微的‘吱嘎’声,她用力地晃动了下扶手,确认扶手一动不动很是牢固,才心满意足上到二楼。
二楼迎面便是老师傅引人注目的造景。
仰春打量这个大约半人高的造景。那是座用老松枝与青灰陶瓦搭成的矮架,松针间垂着几串风干的桂花与莲蓬,底下衬着叁块浅青湖石,石缝里还藏着株细巧的文竹,连陶瓦的缝隙都覆着层淡绿苔藓,倒像把姑苏的秋意裁了片嵌在这里。
老师傅说,如今是秋初,这造景上就是新桂与残荷,如果是其他季节,他就会过来更换其他时令的花木。
造景虽不大,却恰好将二楼划为两处天地。
东边的区域摆着深棕漆木长案,案上并排放着十几方端砚,几十块墨锭,砚台旁码着捆捆厚薄不同,材质不同的宣纸。
四个旋转的木架上面挂满了毛笔。一架前摆放“狼毫”的字样,一架前是“羊毫”,一架前是“紫毫”,一架前是 “兼毫”。
仰春满意点头,这是将毛笔按照材质分类好了,分类直接影响毛笔的价格,这样顾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在合适的材质里挑选了。
长案绕到松枝架后,却是另一番景致,墙上悬着排竹制搁板,板上整齐迭着各色笺纸,浅粉的桃花笺、牙白的蝉翼笺、撒金的云纹笺,连封笺的棉纸都印着细巧的墨竹纹,指尖拂过,能触到笺纸细腻的纹理。
这些笺纸都是守拙印刷坊连夜定制出来的。
还有一批时令花笺,祝寿花笺,节气花笺在找画师画板,刻板,印刷。
仰春逛了几圈,觉得几乎没有错处,会带给大启朝的知识分子以新奇和购买欲,才兴冲冲地下楼。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
(九十六) 收拢
待仰春慌慌张张走出去,喻续断才垂下眼睫擦拭桌子上的药渣和汁水。
小童过来帮忙,看着一向严厉的老师竟然带着平日里不曾见过的明晃晃的笑意,他像发现财宝一样倒吸一口气,张大了嘴巴。
喻续断瞄了一眼到腰间的小人儿,随后轻咳一声面色如常。
小童疑惑问道:“老师,柳饿小姐怎么受伤了?”
喻续断手中动作一顿,半晌才神色微淡地道:“柳二小姐的事,不容你我揣度,做好分内之事即可。”
小童听训,‘哦’了一声退下了。
但屋内残余的药渣和汁水良久都没被人收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仰春全身心地扑在书铺开业前最后的准备工作。
李掌柜用几天快速地收拢了愿意来‘守拙书铺’工作的工匠,事实上,几乎七八成的工匠都愿意,只有少数的一些因为参与到匿税事件中,被罚徭役或收监,没办法收拢进来。
而那天状告‘传薪坊’掌柜的中年男人,就是被罚徭役之一。
没了‘传薪坊’和官府的从中作梗,李掌柜很快通过陆悬圃从‘传薪坊’那里把‘守拙书铺’前头那块地的地契以极低的价格买下。
修建工匠们居住的房子和开始印刷仰春要的那些图式的信笺、纸张、书籍齐头并进,双线推进。
仰春还根据现代生活的经验为工匠们的生活区做了规划上的建议。
她无论什么时候再去城外,‘守拙书铺’前都是热火朝天、生机勃勃的赶工景象。
另一头,她也没有打压‘传薪坊’,现在传薪坊的工匠们都是自己的了,‘传薪坊’早晚也是自己的。打压自己未来的产业那可太没必要了。
所以仰春就把那天派去接喻续断的何敏何掌柜派去重整‘传薪坊’。
她已经想好了,‘守拙书铺’的优势在于发明出了‘活字印刷’的原型,那就应该让它们在这条路上继续钻研,等以后步入正轨,‘守拙书铺’就用来印刷书籍,而‘传薪坊’则专攻信笺等小物的印制。
等到农历八月二十八这天,是万事皆宜的好日子。
仰春一大早就来到‘曦林书屋’。
她踏进书屋后便把自己当作一个买书的客人,开始以购买者的角度来审视书铺的各项细节。
书屋的环境在那个老师傅的操刀下,清雅幽静。错落摆放的植物不仅构成景观的一部分,还减低了书墨的臭味。
书目摆放清晰,整齐,无论自己心里想要哪本书,只需要按照分类,再在分类里按照偏旁部首都可以在五分钟内快速找到。
仰春心下嘀咕:“但是总会有人找不到,或者嫌麻烦不想找,还是要在书铺里安排几个导购。”
边想着,她边嘱咐下去:“木生,去牙行租赁三个记忆力好,认字,形象中上的人,训练他们帮助客人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书籍。”
紧接着,她走到楼梯下的一小块区域,这里被几张桌子填满,但并不凌乱憋窒。
-----------------------------------------------
(九十七) 开业准备
这是抄书的地方。
阴凉、通风,因为两面是墙,一面是楼梯,还具备一定的隐私性。
墙上明码标价地写明了今日,今旬,今月,今年所需抄写书目和价格,并在下面注明了纸笔提供的数量,方法。
最亮眼的是由楼梯一侧垂下的‘润笔先生榜’,待展示出字迹工整的抄书人作品和润格。黑底金字,很是气派,相信不少读书人会想要‘榜上有名’。
仰春往上走,楼梯踩上有轻微的‘吱嘎’声,她用力地晃动了下扶手,确认扶手一动不动很是牢固,才心满意足上到二楼。
二楼迎面便是老师傅引人注目的造景。
仰春打量这个大约半人高的造景。那是座用老松枝与青灰陶瓦搭成的矮架,松针间垂着几串风干的桂花与莲蓬,底下衬着叁块浅青湖石,石缝里还藏着株细巧的文竹,连陶瓦的缝隙都覆着层淡绿苔藓,倒像把姑苏的秋意裁了片嵌在这里。
老师傅说,如今是秋初,这造景上就是新桂与残荷,如果是其他季节,他就会过来更换其他时令的花木。
造景虽不大,却恰好将二楼划为两处天地。
东边的区域摆着深棕漆木长案,案上并排放着十几方端砚,几十块墨锭,砚台旁码着捆捆厚薄不同,材质不同的宣纸。
四个旋转的木架上面挂满了毛笔。一架前摆放“狼毫”的字样,一架前是“羊毫”,一架前是“紫毫”,一架前是 “兼毫”。
仰春满意点头,这是将毛笔按照材质分类好了,分类直接影响毛笔的价格,这样顾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在合适的材质里挑选了。
长案绕到松枝架后,却是另一番景致,墙上悬着排竹制搁板,板上整齐迭着各色笺纸,浅粉的桃花笺、牙白的蝉翼笺、撒金的云纹笺,连封笺的棉纸都印着细巧的墨竹纹,指尖拂过,能触到笺纸细腻的纹理。
这些笺纸都是守拙印刷坊连夜定制出来的。
还有一批时令花笺,祝寿花笺,节气花笺在找画师画板,刻板,印刷。
仰春逛了几圈,觉得几乎没有错处,会带给大启朝的知识分子以新奇和购买欲,才兴冲冲地下楼。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