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管事?弟子余幸,有急事求见!」
声音在雾气里传开,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应。
就在他屏息凝神,准备再次开口时,一道陌生的男声隔着院墙飘然而至:
「进来吧,门没锁。」
音质清冽如碎玉,却掩不住底子里中气不足的虚浮。
余幸瞳孔一缩。
这声音……绝不是孙伯。
随着话音落下,院门上森严的禁制幽光一闪而逝,自行裂开了一道缝隙。
余幸警惕地扫过门内景象,只迟疑了一瞬,便举步踏入。
刚过门槛,一股辛烈的药气便与他撞个满怀。其中毫无草木清香,唯有丹砂
的火燥与沉郁的焦苦缠斗不休。
正房大门洞开,灯火通明,与院外阴沉的药园判若两个世界。
余幸站在门口,向内张望。
书案后坐的并不是那枯瘦的老朽,而是一位身着云纹青衿的年轻道人。
他正垂首研读一枚玉简,灯火映照下,面容白得几近透明。那身道袍本该飘
逸出尘,此刻却过分宽大,衬得肩背愈发消瘦。满身的病气,将内门弟子的气度
消磨得七七八八。
余幸的视线在那张苍白的脸上短暂一顿,面上适时地浮起惊愕,随即慌忙垂
首,长揖到底:
「弟子余幸,见过这位师兄。不知……孙管事可在?」
年轻人并未起身,只是缓缓将目光从玉简上挪开。那双眸子生得清冽温文,
却渊深难测,宛如一口积满落叶的水潭,沉淀着萧索与寂寥。
片刻后,他的嘴角噙起一抹浅淡的笑意。
「原来是你。」他的声音轻远,「前些时日听我爹提起,说是园子里来了个
懂事的好苗子。」
爹?
余幸心头微跳。
「我名孙恒。」
年轻人指了指下首的空椅:「他大约要晚些才回。你若是无事,不妨坐下喝
杯茶,稍候片刻。」
「弟子惶恐,不敢惊扰师兄清净。」余幸哪里敢坐,他缩着肩膀,脸上露出
难以启齿的赧然与焦灼,「说来惭愧,弟子照料的那几垄『紫叶兰』不知遭了什
么瘟,昨日还好好的,今早叶尖却突然枯黄,根茎也有些萎缩。用了几种法子都
不见效,心中实在焦急,生怕误了花期要受责罚,这才……这才厚着脸皮来求管
事指点……」
他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捧出一株蔫头耷脑的兰草。
孙恒那死水般沉静的目光在触及病草的瞬间倏忽一亮。那光芒锐利而专注,
仿佛一柄在鞘中沉寂多年的名剑蓦然出鞘,锋芒映彻,照得一室皆明。
「拿来我看。」
余幸依言恭敬递过。
当孙恒接过兰草时,他原本虚浮的霎时变得无比稳定。指尖拨弄发白的根须,
指腹抚过叶片上枯萎的脉络,动作轻柔专注,不像是在查验一株草木,倒像是在
抚慰一位病中情人的额发。
「可惜了。」
他的指尖一顿,发出一声微不可察的轻叹。那叹息里并无苛责,只有对这株
草的惋惜。
「紫叶兰虽生于幽谷,喜阴厌光,却最是忌讳水湿淤积。这几日淫雨连绵,
地气湿热蒸腾,你只顾着给它搭棚遮阴,却忘了湿气已然顺着根脉上行了。」
言罢,他信手拈起案上的笔管,在一旁的宣纸上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精
妙的根系图。
「救它不难。回去后寻些日头曝晒过的赤砂土,筛细后刨开根周三寸浮土,
环绕埋下,可燥湿气。再寻一枚银针,于主茎第三节处斜刺入三分,泄去其中淤
积的死水。」
他搁下笔,语气平淡却笃定:「水去则木生。通了这关窍,它便活了。」
言辞恳切,针针见血。三言两语间,便将其中的症结剖析得入木三分。
余幸听得连连点头,露出几分茅塞顿开之色。这并不全是演戏,对方在灵植
一道上的造诣确实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绝非这外门里的泥腿子可比。
「师兄大才!」
他再次拱手,面上满是真心实意的惊叹与敬服:「这般望形诊脉的功夫实在
令弟子心折。往日也听过几位师兄指点,却从未有如此鞭辟入里的道理。恕弟子
眼拙,不知师兄是在哪座仙峰修行?怎的弟子入园这些时日,竟从未见过师兄?」
「仙峰」二字入耳,孙恒眼中那点微光轻轻一晃,接着迅速划过一丝灰暗。
他垂眸看向自己无力的双手,自嘲般地一笑:
「哪里有什么大才。」
「不过是在丹霞峰上多吃了几年云霞,多听了几节课罢了。」
「丹……丹霞峰?」余幸适时地瞪大了眼,轻吸一口气,仿佛听到了什么遥
不可及的圣地:「师兄竟是内门真传?」
「真传?」
孙恒嘴角的笑意更浓,却浸着说不出的苦涩。他缓缓向后靠去,身形在椅中
显得空荡,如同一段失了生机的朽木。
「那是以前的事了。如今坐在这儿的,不过是个数着日子的废人,在这不见
天日的院子里陪陪父亲,苟延残喘罢了。」
「师兄此言差矣。」
余幸敛去面笑意,身形一直,神色极是庄重。
「今日得闻师兄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
声音在雾气里传开,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应。
就在他屏息凝神,准备再次开口时,一道陌生的男声隔着院墙飘然而至:
「进来吧,门没锁。」
音质清冽如碎玉,却掩不住底子里中气不足的虚浮。
余幸瞳孔一缩。
这声音……绝不是孙伯。
随着话音落下,院门上森严的禁制幽光一闪而逝,自行裂开了一道缝隙。
余幸警惕地扫过门内景象,只迟疑了一瞬,便举步踏入。
刚过门槛,一股辛烈的药气便与他撞个满怀。其中毫无草木清香,唯有丹砂
的火燥与沉郁的焦苦缠斗不休。
正房大门洞开,灯火通明,与院外阴沉的药园判若两个世界。
余幸站在门口,向内张望。
书案后坐的并不是那枯瘦的老朽,而是一位身着云纹青衿的年轻道人。
他正垂首研读一枚玉简,灯火映照下,面容白得几近透明。那身道袍本该飘
逸出尘,此刻却过分宽大,衬得肩背愈发消瘦。满身的病气,将内门弟子的气度
消磨得七七八八。
余幸的视线在那张苍白的脸上短暂一顿,面上适时地浮起惊愕,随即慌忙垂
首,长揖到底:
「弟子余幸,见过这位师兄。不知……孙管事可在?」
年轻人并未起身,只是缓缓将目光从玉简上挪开。那双眸子生得清冽温文,
却渊深难测,宛如一口积满落叶的水潭,沉淀着萧索与寂寥。
片刻后,他的嘴角噙起一抹浅淡的笑意。
「原来是你。」他的声音轻远,「前些时日听我爹提起,说是园子里来了个
懂事的好苗子。」
爹?
余幸心头微跳。
「我名孙恒。」
年轻人指了指下首的空椅:「他大约要晚些才回。你若是无事,不妨坐下喝
杯茶,稍候片刻。」
「弟子惶恐,不敢惊扰师兄清净。」余幸哪里敢坐,他缩着肩膀,脸上露出
难以启齿的赧然与焦灼,「说来惭愧,弟子照料的那几垄『紫叶兰』不知遭了什
么瘟,昨日还好好的,今早叶尖却突然枯黄,根茎也有些萎缩。用了几种法子都
不见效,心中实在焦急,生怕误了花期要受责罚,这才……这才厚着脸皮来求管
事指点……」
他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捧出一株蔫头耷脑的兰草。
孙恒那死水般沉静的目光在触及病草的瞬间倏忽一亮。那光芒锐利而专注,
仿佛一柄在鞘中沉寂多年的名剑蓦然出鞘,锋芒映彻,照得一室皆明。
「拿来我看。」
余幸依言恭敬递过。
当孙恒接过兰草时,他原本虚浮的霎时变得无比稳定。指尖拨弄发白的根须,
指腹抚过叶片上枯萎的脉络,动作轻柔专注,不像是在查验一株草木,倒像是在
抚慰一位病中情人的额发。
「可惜了。」
他的指尖一顿,发出一声微不可察的轻叹。那叹息里并无苛责,只有对这株
草的惋惜。
「紫叶兰虽生于幽谷,喜阴厌光,却最是忌讳水湿淤积。这几日淫雨连绵,
地气湿热蒸腾,你只顾着给它搭棚遮阴,却忘了湿气已然顺着根脉上行了。」
言罢,他信手拈起案上的笔管,在一旁的宣纸上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精
妙的根系图。
「救它不难。回去后寻些日头曝晒过的赤砂土,筛细后刨开根周三寸浮土,
环绕埋下,可燥湿气。再寻一枚银针,于主茎第三节处斜刺入三分,泄去其中淤
积的死水。」
他搁下笔,语气平淡却笃定:「水去则木生。通了这关窍,它便活了。」
言辞恳切,针针见血。三言两语间,便将其中的症结剖析得入木三分。
余幸听得连连点头,露出几分茅塞顿开之色。这并不全是演戏,对方在灵植
一道上的造诣确实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绝非这外门里的泥腿子可比。
「师兄大才!」
他再次拱手,面上满是真心实意的惊叹与敬服:「这般望形诊脉的功夫实在
令弟子心折。往日也听过几位师兄指点,却从未有如此鞭辟入里的道理。恕弟子
眼拙,不知师兄是在哪座仙峰修行?怎的弟子入园这些时日,竟从未见过师兄?」
「仙峰」二字入耳,孙恒眼中那点微光轻轻一晃,接着迅速划过一丝灰暗。
他垂眸看向自己无力的双手,自嘲般地一笑:
「哪里有什么大才。」
「不过是在丹霞峰上多吃了几年云霞,多听了几节课罢了。」
「丹……丹霞峰?」余幸适时地瞪大了眼,轻吸一口气,仿佛听到了什么遥
不可及的圣地:「师兄竟是内门真传?」
「真传?」
孙恒嘴角的笑意更浓,却浸着说不出的苦涩。他缓缓向后靠去,身形在椅中
显得空荡,如同一段失了生机的朽木。
「那是以前的事了。如今坐在这儿的,不过是个数着日子的废人,在这不见
天日的院子里陪陪父亲,苟延残喘罢了。」
「师兄此言差矣。」
余幸敛去面笑意,身形一直,神色极是庄重。
「今日得闻师兄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