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薛摇了摇头,转身走到墙边自顾自地练剑去了,她的这种反应对张辂来讲侮辱性极强,张辂心中来气,可技不如人,恐怕再纠缠下去会被打的更惨。
张辂忍着疼痛起身,狠狠地一拳捶在地上,发泄着心中的不满,同时又对自己的技不如人充满了无奈。
今日虽然被李薛打败了,但也激起了张辂的好胜之心。
他恨恨看了李薛一眼,忍着疼痛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心中默默想着,等着吧,现在我是打不过你!等将来我厉害了,保准揍你个生活不能自理!
在这个当口,罗克敌一个纵身又翻回了院中。
此时罗克敌面色微红手无常物,明显是刚刚那一坛酒已经喝完。
罗克敌来到张辂近前,开口说道:“你师姐的反应速度都很不错,你该庆幸她没把你当成敌人,不然你早已命殒当场,如今她拔剑的速度已经极快,只要再练个十年,恐怕这世间再没有人拔剑的速度能比她快了。”
张辂愣在当场,他觉得有些丢人,只能红着脸问道:“罗师父,刚刚……您都看到了?”
罗克敌轻轻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这世间总有人想要成功,但成功终究是需要前提的,不付出些什么,怎么可能有收获?也许你觉得习武太累,但不如此怎么可能练就好身手?对此你也不要对你师姐有任何怨怼,她对你越是严厉,将来你在面对敌人的时候生存几率才越大。咱们锦衣卫的武功以外功为主,讲究的无非就是快狠准三字,高手过招有时候胜负也只在片刻之间,就好比你师姐,她拔剑的速度比敌人快,那么便可先发制人,咱们锦衣卫中没有什么速成的法子,也不看什么根骨资质,只要你肯吃苦,练个三年五载便能小有所成,练个十年就可大成,你懂了吗?”
以前的张辂虽然一心想做大侠,但看了众多武侠片和武侠小说,主角全都是有了奇遇才练就一身绝世神功,就好比郭靖,跟着江南七怪勤勤恳恳练了那么多年依旧是废柴,可后来吸了蟒蛇血,又练了降龙十八掌和九阴真经,得了诸多高手传授,这才跟开了挂一样最终成为一代大侠。
现在张辂不得不面对很现实的问题,虽然是穿越而来,但却没什么奇遇,既然知道了习武没有捷径可走,接下来的路他自然要好好想想。
最终,还是张辂心中想成为大侠的执念左右了他,张辂朝着罗克敌坚定的点了点头,恭恭敬敬答道:“是,我懂了罗师父。”
也难得罗克敌露出一丝浅笑,他轻轻拍了拍张辂肩膀,再一次越出了院墙。
而此刻的张辂已经变得目光坚定,不就是下苦功么?李薛师姐一介女流能做到,自己也一样能做到。张辂对女人可没有偏见,但也知道从练武的角度讲,男人始终比女人要有优势。
现下没人要求什么,张辂则是自顾自地跑到一边扎起马步来……
旁边正在练剑的李薛目光依旧淡然,但她对自己这个师弟,似乎也是有所改观。院墙外面的罗克敌则是欣慰地喝了口酒。
自打今年郭桓案了结,锦衣卫的权利明显被削不少,不少锦衣卫高层无所事事,便起了招收弟子沿存实力的心思,这些高层中多的能收十来个弟子,少的也有三五人,只有罗克敌一直都只有李薛一个弟子。他收弟子,要求甚高,李薛的进步也足以让他满意,现如今张辂也坚定了自己心中的信念,这确实令罗克敌感觉十分欣慰。
第二十一章 殿前司将军
张辂此后的日子过得也算是单调充实,上午进宫进学,午后去锦衣卫练功,晚上则是回府睡觉,偶尔得空还要和以傅让为首的勋贵子弟们应酬一番。
这样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便到了洪武十九年。
张玉投诚半年,也已经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此时虽说官职不高,但也算是被委以重任,跟着其他大明将领四处征战开疆拓土。
说来也巧,如今张玉所跟随的,正是当初将他们一行人堵在关外的蓝玉。现在的蓝玉颇得朱元璋信任,逐渐成长为大明军中新一代的军神。
至于张辂跟朱允炆的关系也是越来越亲近,就连东宫的宴席朱允炆都会邀请张辂参加,十岁的张辂仍是白身,能经常出入太子府,也让不少人羡慕。
为此张玉在出征之前还刻意叮嘱过张辂,太子未来终归是要袭承大统的,届时朱允炆便是名正言顺的太子,现如今跟朱允炆做朋友没什么,未来的张辂是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的,皇帝称自己为孤家寡人不是没有道理,历史无数次的告诉人们,皇帝不需要朋友,和皇帝或者储君走的太近通常没有什么好下场。
若说忠君爱国,张辂自然遵从大伯张玉的教育,主要也是因为在皇权至上的年代实在摆脱不掉皇权的束缚,但怎么说朱允炆可是张辂的朋友,皇帝就不需要朋友吗?这点张辂完全不能理解,毕竟他上辈子充其量算是一个打工人,与高层人物距离实在太远。
张辂的想法很简单,谁对我好我自然也会对谁好,至少张辂就是这样的,目前的朱允炆也是这样的。
就是是因为张辂经常出入太子府,又跟朱允炆相交莫逆,今日朱元璋还特意召见了他。
召见的地点设在御书房,听说只有与朱元璋十分亲近的臣子才会在这里被召见,至于这则传言是真是假没人知道。
张辂跟着内侍进了御书房,显得多多少少有些局促,说实话,这都是装的,只希望能给朱元璋留个好点的印象,至于内心嘛?已经飘了,能被大明第一任扛把子单独召见确实是很光彩的事情。虽说他见过朱元璋好几面,但却不曾独处,单独面对皇帝,还不许人兴奋些?
御书房内的张辂显得很老实,眼皮都不带抬一下的,他恭恭敬敬的给朱元璋行礼:“拜见陛下。”
面见皇帝规矩繁多,朝会之时必定要行跪拜礼,而在御书房召见也不算那么正式,张辂也省得跪拜了。
其实面见皇帝,总要有个自称,一般都是:“末将”、“微臣”或是“草民”什么的。但张辂想了想,自己现在没有官身,但严格来说自己这种官宦子弟又算不得草民,实在不知要如何称呼自己。
主位之上的朱元璋似乎并不在乎这些细节,他轻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
张辂忍着疼痛起身,狠狠地一拳捶在地上,发泄着心中的不满,同时又对自己的技不如人充满了无奈。
今日虽然被李薛打败了,但也激起了张辂的好胜之心。
他恨恨看了李薛一眼,忍着疼痛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心中默默想着,等着吧,现在我是打不过你!等将来我厉害了,保准揍你个生活不能自理!
在这个当口,罗克敌一个纵身又翻回了院中。
此时罗克敌面色微红手无常物,明显是刚刚那一坛酒已经喝完。
罗克敌来到张辂近前,开口说道:“你师姐的反应速度都很不错,你该庆幸她没把你当成敌人,不然你早已命殒当场,如今她拔剑的速度已经极快,只要再练个十年,恐怕这世间再没有人拔剑的速度能比她快了。”
张辂愣在当场,他觉得有些丢人,只能红着脸问道:“罗师父,刚刚……您都看到了?”
罗克敌轻轻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这世间总有人想要成功,但成功终究是需要前提的,不付出些什么,怎么可能有收获?也许你觉得习武太累,但不如此怎么可能练就好身手?对此你也不要对你师姐有任何怨怼,她对你越是严厉,将来你在面对敌人的时候生存几率才越大。咱们锦衣卫的武功以外功为主,讲究的无非就是快狠准三字,高手过招有时候胜负也只在片刻之间,就好比你师姐,她拔剑的速度比敌人快,那么便可先发制人,咱们锦衣卫中没有什么速成的法子,也不看什么根骨资质,只要你肯吃苦,练个三年五载便能小有所成,练个十年就可大成,你懂了吗?”
以前的张辂虽然一心想做大侠,但看了众多武侠片和武侠小说,主角全都是有了奇遇才练就一身绝世神功,就好比郭靖,跟着江南七怪勤勤恳恳练了那么多年依旧是废柴,可后来吸了蟒蛇血,又练了降龙十八掌和九阴真经,得了诸多高手传授,这才跟开了挂一样最终成为一代大侠。
现在张辂不得不面对很现实的问题,虽然是穿越而来,但却没什么奇遇,既然知道了习武没有捷径可走,接下来的路他自然要好好想想。
最终,还是张辂心中想成为大侠的执念左右了他,张辂朝着罗克敌坚定的点了点头,恭恭敬敬答道:“是,我懂了罗师父。”
也难得罗克敌露出一丝浅笑,他轻轻拍了拍张辂肩膀,再一次越出了院墙。
而此刻的张辂已经变得目光坚定,不就是下苦功么?李薛师姐一介女流能做到,自己也一样能做到。张辂对女人可没有偏见,但也知道从练武的角度讲,男人始终比女人要有优势。
现下没人要求什么,张辂则是自顾自地跑到一边扎起马步来……
旁边正在练剑的李薛目光依旧淡然,但她对自己这个师弟,似乎也是有所改观。院墙外面的罗克敌则是欣慰地喝了口酒。
自打今年郭桓案了结,锦衣卫的权利明显被削不少,不少锦衣卫高层无所事事,便起了招收弟子沿存实力的心思,这些高层中多的能收十来个弟子,少的也有三五人,只有罗克敌一直都只有李薛一个弟子。他收弟子,要求甚高,李薛的进步也足以让他满意,现如今张辂也坚定了自己心中的信念,这确实令罗克敌感觉十分欣慰。
第二十一章 殿前司将军
张辂此后的日子过得也算是单调充实,上午进宫进学,午后去锦衣卫练功,晚上则是回府睡觉,偶尔得空还要和以傅让为首的勋贵子弟们应酬一番。
这样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便到了洪武十九年。
张玉投诚半年,也已经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此时虽说官职不高,但也算是被委以重任,跟着其他大明将领四处征战开疆拓土。
说来也巧,如今张玉所跟随的,正是当初将他们一行人堵在关外的蓝玉。现在的蓝玉颇得朱元璋信任,逐渐成长为大明军中新一代的军神。
至于张辂跟朱允炆的关系也是越来越亲近,就连东宫的宴席朱允炆都会邀请张辂参加,十岁的张辂仍是白身,能经常出入太子府,也让不少人羡慕。
为此张玉在出征之前还刻意叮嘱过张辂,太子未来终归是要袭承大统的,届时朱允炆便是名正言顺的太子,现如今跟朱允炆做朋友没什么,未来的张辂是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的,皇帝称自己为孤家寡人不是没有道理,历史无数次的告诉人们,皇帝不需要朋友,和皇帝或者储君走的太近通常没有什么好下场。
若说忠君爱国,张辂自然遵从大伯张玉的教育,主要也是因为在皇权至上的年代实在摆脱不掉皇权的束缚,但怎么说朱允炆可是张辂的朋友,皇帝就不需要朋友吗?这点张辂完全不能理解,毕竟他上辈子充其量算是一个打工人,与高层人物距离实在太远。
张辂的想法很简单,谁对我好我自然也会对谁好,至少张辂就是这样的,目前的朱允炆也是这样的。
就是是因为张辂经常出入太子府,又跟朱允炆相交莫逆,今日朱元璋还特意召见了他。
召见的地点设在御书房,听说只有与朱元璋十分亲近的臣子才会在这里被召见,至于这则传言是真是假没人知道。
张辂跟着内侍进了御书房,显得多多少少有些局促,说实话,这都是装的,只希望能给朱元璋留个好点的印象,至于内心嘛?已经飘了,能被大明第一任扛把子单独召见确实是很光彩的事情。虽说他见过朱元璋好几面,但却不曾独处,单独面对皇帝,还不许人兴奋些?
御书房内的张辂显得很老实,眼皮都不带抬一下的,他恭恭敬敬的给朱元璋行礼:“拜见陛下。”
面见皇帝规矩繁多,朝会之时必定要行跪拜礼,而在御书房召见也不算那么正式,张辂也省得跪拜了。
其实面见皇帝,总要有个自称,一般都是:“末将”、“微臣”或是“草民”什么的。但张辂想了想,自己现在没有官身,但严格来说自己这种官宦子弟又算不得草民,实在不知要如何称呼自己。
主位之上的朱元璋似乎并不在乎这些细节,他轻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