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时间和钱,可以去修读学校任何一门课程,只有时间没有钱,也可以旁听学校的任何一门课程,修读必修课的顺序也是完全自由。
辅导员和班导师对学生约束比较少,其中也有我们班人数多的原因,如果你不主动去找也不愿参加班会并且不出事,甚至一年都可以不见辅导员。在复旦,你可以通宵做实验然后翘掉第二天的课,也可以上课签到之后就开溜走人,你可以修遍文史政经数理化生宗教计院药学所有院系的课,可以用论文课刷掉所有的专业拓展课。在复旦,你是很自由的,你可以掌握自己的节奏和方向,但也只有你能对自己负责。
复旦和隔壁西南某校不同,地处城市副中心,复旦学生的生活可以非常小资,五角场是周末食堂,大学路是情侣圣地。校内的光华楼,燕园,相辉堂,江湾的草原,枫林的图书馆,也都集中了文艺和浪漫的气质。
复旦有趣的灵魂很多,杨帆见过每天早上七点就出现在朝阳下光阶前抑扬顿挫朗诵古文的学长,见过在辩论会相声专场上叱咤风云妙语连珠的同班,见过平日可爱娇小却在半马摘金夺银的学姐。情怀大于功利,情趣多于浮躁,理想胜于世俗。
杨帆高中是是个学习成绩班里很好的学生~
上大学以前抱着很多很多期待。
不过真的到大学以后才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多么的大。
杨帆以为大学生活会是拿两本书背着小包到阶梯教室去上课,没有作业和该死的成绩单,没课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吃火锅,热气缭绕中畅谈人生。
可实际上杨帆每天顶着黑眼圈去上课,不是在找教室就是在路上,每天草草吃个饭,好像还是从前那种三点一线的生活。只是这条路上没有了爸妈的参与,好像也遇不到那些满怀真诚的人了。
每周一次的青年大学习,每天都要签到,刷课,上传作业的学习通,一天不参加讨论就要下降分数的马原课,周末也并没有和朋友出去玩,不是一整天的实验,就是一整天的实验报告。
有早八也有晚课,有写不完的文件和策划。做不完的表和作业,上传不完的学习通,抢不到的机会和得不完的综测。高中没熬过的时间现在都补回来了,微信和QQ有很多群聊,好像也没什么用。
这个新的开始是天差地别,是无数个"爸妈我想回家" "要是你们在我身边就好了"。
可是爸爸并没有说因为钱难赚就不赚了,妈妈并没有说孩子不听话就不要了,所以自己也没有资格说累不努力了.
可杨帆还是希望能在这样不尽人意的生活里,把破碎的自己都捡起来,把捡不起来的都掩埋,千千万万次。然后重整旗鼓,焕发新生再次成为我自己。
没关系,接受平凡的自己,只要好好的活着,去看日月星辰,赏春花,听夏蝉,望秋月,观冬雪,能和家人围桌闲坐,和好友欢聚畅谈。“反正我已经过了18岁的年纪,我还有未来,我得直奔向前了,不陪你了。”
每门课都想学到最好,都想冲着最高分去,真的很累,吃饭都在学习,毕竟大学和高中的学习在知识含量,深度,以及要求上是不一样的,感觉就算我一节课都听懂了,也需要复习,写题,总结,听网课,预习,明明只有一节课的知识,明明我都听懂了,明明别人上课都在玩手机,有时候就在质疑凭什么我要这么累
有时候觉得,一个是为了目标,一个是为了热爱吧,可能99的努力和70的努力最后成绩只差5分10分但是大多数人都只能考到90分,而你凭借努力即使只多5分也可以超过大多数的人,(这叫什么溢价效应?不是成正比而是曲线)毕竟也不是每门课都认真学,别人有努力的课,可能你没有在那门课上努力
。。。。。。。。。。。。
夜色将复旦大学笼罩其中。光华楼的灯火一盏盏熄灭,只剩下寝室楼里零星的光点,像疲惫的眼睛。
杨帆合上书,感觉脑子像一团被反复揉搓的浆糊。微电子专业的课程像是无穷无尽的山脉,翻过一座,眼前又是更高的一座。高数、模电、数电……每一个名词都代表着成沓的PPT和刷不完的习题。他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仿佛在嘲笑他的疲惫。
他不是不能学,也不是学不会。可那种紧绷感,那种为了绩点、为了综测、为了一个模糊不清的“未来”而不断内耗的感觉,让他窒息。他怀念的不是高中,而是高中时那种确定无疑的目标感。
杨帆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二十多天了。
开学后他就一头扎进了书山题海,每天的时间被课程、实验、报告切割成细碎的片段。他像一个陀螺,被无形的鞭子抽打着旋转,停不下来。
压力需要一个出口。
他的手指悬停在拨号键上,目光灼灼。
……
同一片夜空下,赵梅烦躁地翻了个身。
沉重的孕肚让她怎么躺都不舒服,腰酸得像是要断掉。她摸了摸自己胸前,因为孕期激素的影响,本就丰满的乳房愈发胀大,连带着乳头也敏感挺翘。之前穿上的乳环,早在半个月前就因为尺寸不合适,被她忍着疼取了下来。现在,那两个小小的孔洞已经愈合,只留下淡淡的痕迹
她拿起手机,屏幕亮起,时间显示着十一点半。通知栏里干干净净,没有微信,没有未接来电。
一团无名火“蹭”地一下从心底冒了出来。
已经二十多天了!
二十多天,整整二十多天,那个小混蛋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刚开学那几天,还会每天发个微信,说句“老婆,我到寝室了”,或者“老婆,课好难”。可后来呢?消息越来越少,间隔越来越长。这两天,更是连个影子都没有。
他在干什么?学习?复旦的学习就那么忙?忙到连发条消息的时间都没有?还是说,大学里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太多,他已经乐不思蜀,忘了自己这个“老阿姨”了?
赵梅越想越气,胸口起伏不定。孕期的情绪本就不稳,思念和委屈在寂静的夜里被无限放大,最终发酵成了浓浓的怨气。她知道自己不该这样,杨帆还是个学生,学业为重。可道理是道理,情感是情感。她感受着肚子里那个小生命的胎动,那是他和她的孩子,可杨帆却远在天边。
这种感觉,让她觉得自己像个被始乱终弃的傻瓜。
“砰!”
她把手机扔在床头柜上,发出一声闷响,拉过被子蒙住了头。
旁边的李强被惊醒了,他睡眼惺忪地侧过头,只看到妻子背对着自己,肩膀微微耸动,整个一团缩在被子里,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怎么了,老婆?”他试探着问了一句,声音里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回答他的是一片沉默。
李强心里咯噔一下。又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辅导员和班导师对学生约束比较少,其中也有我们班人数多的原因,如果你不主动去找也不愿参加班会并且不出事,甚至一年都可以不见辅导员。在复旦,你可以通宵做实验然后翘掉第二天的课,也可以上课签到之后就开溜走人,你可以修遍文史政经数理化生宗教计院药学所有院系的课,可以用论文课刷掉所有的专业拓展课。在复旦,你是很自由的,你可以掌握自己的节奏和方向,但也只有你能对自己负责。
复旦和隔壁西南某校不同,地处城市副中心,复旦学生的生活可以非常小资,五角场是周末食堂,大学路是情侣圣地。校内的光华楼,燕园,相辉堂,江湾的草原,枫林的图书馆,也都集中了文艺和浪漫的气质。
复旦有趣的灵魂很多,杨帆见过每天早上七点就出现在朝阳下光阶前抑扬顿挫朗诵古文的学长,见过在辩论会相声专场上叱咤风云妙语连珠的同班,见过平日可爱娇小却在半马摘金夺银的学姐。情怀大于功利,情趣多于浮躁,理想胜于世俗。
杨帆高中是是个学习成绩班里很好的学生~
上大学以前抱着很多很多期待。
不过真的到大学以后才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多么的大。
杨帆以为大学生活会是拿两本书背着小包到阶梯教室去上课,没有作业和该死的成绩单,没课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吃火锅,热气缭绕中畅谈人生。
可实际上杨帆每天顶着黑眼圈去上课,不是在找教室就是在路上,每天草草吃个饭,好像还是从前那种三点一线的生活。只是这条路上没有了爸妈的参与,好像也遇不到那些满怀真诚的人了。
每周一次的青年大学习,每天都要签到,刷课,上传作业的学习通,一天不参加讨论就要下降分数的马原课,周末也并没有和朋友出去玩,不是一整天的实验,就是一整天的实验报告。
有早八也有晚课,有写不完的文件和策划。做不完的表和作业,上传不完的学习通,抢不到的机会和得不完的综测。高中没熬过的时间现在都补回来了,微信和QQ有很多群聊,好像也没什么用。
这个新的开始是天差地别,是无数个"爸妈我想回家" "要是你们在我身边就好了"。
可是爸爸并没有说因为钱难赚就不赚了,妈妈并没有说孩子不听话就不要了,所以自己也没有资格说累不努力了.
可杨帆还是希望能在这样不尽人意的生活里,把破碎的自己都捡起来,把捡不起来的都掩埋,千千万万次。然后重整旗鼓,焕发新生再次成为我自己。
没关系,接受平凡的自己,只要好好的活着,去看日月星辰,赏春花,听夏蝉,望秋月,观冬雪,能和家人围桌闲坐,和好友欢聚畅谈。“反正我已经过了18岁的年纪,我还有未来,我得直奔向前了,不陪你了。”
每门课都想学到最好,都想冲着最高分去,真的很累,吃饭都在学习,毕竟大学和高中的学习在知识含量,深度,以及要求上是不一样的,感觉就算我一节课都听懂了,也需要复习,写题,总结,听网课,预习,明明只有一节课的知识,明明我都听懂了,明明别人上课都在玩手机,有时候就在质疑凭什么我要这么累
有时候觉得,一个是为了目标,一个是为了热爱吧,可能99的努力和70的努力最后成绩只差5分10分但是大多数人都只能考到90分,而你凭借努力即使只多5分也可以超过大多数的人,(这叫什么溢价效应?不是成正比而是曲线)毕竟也不是每门课都认真学,别人有努力的课,可能你没有在那门课上努力
。。。。。。。。。。。。
夜色将复旦大学笼罩其中。光华楼的灯火一盏盏熄灭,只剩下寝室楼里零星的光点,像疲惫的眼睛。
杨帆合上书,感觉脑子像一团被反复揉搓的浆糊。微电子专业的课程像是无穷无尽的山脉,翻过一座,眼前又是更高的一座。高数、模电、数电……每一个名词都代表着成沓的PPT和刷不完的习题。他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仿佛在嘲笑他的疲惫。
他不是不能学,也不是学不会。可那种紧绷感,那种为了绩点、为了综测、为了一个模糊不清的“未来”而不断内耗的感觉,让他窒息。他怀念的不是高中,而是高中时那种确定无疑的目标感。
杨帆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二十多天了。
开学后他就一头扎进了书山题海,每天的时间被课程、实验、报告切割成细碎的片段。他像一个陀螺,被无形的鞭子抽打着旋转,停不下来。
压力需要一个出口。
他的手指悬停在拨号键上,目光灼灼。
……
同一片夜空下,赵梅烦躁地翻了个身。
沉重的孕肚让她怎么躺都不舒服,腰酸得像是要断掉。她摸了摸自己胸前,因为孕期激素的影响,本就丰满的乳房愈发胀大,连带着乳头也敏感挺翘。之前穿上的乳环,早在半个月前就因为尺寸不合适,被她忍着疼取了下来。现在,那两个小小的孔洞已经愈合,只留下淡淡的痕迹
她拿起手机,屏幕亮起,时间显示着十一点半。通知栏里干干净净,没有微信,没有未接来电。
一团无名火“蹭”地一下从心底冒了出来。
已经二十多天了!
二十多天,整整二十多天,那个小混蛋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刚开学那几天,还会每天发个微信,说句“老婆,我到寝室了”,或者“老婆,课好难”。可后来呢?消息越来越少,间隔越来越长。这两天,更是连个影子都没有。
他在干什么?学习?复旦的学习就那么忙?忙到连发条消息的时间都没有?还是说,大学里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太多,他已经乐不思蜀,忘了自己这个“老阿姨”了?
赵梅越想越气,胸口起伏不定。孕期的情绪本就不稳,思念和委屈在寂静的夜里被无限放大,最终发酵成了浓浓的怨气。她知道自己不该这样,杨帆还是个学生,学业为重。可道理是道理,情感是情感。她感受着肚子里那个小生命的胎动,那是他和她的孩子,可杨帆却远在天边。
这种感觉,让她觉得自己像个被始乱终弃的傻瓜。
“砰!”
她把手机扔在床头柜上,发出一声闷响,拉过被子蒙住了头。
旁边的李强被惊醒了,他睡眼惺忪地侧过头,只看到妻子背对着自己,肩膀微微耸动,整个一团缩在被子里,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怎么了,老婆?”他试探着问了一句,声音里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回答他的是一片沉默。
李强心里咯噔一下。又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