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任何东西。
“吃一点,不然没力气生。”杨帆在阵痛的间隙,舀起一勺汤,递到她嘴边。
沈墨书虚弱地摇头。
杨帆也不说话,就那么举着勺子,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她。那眼神,呆呆的,愣愣的,带着一股不容拒绝的执拗。
沈墨书后来回忆,那大概是她人生最丑、最狼狈的片段。疼得抓心挠肝,面目狰狞,毫无形象可言。
但杨帆就在她身边。
他一手稳稳抓着她打点滴的手,防止她因为疼痛乱动而跑针;另一手,就那么固执地举着勺子,时不时用温热的毛巾,替她擦去额头的汗珠。
沈墨书疼得不想说话,病房里很安静。只有走廊上其他产妇撕心裂肺的叫喊声,一阵阵传来,听得人心里发慌。
她能感觉到杨帆比她还慌。
他的脸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肉眼可见地变得越来越白。
每隔一段时间,他就跑出去叫一次医生护士,得到的回答永远是“再等等”。
终于,医生检查后说可以进产房了。
护士拿来一叠文件让家属签字,大概是些风险告知书之类的东西。
沈墨书第一次看到杨帆那样呆滞的样子。他站在那里,像个提线木偶,医生说什么,他就点一下头,也不知道听进去了多少。
他拿起笔,在文件上签名。
第一下,没出水。
他用力甩了甩笔杆,手腕“砰”地一声磕在了病床的金属挡板上。那声音响亮得吓人,绝对很疼。
但他脸上却没什么表情,只是换了个姿势,继续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
生产的过程,像是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战争。
即使打了无痛,那种骨头被寸寸碾开的痛楚,依然清晰可感。
当女儿响亮的哭声终于在产房里响起,沈墨书感觉自己所有的力气都被抽干了。她只来得及看一眼那个浑身红彤彤、像一只煮熟了的小龙虾一样的小东西,心里模模糊糊地想:还好,眼睛好像随了杨帆。
然后,她就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再次醒来,已经是第二天。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一转头,就看到了旁边小床上那个小小的、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家伙——他们的小豆米。
而小豆米的爸爸,杨帆,正笨拙又认真地给她换着尿布。他的动作很轻,神情专注,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看到沈墨书醒了,杨帆抬起头,露出了一个略带疲惫的笑容。
“醒了?叶凡把饭送来了,等了一会儿了,我怕饭菜凉了,现在下去拿。”
沈墨书有些虚弱地问:“怎么不一送来就去拿?”
“怕有人偷小孩。”杨帆的回答理直气壮,“你睡着了,我得等你醒了再下去。”
沈墨书有些哭笑不得。这医院里人来人往,哪来的偷小孩的。
但她看着杨帆认真的表情,心里却是一暖。
等她稍微撑起身体,想喝口水。杨帆从楼下拿饭再回到病房,中间过程可能不超过三分钟。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飞上来的。
最搞笑的一件事,是沈墨书说想吃苹果。
杨帆怕苹果生冷,对产妇不好,竟然软磨硬泡,去护士站借用了微波炉,把苹果加热了才拿回来给她。
那温吞吞、软绵绵的口感,差点让沈墨书当场吐出来。
但看着杨帆那一脸“快夸我”的期待表情,她还是硬着头皮吃了两口。
住院的那几天,杨帆确实将她和女儿小豆米照顾得无微不至。
晚上,他一个一米八几的大男人,蜷缩在病房那张小小的陪护床上。但只要沈墨书或者宝宝有一点点动静,他就像安装了雷达一样,立刻弹坐起来,下床查看。
他一丝不苟地谨遵医嘱,有任何不懂的地方,就立刻跑去问医生护士,认真得像个三好学生。
他也不玩手机。除了照顾宝宝,就是看着沈墨书发呆。
沈墨书感觉自己这辈子都没睡过这么多觉。她只需要负责吃和睡,其他一切,杨帆都包了。
小家伙被护士抱去洗澡,杨帆也寸步不离地跟着,还用手机拍了照片,回来献宝似的拿给沈墨书看。
看了没两眼,他又猛然想起来,说手机屏幕对产妇眼睛不好,赶紧把手机收了起来,一本正经地说:“等你出了月子再看。”
下午,在宝宝睡觉的间隙,杨帆会陪着沈墨书聊天。
他说,他当时在产房外面,紧张得后背的卫衣都湿透了,站在窗边的风口吹了半天冷风才清醒一点。
他说,他跟其他几个等在门口的家属一样,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感觉像是又经历了一次决定人生命运的高考。
“你当时疼得脸都白了,真的有点吓到我了。”他握着她的手,声音里还有些后怕,“真是对不起,让你受苦了。”
沈墨书看着他,心里软成了一片。
这个男人,虽然在外面有那么多她不知道的秘密,但此刻,他对她的关心和爱护,是真真切切的。
出院后,沈墨书回了家坐月子。
杨帆和叶凡,一个负责照顾产妇,一个负责照顾婴儿,分工明确,轮流上岗。
沈墨书基本上就是躺在床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杨帆成了她的专属仆人,随叫随到。
他一天要问她八百遍“你是不是心情不好”,生怕她患上产后抑郁。那小心翼翼的样子,让沈墨书的母亲都忍不住笑他。
出了月子,沈墨书还有点不敢抱小豆米。
孩子太小了,软软的一团,她总怕自己下手没轻没重,伤到她。还是杨帆,一次次地帮她调整抱姿,耐心地教她如何托住宝宝的头和屁股。
“你看,要这样,让她的脊椎是直的……”
带孩子确实非常辛苦。沈墨书感觉自己在健身房都没练出来的肱二头肌,通过每天抱娃,眼看就要实现了。
还好小豆米算是个乖宝宝,白天正常活动,晚上除了吃奶就是睡觉,不怎么折腾人。
每天最愉快的时光,就是她和杨帆合作给娃洗澡洗屁屁。
杨帆负责托着宝宝的身体,她来操作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 
 
            
          
        “吃一点,不然没力气生。”杨帆在阵痛的间隙,舀起一勺汤,递到她嘴边。
沈墨书虚弱地摇头。
杨帆也不说话,就那么举着勺子,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她。那眼神,呆呆的,愣愣的,带着一股不容拒绝的执拗。
沈墨书后来回忆,那大概是她人生最丑、最狼狈的片段。疼得抓心挠肝,面目狰狞,毫无形象可言。
但杨帆就在她身边。
他一手稳稳抓着她打点滴的手,防止她因为疼痛乱动而跑针;另一手,就那么固执地举着勺子,时不时用温热的毛巾,替她擦去额头的汗珠。
沈墨书疼得不想说话,病房里很安静。只有走廊上其他产妇撕心裂肺的叫喊声,一阵阵传来,听得人心里发慌。
她能感觉到杨帆比她还慌。
他的脸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肉眼可见地变得越来越白。
每隔一段时间,他就跑出去叫一次医生护士,得到的回答永远是“再等等”。
终于,医生检查后说可以进产房了。
护士拿来一叠文件让家属签字,大概是些风险告知书之类的东西。
沈墨书第一次看到杨帆那样呆滞的样子。他站在那里,像个提线木偶,医生说什么,他就点一下头,也不知道听进去了多少。
他拿起笔,在文件上签名。
第一下,没出水。
他用力甩了甩笔杆,手腕“砰”地一声磕在了病床的金属挡板上。那声音响亮得吓人,绝对很疼。
但他脸上却没什么表情,只是换了个姿势,继续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
生产的过程,像是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战争。
即使打了无痛,那种骨头被寸寸碾开的痛楚,依然清晰可感。
当女儿响亮的哭声终于在产房里响起,沈墨书感觉自己所有的力气都被抽干了。她只来得及看一眼那个浑身红彤彤、像一只煮熟了的小龙虾一样的小东西,心里模模糊糊地想:还好,眼睛好像随了杨帆。
然后,她就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再次醒来,已经是第二天。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一转头,就看到了旁边小床上那个小小的、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家伙——他们的小豆米。
而小豆米的爸爸,杨帆,正笨拙又认真地给她换着尿布。他的动作很轻,神情专注,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看到沈墨书醒了,杨帆抬起头,露出了一个略带疲惫的笑容。
“醒了?叶凡把饭送来了,等了一会儿了,我怕饭菜凉了,现在下去拿。”
沈墨书有些虚弱地问:“怎么不一送来就去拿?”
“怕有人偷小孩。”杨帆的回答理直气壮,“你睡着了,我得等你醒了再下去。”
沈墨书有些哭笑不得。这医院里人来人往,哪来的偷小孩的。
但她看着杨帆认真的表情,心里却是一暖。
等她稍微撑起身体,想喝口水。杨帆从楼下拿饭再回到病房,中间过程可能不超过三分钟。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飞上来的。
最搞笑的一件事,是沈墨书说想吃苹果。
杨帆怕苹果生冷,对产妇不好,竟然软磨硬泡,去护士站借用了微波炉,把苹果加热了才拿回来给她。
那温吞吞、软绵绵的口感,差点让沈墨书当场吐出来。
但看着杨帆那一脸“快夸我”的期待表情,她还是硬着头皮吃了两口。
住院的那几天,杨帆确实将她和女儿小豆米照顾得无微不至。
晚上,他一个一米八几的大男人,蜷缩在病房那张小小的陪护床上。但只要沈墨书或者宝宝有一点点动静,他就像安装了雷达一样,立刻弹坐起来,下床查看。
他一丝不苟地谨遵医嘱,有任何不懂的地方,就立刻跑去问医生护士,认真得像个三好学生。
他也不玩手机。除了照顾宝宝,就是看着沈墨书发呆。
沈墨书感觉自己这辈子都没睡过这么多觉。她只需要负责吃和睡,其他一切,杨帆都包了。
小家伙被护士抱去洗澡,杨帆也寸步不离地跟着,还用手机拍了照片,回来献宝似的拿给沈墨书看。
看了没两眼,他又猛然想起来,说手机屏幕对产妇眼睛不好,赶紧把手机收了起来,一本正经地说:“等你出了月子再看。”
下午,在宝宝睡觉的间隙,杨帆会陪着沈墨书聊天。
他说,他当时在产房外面,紧张得后背的卫衣都湿透了,站在窗边的风口吹了半天冷风才清醒一点。
他说,他跟其他几个等在门口的家属一样,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感觉像是又经历了一次决定人生命运的高考。
“你当时疼得脸都白了,真的有点吓到我了。”他握着她的手,声音里还有些后怕,“真是对不起,让你受苦了。”
沈墨书看着他,心里软成了一片。
这个男人,虽然在外面有那么多她不知道的秘密,但此刻,他对她的关心和爱护,是真真切切的。
出院后,沈墨书回了家坐月子。
杨帆和叶凡,一个负责照顾产妇,一个负责照顾婴儿,分工明确,轮流上岗。
沈墨书基本上就是躺在床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杨帆成了她的专属仆人,随叫随到。
他一天要问她八百遍“你是不是心情不好”,生怕她患上产后抑郁。那小心翼翼的样子,让沈墨书的母亲都忍不住笑他。
出了月子,沈墨书还有点不敢抱小豆米。
孩子太小了,软软的一团,她总怕自己下手没轻没重,伤到她。还是杨帆,一次次地帮她调整抱姿,耐心地教她如何托住宝宝的头和屁股。
“你看,要这样,让她的脊椎是直的……”
带孩子确实非常辛苦。沈墨书感觉自己在健身房都没练出来的肱二头肌,通过每天抱娃,眼看就要实现了。
还好小豆米算是个乖宝宝,白天正常活动,晚上除了吃奶就是睡觉,不怎么折腾人。
每天最愉快的时光,就是她和杨帆合作给娃洗澡洗屁屁。
杨帆负责托着宝宝的身体,她来操作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