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能够散去旧篇章的灵性,也未必能够散去新篇章的意念。」
「你的诗魂,尚且还有一丝没有消散。倘若你信得过在下,便请将你尚还记
得的诗句,一句一句地,说给我听。」
他顿了顿,最后用一种近乎誓言的口吻,补充道:「我愿意用我的笔,为姑
娘之记忆,与这时光争上一争。」
说完之后,苏夜白心知此刻便是与那无声流逝的岁月赛跑,每一息都耽搁不
得,当即便就着书案,展开了带来的麻纸,并研开了墨。他依据那女子断续的吟
诵之声,想要将那些即将消散的诗句,先行用笔墨记录下来。
然而,墨落于纸上,却并未凝为字形。那饱含着生机的嶄新墨汁,一接触到
这张位于死寂之地的宣纸,竟如同如朝露坠于焦土,瞬息渗漏无踪,最终只留下
了一团混沌而无意义的墨渍!
那女子看见这个情景,发出了如同游丝一般的哀叹,言道:「这是没有用的,
公子……此间『死寂』之气太重,那墨祟之鬼也全是借此而生的。寻常的笔墨,
在此地已如同虚设。」
苏夜白握着笔的手,停在了半空。
他看着纸上那团混沌的墨渍,又看了看那女子因最后一丝希望破灭而彻底黯
淡下去的魂体。他这才明白,眼前问题的根本,并非是关乎于「记忆」,而是关
乎于「存在」。此地的法则,它所正在拒绝的,并非是新的文字,而是任何形式
的、新的「生机」。
一股前所未有的无力感,瞬间攫住了苏夜白。他平生第一次感到,自己手中
的画笔,竟然是如此的苍白。他能够绘尽天下万物,却绘不住正在流逝的光阴;
他能够逼退妖邪鬼祟,却抵挡不住这种无声无息、却又无孔不入的「消亡」。
他看着女子那即将如朝霞般散去的魂影,一种深沉的情感弥漫开来。难道就
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吗?
在这万念俱灰的时刻,苏夜白忽然想起了自己对抗墨祟之鬼的手段。
「死寂之气……墨祟……」
他喃喃自语,目光骤然一亮,猛地看向自己的中指。是了!既然阴湿死寂能
滋生墨祟,那至阳至清的生气,为何就不能孕育出新的灵光呢?先前用来对抗那
污秽之鬼的手段,或许正是此刻唯一的破局之法!
苏夜白凝视着对方几近透明的指尖,用沉稳的声音说道:「姑娘,寻常笔墨
都是死物,其性阴滞,恐怕难以与这时光的洪流相抗衡。
在下之血,虽有几分活人的阳气然而它的性质又过于猛烈,如夏日焦阳,若
直接施为,恐怕会灼伤姑娘的魂体。」
他话音一顿,将指尖悬于砚台之上,眼神锐利如刀,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
的诚意:「但是,如果以血为引导,与墨一同使用,用我的『生气』作为舟船,
来渡送姑娘的『灵性』渡过这条死寂的河,或许有一线生机。然而此举我未曾试
过,险峻异常,稍有不慎,便是魂飞魄散之局。」
「此约,」他最终这样问道,声音虽轻,分量却重如千钧,「姑娘可愿与我
共赴?」
那女子闻听此言,眼中那点将熄的光焰骤然一跳。她低头看着自己正在消散
的身躯,又抬头望向苏夜白悬于砚上的手,眸中闪过万千情绪——有对虚无的恐
惧,有对过往的留恋,而这一切,最终都尽数化为了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决绝。
「公子……」她的声音忽然变得极其清晰,仿佛用尽了百年来积攒的所有力
气,「这最后一缕残魂,与其被时光无声磨灭,不如为我的诗篇,焚尽此身,来
争一个存在过的明证!」
言罢,她的魂体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华,义无反顾地化作一道清皎流光,如
百川归海,似星瀑垂天,尽数灌注于苏夜白的笔尖之上!
苏夜白只觉笔尖骤然一沉,一股浩瀚而凄美的意念混合着无数诗篇的碎片,
瞬间涌入他的心神。他不再犹豫,指尖用力,殷红的血珠坠入砚中,与那浓墨及
璀璨的魂光激烈交融后,竟焕发出一种奇异而蓬勃的生机。
他饱蘸此墨,挥笔于素纸之上。画的,是那首她已无法忆起的绝命诗的意境
孤灯对冷月,素衣映幽窗,形影相吊,凄清入骨。
随即,他在画旁提笔,那失传的诗句如同自有生命般,自他笔尖流淌而出:
「残烛凝泪照夜永,素笺无字锁深愁。
幽魂一缕寄寒月,犹向秋风忆旧游。」
当这最后一笔落下,那「游」字的墨迹犹自淋漓未干,整幅画卷却猛然爆发
出温润而磅礴的光华!文心与魂力相互交织,血气与墨韵彼此纠缠,竟然在这画
卷之上,开辟了一个独立于时光之外、仅存于诗意之中的精神世界。
画卷的光芒渐渐隐去,而阁楼之中,那女子的魂体,却已不见了踪影。只有
她的声音,仿佛从画中传来,带着几分安定,亦带着几分虚弱。
「多谢公子……」画中传来的声音,比之前清晰了许多,「小女子姓墨,名
怀素。从今以后,便要叨扰公子了。」
苏夜白看着画卷,画中女子素雅清丽,人如其名。他心中既感念其遭遇,又
敬佩其才情,便不愿再以「姑娘」这等生分的称呼相称。他思忖片刻,对着画卷
用温和的言语回答道:「怀素姑娘言重了。既然姑娘是以笔墨为魂,在下便斗胆
称一声『墨娘』,不知是否可以?」
画中传来一声轻笑,似是默许。
紧接着,那声音继续传来:「这幅画虽然能够存续我的魂魄,却如同是没有
根的浮萍。我如果长久地寄身于此处,而没有『人气』的滋养,魂魄恐怕将会日
渐沉寂,最终化为画中的一处景观,再也没有了思想。」
苏夜白到了此刻,才完全地明白了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他郑重地将那画
卷轻轻卷起。他知道,自己手中所捧的,已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个无依的魂
魄与一段不该被遗忘的才情。
他对着那幅画,如同是对着画中的人,用一种温和而珍重的语气开了口:
「墨娘,孤舟已成,总需一避风之港。」
「苏某的家中虽然简陋,但遮风挡雨还是足够的,这便随我回去吧。」
[ 本章完 ]【1】【2】【3】【4】【5】【6】
「你的诗魂,尚且还有一丝没有消散。倘若你信得过在下,便请将你尚还记
得的诗句,一句一句地,说给我听。」
他顿了顿,最后用一种近乎誓言的口吻,补充道:「我愿意用我的笔,为姑
娘之记忆,与这时光争上一争。」
说完之后,苏夜白心知此刻便是与那无声流逝的岁月赛跑,每一息都耽搁不
得,当即便就着书案,展开了带来的麻纸,并研开了墨。他依据那女子断续的吟
诵之声,想要将那些即将消散的诗句,先行用笔墨记录下来。
然而,墨落于纸上,却并未凝为字形。那饱含着生机的嶄新墨汁,一接触到
这张位于死寂之地的宣纸,竟如同如朝露坠于焦土,瞬息渗漏无踪,最终只留下
了一团混沌而无意义的墨渍!
那女子看见这个情景,发出了如同游丝一般的哀叹,言道:「这是没有用的,
公子……此间『死寂』之气太重,那墨祟之鬼也全是借此而生的。寻常的笔墨,
在此地已如同虚设。」
苏夜白握着笔的手,停在了半空。
他看着纸上那团混沌的墨渍,又看了看那女子因最后一丝希望破灭而彻底黯
淡下去的魂体。他这才明白,眼前问题的根本,并非是关乎于「记忆」,而是关
乎于「存在」。此地的法则,它所正在拒绝的,并非是新的文字,而是任何形式
的、新的「生机」。
一股前所未有的无力感,瞬间攫住了苏夜白。他平生第一次感到,自己手中
的画笔,竟然是如此的苍白。他能够绘尽天下万物,却绘不住正在流逝的光阴;
他能够逼退妖邪鬼祟,却抵挡不住这种无声无息、却又无孔不入的「消亡」。
他看着女子那即将如朝霞般散去的魂影,一种深沉的情感弥漫开来。难道就
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吗?
在这万念俱灰的时刻,苏夜白忽然想起了自己对抗墨祟之鬼的手段。
「死寂之气……墨祟……」
他喃喃自语,目光骤然一亮,猛地看向自己的中指。是了!既然阴湿死寂能
滋生墨祟,那至阳至清的生气,为何就不能孕育出新的灵光呢?先前用来对抗那
污秽之鬼的手段,或许正是此刻唯一的破局之法!
苏夜白凝视着对方几近透明的指尖,用沉稳的声音说道:「姑娘,寻常笔墨
都是死物,其性阴滞,恐怕难以与这时光的洪流相抗衡。
在下之血,虽有几分活人的阳气然而它的性质又过于猛烈,如夏日焦阳,若
直接施为,恐怕会灼伤姑娘的魂体。」
他话音一顿,将指尖悬于砚台之上,眼神锐利如刀,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
的诚意:「但是,如果以血为引导,与墨一同使用,用我的『生气』作为舟船,
来渡送姑娘的『灵性』渡过这条死寂的河,或许有一线生机。然而此举我未曾试
过,险峻异常,稍有不慎,便是魂飞魄散之局。」
「此约,」他最终这样问道,声音虽轻,分量却重如千钧,「姑娘可愿与我
共赴?」
那女子闻听此言,眼中那点将熄的光焰骤然一跳。她低头看着自己正在消散
的身躯,又抬头望向苏夜白悬于砚上的手,眸中闪过万千情绪——有对虚无的恐
惧,有对过往的留恋,而这一切,最终都尽数化为了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决绝。
「公子……」她的声音忽然变得极其清晰,仿佛用尽了百年来积攒的所有力
气,「这最后一缕残魂,与其被时光无声磨灭,不如为我的诗篇,焚尽此身,来
争一个存在过的明证!」
言罢,她的魂体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华,义无反顾地化作一道清皎流光,如
百川归海,似星瀑垂天,尽数灌注于苏夜白的笔尖之上!
苏夜白只觉笔尖骤然一沉,一股浩瀚而凄美的意念混合着无数诗篇的碎片,
瞬间涌入他的心神。他不再犹豫,指尖用力,殷红的血珠坠入砚中,与那浓墨及
璀璨的魂光激烈交融后,竟焕发出一种奇异而蓬勃的生机。
他饱蘸此墨,挥笔于素纸之上。画的,是那首她已无法忆起的绝命诗的意境
孤灯对冷月,素衣映幽窗,形影相吊,凄清入骨。
随即,他在画旁提笔,那失传的诗句如同自有生命般,自他笔尖流淌而出:
「残烛凝泪照夜永,素笺无字锁深愁。
幽魂一缕寄寒月,犹向秋风忆旧游。」
当这最后一笔落下,那「游」字的墨迹犹自淋漓未干,整幅画卷却猛然爆发
出温润而磅礴的光华!文心与魂力相互交织,血气与墨韵彼此纠缠,竟然在这画
卷之上,开辟了一个独立于时光之外、仅存于诗意之中的精神世界。
画卷的光芒渐渐隐去,而阁楼之中,那女子的魂体,却已不见了踪影。只有
她的声音,仿佛从画中传来,带着几分安定,亦带着几分虚弱。
「多谢公子……」画中传来的声音,比之前清晰了许多,「小女子姓墨,名
怀素。从今以后,便要叨扰公子了。」
苏夜白看着画卷,画中女子素雅清丽,人如其名。他心中既感念其遭遇,又
敬佩其才情,便不愿再以「姑娘」这等生分的称呼相称。他思忖片刻,对着画卷
用温和的言语回答道:「怀素姑娘言重了。既然姑娘是以笔墨为魂,在下便斗胆
称一声『墨娘』,不知是否可以?」
画中传来一声轻笑,似是默许。
紧接着,那声音继续传来:「这幅画虽然能够存续我的魂魄,却如同是没有
根的浮萍。我如果长久地寄身于此处,而没有『人气』的滋养,魂魄恐怕将会日
渐沉寂,最终化为画中的一处景观,再也没有了思想。」
苏夜白到了此刻,才完全地明白了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他郑重地将那画
卷轻轻卷起。他知道,自己手中所捧的,已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个无依的魂
魄与一段不该被遗忘的才情。
他对着那幅画,如同是对着画中的人,用一种温和而珍重的语气开了口:
「墨娘,孤舟已成,总需一避风之港。」
「苏某的家中虽然简陋,但遮风挡雨还是足够的,这便随我回去吧。」
[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