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便已不堪一击了。罪臣守的是一座
城,而郭靖守的,是天下人心。」
吕文德这番话说完,已是满头大汗,既有对昔日英雄的由衷敬仰,更有对自
己今日无地自容的深深羞愧。
那华贵妇人静静地听着,自始至终再未发一言,直到吕文德说完。她缓缓转
过身,风帽下的阴影似乎更深了。她的声音很轻,却仿佛每个字都裹着冰渣:
「这些陈年旧事,本宫没兴趣听。」
她停顿片刻,目光投向城下那片尸骨未寒的战场,声音忽然变得更冷:「本
宫只想知道——那个叫郭靖的人,他的尸体,在哪?」
吕文德被这目光慑得心胆俱裂,他不敢有丝毫隐瞒,连忙答道:「回禀夫人,
郭靖……他宁死不降。蒙古大军破城时,他力战而亡。阿术大帅感其忠烈,命人
将其厚葬于城外西山的英雄冢中。」
听到「厚葬」二字,妇人的嘴角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讥诮。她抬起眼,目光
越过吕文德,径直望向城头上的忽必烈,那眼神里没有请求,只有淡淡的陈述:
「我要去他的坟前。」
吕文德不敢做主,惊恐地将目光投向忽必烈。
忽必烈迎着妇人的视线,那张深沉的帝王面庞上,方才追忆蒙哥的复杂神色
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饶有兴味的审视。他看着妇人美艳却冰冷的脸庞,
眼中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占有欲,以及对这激烈性情的欣赏。
他缓缓开口,声音温润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皇姑要去,朕怎能不陪?
朕也想亲眼看看,昔日的金刀驸马,今安葬在何处。」
他轻描淡写地吐出「金刀驸马」四字,目光锐利地扫过贵妇人面庞,似乎在
观察她最细微的反应。
紧接着,他不再看她,而是转向一旁如铁塔矗立的伯颜,下达了简洁的命令:
「伯颜,点一队金帐武士,随行护驾。」
「是,大汗!」伯颜躬身领命,随即转身,对身后传令。
片刻之后,一名中年道士和一队武功高强的金帐武士已静静地集结完毕,铁
甲在寒风中反射着幽光,等待着这位心绪难测的大汗,以及他那位身份神秘的
「皇姑」,一同前往那片埋葬英雄与仇敌的墓地。
西山之上,秋风更烈,卷起枯草,发出萧萧的悲鸣。
一座新土垒起的孤坟,静静地立在英雄冢的最前方。没有墓碑,只立着一块
无字的粗糙木牌,在这满坑满谷的功勋烈士中,显得格外孤独,却又因其位置,
彰示着一种无可比拟的尊崇。
贵妇人站在坟前,整个身体都僵住了。方才一路的逼人寒气在这一刻尽数消
散,仿佛被这无情的北风吹得干干净净。她的嘴唇翕动了几下,却发不出半点声
音。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里,终于有什么东西,决堤而出。
一滴,两滴……滚烫的泪水划过她光洁的脸颊,带着漠北的风霜,也带着半
生的等待与怨怼。她终于卸下了所有伪装,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却字字都砸在
众人心上:「靖哥哥……华筝,来看你了。」
这一声「靖哥哥」,让一旁的吕文德如遭雷击。他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
看着那妇人的背影。华筝!金刀驸马曾经的未婚妻,大汗的掌上明珠!原来是她!
这么多年,镇守襄阳,他无数次从郭靖那沉默寡言的神情里,窥见过一丝深
藏的柔情与遗憾;也曾听他酒后,偶尔提起大漠上有位雕翎箭法极好的小姑娘。
原来眼前这位,便是那段故事的女主角。刹那间,滔天的羞愧淹没了他。作为一
个亲手献城、苟且偷生的降将,面对着爱慕着侠之大者郭靖的华筝公主,此刻更
是大汗的上宾,他只觉得无地自容。
此时,他已顾不得忽必烈在场,心中只剩下对郭靖的无限愧疚与敬仰,双膝
一软,重重地跪倒在坟前,对着那块无字的木牌,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而站在更高处的忽必烈,他的目光并未落在那座孤坟上。他饶有兴味地打量
着华筝,看着她伏跪在坟前,削瘦的肩膀轻轻耸动,那曼妙丰满的曲线在孝服般
的素色貂裘下毕露无遗,一头秀发被风吹起几缕,贴在满是泪痕的脸颊,竟有一
种惊心动魄的凄美。
他的眼中,欣赏与占有的光芒更盛,仿佛在欣赏一件即将属于自己的、绝世
的艺术品。
但随即,他的视线一转,落在了跪在那里的吕文德身上。一个新附的降将,
竟也敢在这凭吊之时,插足于大汗与「皇姑」之间,自居故旧?忽必烈的眸中瞬
间掠过一道寒光,那是对逾矩者的极度不满。
华筝拜毕,缓缓站起身,用袖口拭去泪痕,重新恢复了那疏离的平静。她转
过身,目光冷冷地钉在吕文德身上,声音不带一丝温度:「郭靖可还有后人留下?」
吕文德心中一凛,不敢隐瞒,连忙禀报:「回禀公主,其妻黄蓉与女儿郭芙,
城破之日似乎……似有人在乱军中接应,已突围离去,不知所踪。只是他的徒弟,
武敦儒与其妻耶律燕,当时在襄阳水寨被俘,罪臣……罪臣不敢私自处置,至今
仍软禁府中。」
这「不敢私自处置」六个字,是他作为降将的唯一护身符,却也藏着他最后
的一点良知。
华筝听罢,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终究还是转向忽必烈,声音里竟带着
一丝请求:「大汗,念在武敦儒终究是他的弟子,可否……留他们一命?」
此言一出,风声似乎都静止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忽必烈身上。他看着
华筝那双略带期盼却又强自倔强的眼睛,又瞥了一眼跪地不起的吕文德,手指在
玄色大氅的袖中缓缓摩挲,沉吟不语。
忽必烈捻须沉吟,心中正权衡着华筝的面子与吕文德作为降将的处置。这片
刻的寂静,却被一声石破天惊的怒喝撕得粉碎!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
城,而郭靖守的,是天下人心。」
吕文德这番话说完,已是满头大汗,既有对昔日英雄的由衷敬仰,更有对自
己今日无地自容的深深羞愧。
那华贵妇人静静地听着,自始至终再未发一言,直到吕文德说完。她缓缓转
过身,风帽下的阴影似乎更深了。她的声音很轻,却仿佛每个字都裹着冰渣:
「这些陈年旧事,本宫没兴趣听。」
她停顿片刻,目光投向城下那片尸骨未寒的战场,声音忽然变得更冷:「本
宫只想知道——那个叫郭靖的人,他的尸体,在哪?」
吕文德被这目光慑得心胆俱裂,他不敢有丝毫隐瞒,连忙答道:「回禀夫人,
郭靖……他宁死不降。蒙古大军破城时,他力战而亡。阿术大帅感其忠烈,命人
将其厚葬于城外西山的英雄冢中。」
听到「厚葬」二字,妇人的嘴角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讥诮。她抬起眼,目光
越过吕文德,径直望向城头上的忽必烈,那眼神里没有请求,只有淡淡的陈述:
「我要去他的坟前。」
吕文德不敢做主,惊恐地将目光投向忽必烈。
忽必烈迎着妇人的视线,那张深沉的帝王面庞上,方才追忆蒙哥的复杂神色
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饶有兴味的审视。他看着妇人美艳却冰冷的脸庞,
眼中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占有欲,以及对这激烈性情的欣赏。
他缓缓开口,声音温润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皇姑要去,朕怎能不陪?
朕也想亲眼看看,昔日的金刀驸马,今安葬在何处。」
他轻描淡写地吐出「金刀驸马」四字,目光锐利地扫过贵妇人面庞,似乎在
观察她最细微的反应。
紧接着,他不再看她,而是转向一旁如铁塔矗立的伯颜,下达了简洁的命令:
「伯颜,点一队金帐武士,随行护驾。」
「是,大汗!」伯颜躬身领命,随即转身,对身后传令。
片刻之后,一名中年道士和一队武功高强的金帐武士已静静地集结完毕,铁
甲在寒风中反射着幽光,等待着这位心绪难测的大汗,以及他那位身份神秘的
「皇姑」,一同前往那片埋葬英雄与仇敌的墓地。
西山之上,秋风更烈,卷起枯草,发出萧萧的悲鸣。
一座新土垒起的孤坟,静静地立在英雄冢的最前方。没有墓碑,只立着一块
无字的粗糙木牌,在这满坑满谷的功勋烈士中,显得格外孤独,却又因其位置,
彰示着一种无可比拟的尊崇。
贵妇人站在坟前,整个身体都僵住了。方才一路的逼人寒气在这一刻尽数消
散,仿佛被这无情的北风吹得干干净净。她的嘴唇翕动了几下,却发不出半点声
音。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里,终于有什么东西,决堤而出。
一滴,两滴……滚烫的泪水划过她光洁的脸颊,带着漠北的风霜,也带着半
生的等待与怨怼。她终于卸下了所有伪装,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却字字都砸在
众人心上:「靖哥哥……华筝,来看你了。」
这一声「靖哥哥」,让一旁的吕文德如遭雷击。他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
看着那妇人的背影。华筝!金刀驸马曾经的未婚妻,大汗的掌上明珠!原来是她!
这么多年,镇守襄阳,他无数次从郭靖那沉默寡言的神情里,窥见过一丝深
藏的柔情与遗憾;也曾听他酒后,偶尔提起大漠上有位雕翎箭法极好的小姑娘。
原来眼前这位,便是那段故事的女主角。刹那间,滔天的羞愧淹没了他。作为一
个亲手献城、苟且偷生的降将,面对着爱慕着侠之大者郭靖的华筝公主,此刻更
是大汗的上宾,他只觉得无地自容。
此时,他已顾不得忽必烈在场,心中只剩下对郭靖的无限愧疚与敬仰,双膝
一软,重重地跪倒在坟前,对着那块无字的木牌,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而站在更高处的忽必烈,他的目光并未落在那座孤坟上。他饶有兴味地打量
着华筝,看着她伏跪在坟前,削瘦的肩膀轻轻耸动,那曼妙丰满的曲线在孝服般
的素色貂裘下毕露无遗,一头秀发被风吹起几缕,贴在满是泪痕的脸颊,竟有一
种惊心动魄的凄美。
他的眼中,欣赏与占有的光芒更盛,仿佛在欣赏一件即将属于自己的、绝世
的艺术品。
但随即,他的视线一转,落在了跪在那里的吕文德身上。一个新附的降将,
竟也敢在这凭吊之时,插足于大汗与「皇姑」之间,自居故旧?忽必烈的眸中瞬
间掠过一道寒光,那是对逾矩者的极度不满。
华筝拜毕,缓缓站起身,用袖口拭去泪痕,重新恢复了那疏离的平静。她转
过身,目光冷冷地钉在吕文德身上,声音不带一丝温度:「郭靖可还有后人留下?」
吕文德心中一凛,不敢隐瞒,连忙禀报:「回禀公主,其妻黄蓉与女儿郭芙,
城破之日似乎……似有人在乱军中接应,已突围离去,不知所踪。只是他的徒弟,
武敦儒与其妻耶律燕,当时在襄阳水寨被俘,罪臣……罪臣不敢私自处置,至今
仍软禁府中。」
这「不敢私自处置」六个字,是他作为降将的唯一护身符,却也藏着他最后
的一点良知。
华筝听罢,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终究还是转向忽必烈,声音里竟带着
一丝请求:「大汗,念在武敦儒终究是他的弟子,可否……留他们一命?」
此言一出,风声似乎都静止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忽必烈身上。他看着
华筝那双略带期盼却又强自倔强的眼睛,又瞥了一眼跪地不起的吕文德,手指在
玄色大氅的袖中缓缓摩挲,沉吟不语。
忽必烈捻须沉吟,心中正权衡着华筝的面子与吕文德作为降将的处置。这片
刻的寂静,却被一声石破天惊的怒喝撕得粉碎!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