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补习班教数学的麦老师负责指导我们搭建帐篷,还搭配国中的几何概念说明帐篷结构的设计,这个时候又加入了一男一女的外国人,都是白种人的脸孔,趁着活动的间隙和我们闲聊,锻链我们的口语能力。
“啊!”林依瑄惊呼一声,原来是不知何时掉了一支小虫在她肩膀上,看起来像蚯蚓这样光滑,但颜色却是绿色的。
“Snack。”外国人中的女性用指尖帮她挑了起来,拿到我眼前重复一次:“Snack。”
我想说这小虫怎么看也不像蛇“snake”啊,一脸问号盯着她。
“她是说零食啦。”英文吓吓叫的李法在我耳边说。
靠夭,原来是这样,英文中snack的a发的是蝴蝶音,我一时紧张没听出之间的差异,再加上那条小虫长成这样的长条状,才会让我往蛇的方向误解了。
后来这两位口语老师一直穿插在队伍中确保和每个人都能聊上几句,我还被男老师问到“你们国家最高的山是哪座?”
本来脱口而出想回答“玉山”,但看到站在我身边的贺锋正皱着眉头看着我,靠北啊,这是政治送命题,难以回答,不过远来是客,为了我和贺锋的友情,还是让他爽一下吧,于是我回答“Mount Everest”。
贺锋微笑着向我挑了挑眉,为我的上道感到开心,不过何孟贤和程谊欣的脸色就很难看了,程谊欣和我比较有话聊,找机会私底下问我:“为什么不回答『玉山』?”
“咦?不是问世界上最高的山吗?”
“是问你全国最高的山。”
“啊,我没听清楚,抱歉。”多亏我的英文不算是顶尖,这次总算被我用装傻混了过去,大人的事搞得我这国中屁孩很累啊…
稍稍整理心情,李祯真老师又在全体成员面前叮咛生火和保暖的要领,随即让我们各个小队带开,除了从市区采买的野炊材料之外,还要我们采集一些野外的食材,计入小队对抗的评分!
种类愈多愈高分。
我记得上山时在不断拐弯的山路上不时在路边或稍远的山上看见野溪和小河,便询问诗婷教官能否去尝试着采集溪虾或小鱼,诗婷教官表示可以,其他同学也想玩水,便由她带队往附近有水的地方前进,到了现场发现已经有其他两个小队在抓溪虾了,便再带我们往更远离人群的地方搜寻。
“再不济,砍砍竹子做竹筒饭也不算空军啊。”周骞提议道。
“空军?”我好奇问。
“就是没抓到鱼的意思啦。”他解释道。
对捏吼,想到每个小队都有一把柴刀,这样应该也算得一分吧,虽然说竹筒本身不能吃。
我拿着木棍、颜睿宏拿着柴刀,踩着简陋到只有不到50公分宽的柏油路,在草丛和低矮的灌木中开路,虽然大家都穿了长筒雨鞋避免被蛇咬,但突然踩到还是会吓死人的,所以我们一边打草惊蛇一边前进。
“这个是桃园太攀蛇,蛋白质含量是牛肉的七倍,掐去头部就可以吃,鸡肉味、嘎蹦脆!”我一边四处戳着草丛,一边玩起了贝爷的梗。
贝爷是“贝尔?格里尔斯”的尊称,号称万物去头皆可吃的野外生存专家,就算没看过他的节目,应该也听过什么蛋白质是牛肉几倍的梗,果然除了李法之外其他人都在笑。
路上每隔一两百公尺就会看见指引露营区的路牌,虽然陈旧,但有它们作为辨别方向的依据,我们倒也不怕迷路,就这样一直往小溪的方向前进,直到林依瑄开始感觉害怕,毕竟四周已经没有其他人的声音或身影,而且所谓的小路也已经湮没在荒烟漫草中,我们现在走的已经不是柏油路,反倒比较像是兽径。
正当连我自己都觉得离营地太远时,终于在一个紧贴着山壁的拐角处看见了一个瀑布,瀑布底下还有个水潭,水潭溢流出一道小溪,溪床周围则都是巨石,而且完全没有人类遗留下的垃圾,俨然一个原始的户外仙境!
男生们赶紧翻起溪边的石块寻找有没有躲在石缝的溪虾或螃蟹,台湾的淡水蟹多半不能食用,意思意思抓一支说是找来的食材,煮熟后拿完分数别吃就是了。
至于女生则在较浅的河滩边尝试着抓鱼或溪虾,天真烂漫的模样让我感觉不虚此行,喜欢和她们在假日出来玩就是想看看她们有别于平常上课时的面貌,喜欢小动物却没太多机会接触的李法一下子就抓到两支尺寸在五公分左右的沼虾,一手一个向我举高炫耀,笑得好开心。
我留意到溪边的死水区有一些蝌蚪,但就是不见牠们的成体,还有不少一条条恶心的管状物,中间镶嵌着未孵化的卵,原来这些蝌蚪的老妈不是青蛙,是蟾蜍啊……那些管状物中间的蟾蜍卵好像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可是我再饿也不可能吃蟾蜍的,便放弃了搜寻,饶过牠们老妈一命。
“小兔兔,离那些蝌蚪远点,那是蟾蜍的幼体,恶心死了!”诗婷教官一脸厌恶地看着溪边的蝌蚪,我也是看到卵串才知道是蟾蜍的啊……
“这是什么鱼呢?长得好像我们四川的趴趴鱼。”周骞双手捧着我只知道大概叫做什么吸鳅的小鱼,走向诗婷教官问道。
“我也不知道,不过应该没有毒吧。”诗婷教官也和女生们踩着雨鞋在浅滩处观察小溪的生态。
我记得以前很小的时候在嘉义东石的海边到处可以看见大量的招潮蟹和弹涂鱼,去年暑假时老爸再带我去,已经只能看见一两支很小的个体,海洋污染的问题真的太严重了;河川也不遑多让,只有在那么远离人烟的地方才能在溪流中看见这些可爱的生物,真的很令人慨叹。
李法和周骞把抓到的鱼虾放到刚刚路上捡的宝特瓶中,“理发妹你看,这是什么?”范怡妗突然捧起双手,好像抓到了什么,招呼着李法过去。
等到李法一过去,范怡妗就把手中的溪水往李法身上泼去,“哈哈”李法也瞬间明白上当了,一边转头过去背对着范怡妗一边把溪水往自以为正确的方向泼了过去,结果不但没泼到范怡妗,还把自己弄湿了,加上范怡妗还持续在做泼水攻击,李法一下子就整个上半身都湿了,浅蓝色的胸罩也透了出来。
“喂!感冒怎么办!”诗婷教官出声制止,但已经来不及了,李法整个上半身都湿透了,牛仔裤也稍微被溅湿。
“好了好了,别玩了,应该够了。”诗婷教官身为领薪水的打工人,没有我们这么在意胜负,她主要只是负责我们的安全,看我们也玩够了,便要我们整队往营地回去,而我们除了真的想尝试吃看看的溪虾之外,螃蟹和小鱼都只抓了一支交差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啊!”林依瑄惊呼一声,原来是不知何时掉了一支小虫在她肩膀上,看起来像蚯蚓这样光滑,但颜色却是绿色的。
“Snack。”外国人中的女性用指尖帮她挑了起来,拿到我眼前重复一次:“Snack。”
我想说这小虫怎么看也不像蛇“snake”啊,一脸问号盯着她。
“她是说零食啦。”英文吓吓叫的李法在我耳边说。
靠夭,原来是这样,英文中snack的a发的是蝴蝶音,我一时紧张没听出之间的差异,再加上那条小虫长成这样的长条状,才会让我往蛇的方向误解了。
后来这两位口语老师一直穿插在队伍中确保和每个人都能聊上几句,我还被男老师问到“你们国家最高的山是哪座?”
本来脱口而出想回答“玉山”,但看到站在我身边的贺锋正皱着眉头看着我,靠北啊,这是政治送命题,难以回答,不过远来是客,为了我和贺锋的友情,还是让他爽一下吧,于是我回答“Mount Everest”。
贺锋微笑着向我挑了挑眉,为我的上道感到开心,不过何孟贤和程谊欣的脸色就很难看了,程谊欣和我比较有话聊,找机会私底下问我:“为什么不回答『玉山』?”
“咦?不是问世界上最高的山吗?”
“是问你全国最高的山。”
“啊,我没听清楚,抱歉。”多亏我的英文不算是顶尖,这次总算被我用装傻混了过去,大人的事搞得我这国中屁孩很累啊…
稍稍整理心情,李祯真老师又在全体成员面前叮咛生火和保暖的要领,随即让我们各个小队带开,除了从市区采买的野炊材料之外,还要我们采集一些野外的食材,计入小队对抗的评分!
种类愈多愈高分。
我记得上山时在不断拐弯的山路上不时在路边或稍远的山上看见野溪和小河,便询问诗婷教官能否去尝试着采集溪虾或小鱼,诗婷教官表示可以,其他同学也想玩水,便由她带队往附近有水的地方前进,到了现场发现已经有其他两个小队在抓溪虾了,便再带我们往更远离人群的地方搜寻。
“再不济,砍砍竹子做竹筒饭也不算空军啊。”周骞提议道。
“空军?”我好奇问。
“就是没抓到鱼的意思啦。”他解释道。
对捏吼,想到每个小队都有一把柴刀,这样应该也算得一分吧,虽然说竹筒本身不能吃。
我拿着木棍、颜睿宏拿着柴刀,踩着简陋到只有不到50公分宽的柏油路,在草丛和低矮的灌木中开路,虽然大家都穿了长筒雨鞋避免被蛇咬,但突然踩到还是会吓死人的,所以我们一边打草惊蛇一边前进。
“这个是桃园太攀蛇,蛋白质含量是牛肉的七倍,掐去头部就可以吃,鸡肉味、嘎蹦脆!”我一边四处戳着草丛,一边玩起了贝爷的梗。
贝爷是“贝尔?格里尔斯”的尊称,号称万物去头皆可吃的野外生存专家,就算没看过他的节目,应该也听过什么蛋白质是牛肉几倍的梗,果然除了李法之外其他人都在笑。
路上每隔一两百公尺就会看见指引露营区的路牌,虽然陈旧,但有它们作为辨别方向的依据,我们倒也不怕迷路,就这样一直往小溪的方向前进,直到林依瑄开始感觉害怕,毕竟四周已经没有其他人的声音或身影,而且所谓的小路也已经湮没在荒烟漫草中,我们现在走的已经不是柏油路,反倒比较像是兽径。
正当连我自己都觉得离营地太远时,终于在一个紧贴着山壁的拐角处看见了一个瀑布,瀑布底下还有个水潭,水潭溢流出一道小溪,溪床周围则都是巨石,而且完全没有人类遗留下的垃圾,俨然一个原始的户外仙境!
男生们赶紧翻起溪边的石块寻找有没有躲在石缝的溪虾或螃蟹,台湾的淡水蟹多半不能食用,意思意思抓一支说是找来的食材,煮熟后拿完分数别吃就是了。
至于女生则在较浅的河滩边尝试着抓鱼或溪虾,天真烂漫的模样让我感觉不虚此行,喜欢和她们在假日出来玩就是想看看她们有别于平常上课时的面貌,喜欢小动物却没太多机会接触的李法一下子就抓到两支尺寸在五公分左右的沼虾,一手一个向我举高炫耀,笑得好开心。
我留意到溪边的死水区有一些蝌蚪,但就是不见牠们的成体,还有不少一条条恶心的管状物,中间镶嵌着未孵化的卵,原来这些蝌蚪的老妈不是青蛙,是蟾蜍啊……那些管状物中间的蟾蜍卵好像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可是我再饿也不可能吃蟾蜍的,便放弃了搜寻,饶过牠们老妈一命。
“小兔兔,离那些蝌蚪远点,那是蟾蜍的幼体,恶心死了!”诗婷教官一脸厌恶地看着溪边的蝌蚪,我也是看到卵串才知道是蟾蜍的啊……
“这是什么鱼呢?长得好像我们四川的趴趴鱼。”周骞双手捧着我只知道大概叫做什么吸鳅的小鱼,走向诗婷教官问道。
“我也不知道,不过应该没有毒吧。”诗婷教官也和女生们踩着雨鞋在浅滩处观察小溪的生态。
我记得以前很小的时候在嘉义东石的海边到处可以看见大量的招潮蟹和弹涂鱼,去年暑假时老爸再带我去,已经只能看见一两支很小的个体,海洋污染的问题真的太严重了;河川也不遑多让,只有在那么远离人烟的地方才能在溪流中看见这些可爱的生物,真的很令人慨叹。
李法和周骞把抓到的鱼虾放到刚刚路上捡的宝特瓶中,“理发妹你看,这是什么?”范怡妗突然捧起双手,好像抓到了什么,招呼着李法过去。
等到李法一过去,范怡妗就把手中的溪水往李法身上泼去,“哈哈”李法也瞬间明白上当了,一边转头过去背对着范怡妗一边把溪水往自以为正确的方向泼了过去,结果不但没泼到范怡妗,还把自己弄湿了,加上范怡妗还持续在做泼水攻击,李法一下子就整个上半身都湿了,浅蓝色的胸罩也透了出来。
“喂!感冒怎么办!”诗婷教官出声制止,但已经来不及了,李法整个上半身都湿透了,牛仔裤也稍微被溅湿。
“好了好了,别玩了,应该够了。”诗婷教官身为领薪水的打工人,没有我们这么在意胜负,她主要只是负责我们的安全,看我们也玩够了,便要我们整队往营地回去,而我们除了真的想尝试吃看看的溪虾之外,螃蟹和小鱼都只抓了一支交差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