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我军袭营。」
「甚好,那就请关胜兄弟,秦明兄弟率四骠骑,四麒麟,马步三千,夜袭宋
营,酒来,祝各位兄弟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活捉杨门女将!」
众人齐声喝彩,待到入夜,公孙胜身着道袍,披头散发,登坛做法,三声令
下,行云布雨,一时间雷声大作,黑漆漆的雨云向着宋营所在飘去,梁山军马趁
夜行船,准备偷袭宋营。
杨二娘本是知兵之人,败后便令三军戒备,以防敌军袭营,怎奈忽地暴雨大
作,子夜时分,慕容燕再次寻来,搂着二娘三娘两位美妇大肏特肏,二娘正被巨
龙插得甘美无比,恍然泄身之际,忽听账外杀声大作,急忙穿衣,提剑出帐,只
见营中火光冲天,兵卒奔走,暗叫不好,忙上马提刀,向外冲杀。杨三娘此时也
到了账外,念动真言,画符成兵,一时数个金甲武士,执斧擎枪,与梁山诸将杀
在一处。
那物被打断好事,连骂晦气,就欲离去,慕容燕却看着二妇浴血拼杀,眼见
不敌,心中不忍。那物骂道,「你这蠢物,日后不知还有多少女子供我二人享用,
瞧不出你还是多情胚子,罢罢罢,今日便助你一助。」
慕容燕身不由已,双手垂下,指尖冒出丝丝黑气,片刻间,地府幽骑,骷髅
阴兵,从地下鱼跃而出,杀向梁山军马。两方将士皆为凡人,哪见过如此景象,
见那幽骑催着四蹄带火的骷髅战马,所向披靡,无不肝胆俱裂,妈呀一声四下奔
逃,二娘三娘也不明所以,但阴兵似乎是友非敌,心下大喜,遂令聚拢兵马,尾
随在阴兵之后,追击梁山逃军。追了片刻,幽骑鬼卒化作森森白骨,一消而散,
而梁山所部,早已溃不成军,主将虽逃,士卒却大部被杨二娘率军斩杀,一场奇
袭倒以官军得胜告终。
杨二娘吩咐偏将清点战场,俘获降卒,自己和三娘回到账内,只见慕容燕大
马金刀,坐在帅椅当中,神情倨傲,全不似个少年。三娘面露惧色,问,「你…
你到底是何人?竟能驱役阴兵?」
「某家的名号你们暂且不能知晓,今日之事,只因你二人皆是我胯下之女,
若是伤了我还心痛,但某家既行迹已露,不能久留,你二人好自为之,日后还有
相会之时。」
慕容燕长笑便走,临别时在二妇的隆臀上摸了两把,杨二娘杨三娘心头怅然,
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此人。
慕容燕离了宋营,本待回返童贯军中,不料那物却道,「如今回去不得,今
日形藏一露,蜀山必然派人查勘,若是白眉亲来,某家也应付不了,索性便走了。」
少年四顾望去,夜风习习,喃喃说,「天地之大,往哪里去?」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
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
那物起了兴致,白了几句贾长沙的鵩鸟赋,少年虽然不懂,心胸倒也开阔起
来,昂首迈步,消失在夜色之中。
次日黎明,杨二娘杨三娘来到童贯帅帐,禀明梁山袭营一事,童贯面无表情,
只问,「军中甚多谣言,说昨夜一战,有鬼物相助,可有其事?」
三娘忙道,「大帅,末将曾习得道法幻术,昨夜事急,才出此下策,那些皆
为戏法,并非幽冥鬼物,请大帅明鉴。」
「嗯,且传令三军,再有言怪力乱神者,斩!」
二娘三娘回营不表,梁山泊折了一阵,又见到幽冥之事,返回寨中,皆有惊
惧之色。宋公明好言安抚诸将,与各寨统领商讨对策,入云龙公孙胜沉思良久,
言道,「哥哥,看来官军之中也有通晓道术的人,役使鬼物自古有之,但听几位
统领所言,似乎是鬼府幽骑,此种道术早不为天下各修真门派所容,失传已久,
怎地忽然现身官军之中?况且自蜀山之约后,修士不入尘世之争,是早订下的规
矩,今年虽暗潮涌动,如此光明正大,可也奇了?」
「一清先生可有良策?」
「我军只需坚守不出,谅官军也无他法,我再请教二圣山老师,问个明白。」
宋江长叹一声,甚是遗憾,一旁的吴用知道及时雨的心思,乃是苦恼无法擒
来杨门女将,笑道,「哥哥不必灰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日定然遂了哥哥心
愿。」
童贯下了剿灭梁山的决心,厉兵秣马,磨刀造船。这一日正要广派将令,二
打梁山,忽然接到东京汴梁快马奏报,徽宗皇帝急召童贯回京,金使再临,议一
同征辽,童贯只好命诸将紧守营寨,待从汴梁回返再做定夺。至于少了慕容燕这
个牵马童子,谁人也未曾在意。
慕容燕且行且走,风餐露宿,虽然辛苦,但自幼被拘于紫光洞中,从未有过
如此自由,不免雀跃。每至一处,那物定然要讲一通景致来历,人物风情,可谓
博古通今,少年听得痴迷,那物便嘲笑一番,一人一物跋山涉水,从未使上一成
功法,浪迹于天地之间。这日行至姑苏城外参合庄燕子坞,那物说道,「小子,
这便是你的家了!」
慕容燕幼时依稀来过,但此地早成断壁残垣,不复当年景象,一时感慨万千。
那物哼了一声,「你真以为这是慕容一族的家吗?偷安一隅,丢尽了祖宗的脸,
一路上你看江山何其壮美,再说这大地之上,另有青天,大地之下,藏着幽冥,
浩渺大道,任你求索,咱们一体同心,杀个痛快,让那青天之主滚下椅来,方不
负平生之志!」
少年热血沸腾,仿佛见血染苍茫,与那物一同哈哈大笑。笑罢慕容燕沿湖而
行,蹭了艘小舟,来到燕子坞旧址,一片凄凉景象,慕容燕行至深处,那物道,
「且慢,听我吩咐。」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
「甚好,那就请关胜兄弟,秦明兄弟率四骠骑,四麒麟,马步三千,夜袭宋
营,酒来,祝各位兄弟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活捉杨门女将!」
众人齐声喝彩,待到入夜,公孙胜身着道袍,披头散发,登坛做法,三声令
下,行云布雨,一时间雷声大作,黑漆漆的雨云向着宋营所在飘去,梁山军马趁
夜行船,准备偷袭宋营。
杨二娘本是知兵之人,败后便令三军戒备,以防敌军袭营,怎奈忽地暴雨大
作,子夜时分,慕容燕再次寻来,搂着二娘三娘两位美妇大肏特肏,二娘正被巨
龙插得甘美无比,恍然泄身之际,忽听账外杀声大作,急忙穿衣,提剑出帐,只
见营中火光冲天,兵卒奔走,暗叫不好,忙上马提刀,向外冲杀。杨三娘此时也
到了账外,念动真言,画符成兵,一时数个金甲武士,执斧擎枪,与梁山诸将杀
在一处。
那物被打断好事,连骂晦气,就欲离去,慕容燕却看着二妇浴血拼杀,眼见
不敌,心中不忍。那物骂道,「你这蠢物,日后不知还有多少女子供我二人享用,
瞧不出你还是多情胚子,罢罢罢,今日便助你一助。」
慕容燕身不由已,双手垂下,指尖冒出丝丝黑气,片刻间,地府幽骑,骷髅
阴兵,从地下鱼跃而出,杀向梁山军马。两方将士皆为凡人,哪见过如此景象,
见那幽骑催着四蹄带火的骷髅战马,所向披靡,无不肝胆俱裂,妈呀一声四下奔
逃,二娘三娘也不明所以,但阴兵似乎是友非敌,心下大喜,遂令聚拢兵马,尾
随在阴兵之后,追击梁山逃军。追了片刻,幽骑鬼卒化作森森白骨,一消而散,
而梁山所部,早已溃不成军,主将虽逃,士卒却大部被杨二娘率军斩杀,一场奇
袭倒以官军得胜告终。
杨二娘吩咐偏将清点战场,俘获降卒,自己和三娘回到账内,只见慕容燕大
马金刀,坐在帅椅当中,神情倨傲,全不似个少年。三娘面露惧色,问,「你…
你到底是何人?竟能驱役阴兵?」
「某家的名号你们暂且不能知晓,今日之事,只因你二人皆是我胯下之女,
若是伤了我还心痛,但某家既行迹已露,不能久留,你二人好自为之,日后还有
相会之时。」
慕容燕长笑便走,临别时在二妇的隆臀上摸了两把,杨二娘杨三娘心头怅然,
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此人。
慕容燕离了宋营,本待回返童贯军中,不料那物却道,「如今回去不得,今
日形藏一露,蜀山必然派人查勘,若是白眉亲来,某家也应付不了,索性便走了。」
少年四顾望去,夜风习习,喃喃说,「天地之大,往哪里去?」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
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
那物起了兴致,白了几句贾长沙的鵩鸟赋,少年虽然不懂,心胸倒也开阔起
来,昂首迈步,消失在夜色之中。
次日黎明,杨二娘杨三娘来到童贯帅帐,禀明梁山袭营一事,童贯面无表情,
只问,「军中甚多谣言,说昨夜一战,有鬼物相助,可有其事?」
三娘忙道,「大帅,末将曾习得道法幻术,昨夜事急,才出此下策,那些皆
为戏法,并非幽冥鬼物,请大帅明鉴。」
「嗯,且传令三军,再有言怪力乱神者,斩!」
二娘三娘回营不表,梁山泊折了一阵,又见到幽冥之事,返回寨中,皆有惊
惧之色。宋公明好言安抚诸将,与各寨统领商讨对策,入云龙公孙胜沉思良久,
言道,「哥哥,看来官军之中也有通晓道术的人,役使鬼物自古有之,但听几位
统领所言,似乎是鬼府幽骑,此种道术早不为天下各修真门派所容,失传已久,
怎地忽然现身官军之中?况且自蜀山之约后,修士不入尘世之争,是早订下的规
矩,今年虽暗潮涌动,如此光明正大,可也奇了?」
「一清先生可有良策?」
「我军只需坚守不出,谅官军也无他法,我再请教二圣山老师,问个明白。」
宋江长叹一声,甚是遗憾,一旁的吴用知道及时雨的心思,乃是苦恼无法擒
来杨门女将,笑道,「哥哥不必灰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日定然遂了哥哥心
愿。」
童贯下了剿灭梁山的决心,厉兵秣马,磨刀造船。这一日正要广派将令,二
打梁山,忽然接到东京汴梁快马奏报,徽宗皇帝急召童贯回京,金使再临,议一
同征辽,童贯只好命诸将紧守营寨,待从汴梁回返再做定夺。至于少了慕容燕这
个牵马童子,谁人也未曾在意。
慕容燕且行且走,风餐露宿,虽然辛苦,但自幼被拘于紫光洞中,从未有过
如此自由,不免雀跃。每至一处,那物定然要讲一通景致来历,人物风情,可谓
博古通今,少年听得痴迷,那物便嘲笑一番,一人一物跋山涉水,从未使上一成
功法,浪迹于天地之间。这日行至姑苏城外参合庄燕子坞,那物说道,「小子,
这便是你的家了!」
慕容燕幼时依稀来过,但此地早成断壁残垣,不复当年景象,一时感慨万千。
那物哼了一声,「你真以为这是慕容一族的家吗?偷安一隅,丢尽了祖宗的脸,
一路上你看江山何其壮美,再说这大地之上,另有青天,大地之下,藏着幽冥,
浩渺大道,任你求索,咱们一体同心,杀个痛快,让那青天之主滚下椅来,方不
负平生之志!」
少年热血沸腾,仿佛见血染苍茫,与那物一同哈哈大笑。笑罢慕容燕沿湖而
行,蹭了艘小舟,来到燕子坞旧址,一片凄凉景象,慕容燕行至深处,那物道,
「且慢,听我吩咐。」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