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变脸让花厅中几人一愣:这厮变脸变得好快!
也不由的心中一紧。
某代锦衣卫百户李毅权问询知府大人三句话。 郑鸢冷然拱手道,拱手的
方向却不是陈洪谧。
请讲。 陈洪谧有些不悦的。
敢问大人,可是有心应奉闯贼?可是存了北降东虏之心?可是有了自立之
意? 郑鸢一口气问到。
放肆!胡说! 陈洪谧和归尔礼同时怒喝道。
陈洪谧更是气得满脸通红,怒道: 陈某乃先帝丁卯举人,本朝辛未进士,
身负皇恩,十数年谨严执事,从不敢有半分懈怠,只为报答两帝知遇之恩,郑总
旗这番污蔑折杀陈某,若不说出所以然来,休怪老夫要使人大棒赶你出去!
好个知遇之恩。
郑鸢也不着急,端过茶盏,不急不慢的喝了一口, 既是如此,为何陈大人
对朝廷处处掣肘?!
哼。 陈洪谧冷哼一声,却是头一偏,也端起了茶盏,竟是不屑理他,倒
是归尔礼站了出来,朗声道: 历来朝中用度,自有规矩,可自崇祯五年以来,
朝中屡次三番向江南加赋,苏州更是一年三科,百姓举日艰难,敢问,恩府大人
为民抗乱命,是为护得一方平安,何错之有?去岁朝廷夺官催科,恩府大人甘为
民辞官,此大义,何错之有?朝中诸公贪得无厌,恩府大人不欲这民脂民膏被中
饱私囊,何错之有?!朗朗乾坤之下,此等忠孝中直的官员却屡遭尔等中伤污蔑,
我才要问一句:你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这番质问端是铿锵有力,大义凛然,
只说得陈洪谧暗自点头,便是一旁的苏盼凝也是异彩连连。
说得好! 这却是一直躲在假山后的陈问玉也忍不住喝彩了。
说得好? 郑鸢冷哼一声, 崇祯八年,贼寇张献忠陷中都凤阳,中都留
守司朱国相战死,凤阳知府颜容暄自杀殉国,皇陵被焚,数万百姓被屠;崇祯二
年,东虏皇太极入寇,直抵京畿!崇祯八年,东虏阿济格、多尔衮再次入寇,京
畿周围一片焦土,家家戴孝,东虏虏百姓数万北返,阿济格竟写' 官兵勿送' 四
字,猖狂之极!自辽东女真叛明,至陕西贼寇横行,大明烽烟四起,处处用兵,
敢问,这兵从何来?粮从何来?又敢问,该如何消除这兵灾?
自当以圣人教化…… 归尔礼喃喃道。
放屁! 郑鸢怒喝道, 圣人教化能当饭吃?能变钱使?陛下登基以来,
深知钱粮不易,每日膳食只三素一荤;每日行走,只敢慢步,只因走快怕露出皇
后千岁给打的补丁,你可是说陛下不受圣人教化?陛下节俭如此,知府身为臣子
不思如何报君,反处处以民之意,掣肘陛下用兵方略,何来的大义?哪来的忠孝?
如何就说不得?! 郑鸢一通大骂,似乎也放开了: 知府大人代陛下治辖
一方,若是忠孝,当思如何开源节流,为陛下分忧。国富民贫固然有其虑,但我
大明今日,民富国弱却有亡国之优,待到有一日,陛下无钱调兵,谁来守住江山?
谁来抗住东虏?古人读书,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是以' 国'
为根本,是以' 治国平天下' 为目的,无国哪有家?这才是大义。反观今日之江
南,夜夜笙歌,处处莺歌燕舞,又有谁看到京畿之危、朝堂之危、大明之危?!
我郑鸢出身市井,白丁一名,尚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尔等读书人却处处只顾
小我,鼠目寸光,此等教化,此等名士,不要也罢! 这一骂,却是连陈洪谧、
归尔礼,乃至整个江南读书人都骂了。
你…你…… 归尔礼只气得脸色发白,手指颤抖,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而一旁的陈洪谧也是一脸铁青: 来人,送客!
郑鸢也是来了火气,拱手虚礼一下: 告辞! 转身扬长而出,走出十来步,
停下转首道; 明日某再来拜会父母大人! 说罢这才大笑而去。
狂徒,狂徒。 归尔礼一直气难平的。
尔礼也不必为这等俗人气愤。 陈洪谧冷面道, 你且先去休息。
是。 归尔礼拱手退下, 也请恩府莫要气坏了身体。
待归尔礼走后,陈问玉也跳了出来: 爹爹,这锦衣卫好生无礼!
问玉。 苏盼凝拦住她,轻轻摇摇头,陈问玉不明就里,看向自己父亲时,
却见他脸上怒色尽退,陷入一片沉思之中。
爹爹。 陈问玉也不敢打搅,欠身道, 那我也去了。 陈洪谧却依旧在
沉思,未曾回答。
去吧。 苏盼凝轻声道,陈问玉这才离去,却足见苏盼凝在府里的地位,
貌似不止儿媳妇那么简单。
公公。 陈问玉走后,苏盼凝命人换了茶水,亲自端到陈洪谧案前。
盼凝,你对此人做何看法? 陈洪谧突然问到。
公公是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苏盼凝微笑道,倒让陈洪谧微微躲开了眼
神,这般模样便连他也有些扛不住。
都说说。
若是假话,此人目不识丁,一粗人尔。
真话呢。
枭雄。 哦? 陈洪谧被儿媳这二字论断的一愣, 评价如此之高?
天下兴亡,皮肤有责。但凭这一句话,便不是寻常人能说得出的。
不错。 陈洪谧捋捋自己的长须,摇头叹道, 他虽激愤,说得道理却是
处处直击要害。只是,他能看到的,老夫又怎么看不到,无奈身为圣人弟子,有
些事,想得,做不得啊。
那公公…… 老夫终还是一俗人,有些脸面却是拉不得的,且看他明日
要如何说。
那我们……
无需多做什么,等待便是。 陈洪谧道,却是有些乏了,自去内屋休息。
(待续)
[ 本章完 ]【1】【2】【3】【4】
也不由的心中一紧。
某代锦衣卫百户李毅权问询知府大人三句话。 郑鸢冷然拱手道,拱手的
方向却不是陈洪谧。
请讲。 陈洪谧有些不悦的。
敢问大人,可是有心应奉闯贼?可是存了北降东虏之心?可是有了自立之
意? 郑鸢一口气问到。
放肆!胡说! 陈洪谧和归尔礼同时怒喝道。
陈洪谧更是气得满脸通红,怒道: 陈某乃先帝丁卯举人,本朝辛未进士,
身负皇恩,十数年谨严执事,从不敢有半分懈怠,只为报答两帝知遇之恩,郑总
旗这番污蔑折杀陈某,若不说出所以然来,休怪老夫要使人大棒赶你出去!
好个知遇之恩。
郑鸢也不着急,端过茶盏,不急不慢的喝了一口, 既是如此,为何陈大人
对朝廷处处掣肘?!
哼。 陈洪谧冷哼一声,却是头一偏,也端起了茶盏,竟是不屑理他,倒
是归尔礼站了出来,朗声道: 历来朝中用度,自有规矩,可自崇祯五年以来,
朝中屡次三番向江南加赋,苏州更是一年三科,百姓举日艰难,敢问,恩府大人
为民抗乱命,是为护得一方平安,何错之有?去岁朝廷夺官催科,恩府大人甘为
民辞官,此大义,何错之有?朝中诸公贪得无厌,恩府大人不欲这民脂民膏被中
饱私囊,何错之有?!朗朗乾坤之下,此等忠孝中直的官员却屡遭尔等中伤污蔑,
我才要问一句:你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这番质问端是铿锵有力,大义凛然,
只说得陈洪谧暗自点头,便是一旁的苏盼凝也是异彩连连。
说得好! 这却是一直躲在假山后的陈问玉也忍不住喝彩了。
说得好? 郑鸢冷哼一声, 崇祯八年,贼寇张献忠陷中都凤阳,中都留
守司朱国相战死,凤阳知府颜容暄自杀殉国,皇陵被焚,数万百姓被屠;崇祯二
年,东虏皇太极入寇,直抵京畿!崇祯八年,东虏阿济格、多尔衮再次入寇,京
畿周围一片焦土,家家戴孝,东虏虏百姓数万北返,阿济格竟写' 官兵勿送' 四
字,猖狂之极!自辽东女真叛明,至陕西贼寇横行,大明烽烟四起,处处用兵,
敢问,这兵从何来?粮从何来?又敢问,该如何消除这兵灾?
自当以圣人教化…… 归尔礼喃喃道。
放屁! 郑鸢怒喝道, 圣人教化能当饭吃?能变钱使?陛下登基以来,
深知钱粮不易,每日膳食只三素一荤;每日行走,只敢慢步,只因走快怕露出皇
后千岁给打的补丁,你可是说陛下不受圣人教化?陛下节俭如此,知府身为臣子
不思如何报君,反处处以民之意,掣肘陛下用兵方略,何来的大义?哪来的忠孝?
如何就说不得?! 郑鸢一通大骂,似乎也放开了: 知府大人代陛下治辖
一方,若是忠孝,当思如何开源节流,为陛下分忧。国富民贫固然有其虑,但我
大明今日,民富国弱却有亡国之优,待到有一日,陛下无钱调兵,谁来守住江山?
谁来抗住东虏?古人读书,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是以' 国'
为根本,是以' 治国平天下' 为目的,无国哪有家?这才是大义。反观今日之江
南,夜夜笙歌,处处莺歌燕舞,又有谁看到京畿之危、朝堂之危、大明之危?!
我郑鸢出身市井,白丁一名,尚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尔等读书人却处处只顾
小我,鼠目寸光,此等教化,此等名士,不要也罢! 这一骂,却是连陈洪谧、
归尔礼,乃至整个江南读书人都骂了。
你…你…… 归尔礼只气得脸色发白,手指颤抖,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而一旁的陈洪谧也是一脸铁青: 来人,送客!
郑鸢也是来了火气,拱手虚礼一下: 告辞! 转身扬长而出,走出十来步,
停下转首道; 明日某再来拜会父母大人! 说罢这才大笑而去。
狂徒,狂徒。 归尔礼一直气难平的。
尔礼也不必为这等俗人气愤。 陈洪谧冷面道, 你且先去休息。
是。 归尔礼拱手退下, 也请恩府莫要气坏了身体。
待归尔礼走后,陈问玉也跳了出来: 爹爹,这锦衣卫好生无礼!
问玉。 苏盼凝拦住她,轻轻摇摇头,陈问玉不明就里,看向自己父亲时,
却见他脸上怒色尽退,陷入一片沉思之中。
爹爹。 陈问玉也不敢打搅,欠身道, 那我也去了。 陈洪谧却依旧在
沉思,未曾回答。
去吧。 苏盼凝轻声道,陈问玉这才离去,却足见苏盼凝在府里的地位,
貌似不止儿媳妇那么简单。
公公。 陈问玉走后,苏盼凝命人换了茶水,亲自端到陈洪谧案前。
盼凝,你对此人做何看法? 陈洪谧突然问到。
公公是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苏盼凝微笑道,倒让陈洪谧微微躲开了眼
神,这般模样便连他也有些扛不住。
都说说。
若是假话,此人目不识丁,一粗人尔。
真话呢。
枭雄。 哦? 陈洪谧被儿媳这二字论断的一愣, 评价如此之高?
天下兴亡,皮肤有责。但凭这一句话,便不是寻常人能说得出的。
不错。 陈洪谧捋捋自己的长须,摇头叹道, 他虽激愤,说得道理却是
处处直击要害。只是,他能看到的,老夫又怎么看不到,无奈身为圣人弟子,有
些事,想得,做不得啊。
那公公…… 老夫终还是一俗人,有些脸面却是拉不得的,且看他明日
要如何说。
那我们……
无需多做什么,等待便是。 陈洪谧道,却是有些乏了,自去内屋休息。
(待续)
[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