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西南地方的习惯跟中原江湖大相径庭,无帮无派,大大小小的部族或以
血亲家系微枢纽组织在一起,或以邪崇教派为联结,或以寨子地方为界限。时常
也相互攻杀,倘若有事,则歃血为盟,约定和解。
龙家本来也是大禹朝开国之初,皇帝派驻到土司地中的镇守军户,后来由于
各种变故逐渐蛮化,一部分子弟继续习武侍奉朝廷天家,另外一部分则自立门户
则逐渐隐入地方,和黔州的一个拜鬼养尸的教派混在了一起,在本身家传武艺的
基础上又修习掺杂了不少中原道法、南蛮巫术、毒蛊等,一晃也是百年,这一分
支在玄学巫术上也颇有成就。
似乎是因为研习的咒法的缘故,最后龙家这一支一脉单传,据传有呼唤鬼神
,指云滴雨之能。也颇得地方居民的敬畏,居然敢于在他们面前自称「龙王」。
神龙是皇家的象征,假若还是开国之初,怕是因为这种称号和拜鬼装神就要
引起朝廷的剿杀了,可是天下承平日久,地方官吏也疏远了儒学教化,不养心胸
浩然之气,反倒是对地方妖鬼邪说大感兴趣,甚至有些人竟然还对龙家俯首帖耳
。
唐家把持蜀中事务,对于这种哪怕是朝廷也是避之不及的穷土阔野本来也是
并没有多少经营兴趣。然而云贵之地毕竟多出毒虫异物,用在唐门的暗器上也大
有裨益。
而龙家那时候同样在资金和武学上颇有难度,双方一拍即合,开始了长期合
作。
不过双方结盟这也已经是上百年前的事情了,如今,巫医龙家开始加速向外
扩张,从唐门的盟友已经转变成他们的竞争对手。
起初还只是很有克制的冲突,然而很快,冲突愈演愈烈,在前几年,双方终
于大打出手。糟糕的是在冲突中,唐家的嫡系长子—— 唐大先生被杀,甚至连
尸体据说都被做成了法器。
唐门本来也是以血脉立宗,极重血脉,哪怕是寻常子弟出事,也必有极其严
酷的报复,何况嫡长子连尸骨都流落他乡,受到如此待遇,唐家大长老震怒,对
各分家宣布,只要能够夺取「龙王」的项上人头,以及唐大先生的尸体,就可以
成为新的继承人。
话虽如此,但是对方也不是好相与的。毕竟龙家盘踞黔贵数百年,根基类似
唐门在蜀中。
就算是当年结盟时期,唐门也暗地借着合作的机会渗透,收买,然而收效甚
微。
龙家的下仆视他们的师尊为天神,等闲动摇不得。而安插进去的眼线,也很
难攀上高位。
直到现在,唐婵也仅知道大长老那边有一条深埋在龙家的暗线,不过最近,
那边传来消息,似乎龙家的家主修炼咒术已有大成,足以唤死如生,役使尸傀儡
。
假如唐大先生的傀儡重现江湖,唐门的脸面就要丢尽了。
佛争一炷香,人要一口气。
何况对于江湖人来说,脸面不光是脸面,它代表了太多,太多。一个帮派在
江湖中的地位,除了武功、历史、贡献,还有面子。
初出江湖的侠客,有可能因为被侮辱一怒而拔刀,而活得长的老江湖,似乎
就对自己的名誉不那么在意了,可是,假如他们活得再久一些,就会明白,「面
子」、和在江湖上的「人设」,是萦绕在派别头顶上的虚无缥缈却又实实在在的
东西。
不同于佛门口口声声的「菩萨心肠」,也不同于武当的「太极浑圆」,善用
暗器的唐门,传扬在江湖上的名号是「凌厉」、「护短」、「睚眦必报」。
唐门数百年的声誉,也正是唐家门人,一点一滴地赚下来的,大长老不容许
、也不可以让家门在这一辈就这么败坏下去。否则,唐门的朋友不少,敌人更不
少。今天可以是黔贵龙王,下一个跳出来发难的就可能是淮右排帮,再下一个说
不定是点苍派、正气盟,再下一次……
所以,不管当初冲突的原因 谁是谁非,为了唐门,龙王必须死。
何况,唐家大长老一怒下的宣言,影响最大的其实还不是分家,而是嫡系主
家本身。
作为初代流传下来的嫡系血脉,他们这一主脉和唐门共兴衰共荣辱,可以说
,他们嫡系那最内部的几位,才是唐门本身的头脑、心脏。
以前也并不是没有出过类似的情况,最严重的一次,是百年前,武当携被皇
家册立天师之威,统合江湖,率数十个门派围攻当时正如日中天的唐门,那一代
的家主在鏖战中身死,当代的长老们也不得不宣布,谁能够化解危机,谁便是家
主。
分家一度蠢蠢欲动。
最后,也是主家在当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微血裔把雷火堂的新式火药内藏
在身,几乎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山门强杀「天师」和他的一众随从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