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天下武功
外城的讲武堂是在石塘路上一间宽敞但简朴的大院子,外面围了一大群人,
议论之声嗡嗡不止,看起来十分热闹。
我们凑近了点听了几分钟后,大概了解情况了。不久前宁王府宣布了适龄居
民,无论男女,都必须要前往讲武堂测试资质,由导师与花间派的人士测试根骨、
五行、与色相,然后再带着有讲武堂官差认证的文书再到官署登记,统一安排入
学时间。
短短一个月内,便已经有了三批学员得以进修了。听门外的这群人讨论,每
批学员少说也有上百人。虽然我估计以宁王军的短缺的人手,哪怕强行将花间派
的所有高手和过去一年内或是真心或是虚与委蛇地与宁王军合作的武林人士都收
编进来,最多也不过能够在短时间内同时吸收三到四千的学员就得到极限了,但
哪怕是这个数字,也够吓人了。
整个顺安武林,包含数量最大的不入流武者,可能也就三万人左右而已,其
中穷其一生能够晋身三流战力的,不会超过八百人。但是从讲武堂到青莲力士的
这条流水线,却能确保这四千学员里在未来的两年内,保底出现近千个三流武者。
而如果加上牝牡玄功的妙用,哪怕部分资质实在不足的学员,如果有足够的资源,
也能靠着秘术的加持和水磨工夫,在五年内堆上三流的战力。
也就是说,以宁王府目前这个疯狂压榨战争潜力的募兵规模,只要人手钱粮
跟得上,再在顺安喘息两年,保守估计至少能多出四五千三流高手。
顺安府作为整个大燕人口最盛的地区,民间、武林、加上官府的三流高手,
也不可能超过这个数字。
前往讲武堂的路上,我在脑子里做完这粗略的计算后,不由得直冒冷汗。这
个爆兵速度和规模……起兵初期,宁王也许是在顾及着自己的掌控力和麾下居民
的接受程度,没有太过放肆地将这份潜力挤榨,而现在有了大半年来前所未有的
危机感了,将这战争机器彻底解放出来后,力量也太可怕了。
我瞅着一个群众中看起来气质比较温和斯文的青年男子,主动攀谈道:「这
位仁兄好,在下王三,与几位朋友前来建宁投奔亲戚,有意投身讲武堂习武为圣
军做出贡献,不知这不同的讲武堂之间可有什么差别?」
青年男子礼貌地说道:「幸会。在场有不少人都是与足下相似新来到建宁的
人。不过你若想要短时间内加入讲武堂,恐怕是没有机会了。官府规定,必须是
建宁本地人,或是在建宁定居了半年以上,有三个人为之作证的新居民才有资格
进入讲武堂习武。咱们本地人都有大把没被选上的,诸位恐怕是要等到明年此时,
才有机会进去了。」
我与几位伙伴交换了个眼神,心里大叫侥幸。好在颜君泠在这里混开了,帮
我们早早安排好门路,不然的话恐怕得铤而走险,耍点邪门外道的花招来混进这
高手众多的讲武堂。
我拱手道:「多谢这位仁兄告知,不知除了这些限制之外,还有什么是能让
吾等尽早入学的办法?」
青年男子稍稍转头,往大门方向瞥了一眼:「王兄若是资质傲人,身世清白,
如门前那位孙兄一般,那自会有特别待遇。可惜,此前还有赢得花间派仙子青睐
这条路可走的,如今似乎也不行了。」
我一听这话,连忙追问道:「此话何说?」
青年男子自觉失语了,摇手道:「不当不当,尤其不该在讲武堂外嚼舌根,
王兄还是别细究了。」
「明白了,多谢仁兄。」 我会意地道谢了一番,然后相当自然地掏出一块碎
银塞给他,令这男子脸上的表情柔和了不少。
我们退开几步后,谭箐问道:「怎么样,要不要进去测一测资质?」
「我和清漓就算了,咱们内功根子都是牝牡玄功,一眼就看得出来,不好在
这里露底。」我摇头道。
唐禹仁举了举自己的义肢道:「这只手臂藏在衣物下看不出来,但想要加入
武馆,便太过显眼了。明日你们进入讲武堂吧,我自会寻找其他门路。」
薛槿乔也说道:「我虽然将师门的《和光诀》练得不错,但瞒不过真正的高
手,还是别冒险了。」
我沉吟道:「那么,明天最好只派我,清漓,和三妹作为新学员进讲武堂,
你们在外接应,自主行动。」
薛槿乔打趣道:「三妹的习武资质连师叔都忍不住起了爱才之心,我们不怕
她会引起太多关注么?」
还未等我们回答,她便自顾自地继续答道:「啧,不过我却是不信这里能有
与师叔那么慧眼如炬的人物。连我都没能发现三妹是如此美玉,讲武堂的导师应
该没有这般能耐。」
于是我们找了家小饭馆,边吃边小心地讨论接下来要做的事项。饭馆生意不
错,时不时会有风尘仆仆的行人走进来坐下,忙得店小二来回跑。
吃到一半时,几个腰宽身长的彪形大汉走了进来,娴熟地找了个地方坐下。
店小二似乎认得这三人,笑容可掬地听着他们点完菜后马上送上了几碗热酒。我
注意到这几个新客人均是腰挂长刀,身上透着隐隐的煞气,不是易与之辈。小小
的饭店里,除去我们这几个表面上平凡无奇的客人,就只有这他们三个看起来像
是武林中人。
唐禹仁与我一样在观察这几人,看到他们坐下点菜后,低声对我问道:「为
首的那人双手骨节粗大却被磨平了,虎口有老茧,手上功夫和刀术应该都有些功
底。另外那两人虽然步伐不够稳健,气息散乱,但也有几分杀气,应该是见过血,
杀过人的。」
我回应道:「没有制服,他们的兵器也不是宁王军的制式,应该是本地的武
者。你觉得这些人会是被宁王府收编的闲散江湖人士么?」
唐禹仁眯眼道:「早就听闻宁王府分化出来的『虎贲』与『飞鹰』两支军队
是由归顺的顺安武林组成的奇兵。不过宁王府对这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
外城的讲武堂是在石塘路上一间宽敞但简朴的大院子,外面围了一大群人,
议论之声嗡嗡不止,看起来十分热闹。
我们凑近了点听了几分钟后,大概了解情况了。不久前宁王府宣布了适龄居
民,无论男女,都必须要前往讲武堂测试资质,由导师与花间派的人士测试根骨、
五行、与色相,然后再带着有讲武堂官差认证的文书再到官署登记,统一安排入
学时间。
短短一个月内,便已经有了三批学员得以进修了。听门外的这群人讨论,每
批学员少说也有上百人。虽然我估计以宁王军的短缺的人手,哪怕强行将花间派
的所有高手和过去一年内或是真心或是虚与委蛇地与宁王军合作的武林人士都收
编进来,最多也不过能够在短时间内同时吸收三到四千的学员就得到极限了,但
哪怕是这个数字,也够吓人了。
整个顺安武林,包含数量最大的不入流武者,可能也就三万人左右而已,其
中穷其一生能够晋身三流战力的,不会超过八百人。但是从讲武堂到青莲力士的
这条流水线,却能确保这四千学员里在未来的两年内,保底出现近千个三流武者。
而如果加上牝牡玄功的妙用,哪怕部分资质实在不足的学员,如果有足够的资源,
也能靠着秘术的加持和水磨工夫,在五年内堆上三流的战力。
也就是说,以宁王府目前这个疯狂压榨战争潜力的募兵规模,只要人手钱粮
跟得上,再在顺安喘息两年,保守估计至少能多出四五千三流高手。
顺安府作为整个大燕人口最盛的地区,民间、武林、加上官府的三流高手,
也不可能超过这个数字。
前往讲武堂的路上,我在脑子里做完这粗略的计算后,不由得直冒冷汗。这
个爆兵速度和规模……起兵初期,宁王也许是在顾及着自己的掌控力和麾下居民
的接受程度,没有太过放肆地将这份潜力挤榨,而现在有了大半年来前所未有的
危机感了,将这战争机器彻底解放出来后,力量也太可怕了。
我瞅着一个群众中看起来气质比较温和斯文的青年男子,主动攀谈道:「这
位仁兄好,在下王三,与几位朋友前来建宁投奔亲戚,有意投身讲武堂习武为圣
军做出贡献,不知这不同的讲武堂之间可有什么差别?」
青年男子礼貌地说道:「幸会。在场有不少人都是与足下相似新来到建宁的
人。不过你若想要短时间内加入讲武堂,恐怕是没有机会了。官府规定,必须是
建宁本地人,或是在建宁定居了半年以上,有三个人为之作证的新居民才有资格
进入讲武堂习武。咱们本地人都有大把没被选上的,诸位恐怕是要等到明年此时,
才有机会进去了。」
我与几位伙伴交换了个眼神,心里大叫侥幸。好在颜君泠在这里混开了,帮
我们早早安排好门路,不然的话恐怕得铤而走险,耍点邪门外道的花招来混进这
高手众多的讲武堂。
我拱手道:「多谢这位仁兄告知,不知除了这些限制之外,还有什么是能让
吾等尽早入学的办法?」
青年男子稍稍转头,往大门方向瞥了一眼:「王兄若是资质傲人,身世清白,
如门前那位孙兄一般,那自会有特别待遇。可惜,此前还有赢得花间派仙子青睐
这条路可走的,如今似乎也不行了。」
我一听这话,连忙追问道:「此话何说?」
青年男子自觉失语了,摇手道:「不当不当,尤其不该在讲武堂外嚼舌根,
王兄还是别细究了。」
「明白了,多谢仁兄。」 我会意地道谢了一番,然后相当自然地掏出一块碎
银塞给他,令这男子脸上的表情柔和了不少。
我们退开几步后,谭箐问道:「怎么样,要不要进去测一测资质?」
「我和清漓就算了,咱们内功根子都是牝牡玄功,一眼就看得出来,不好在
这里露底。」我摇头道。
唐禹仁举了举自己的义肢道:「这只手臂藏在衣物下看不出来,但想要加入
武馆,便太过显眼了。明日你们进入讲武堂吧,我自会寻找其他门路。」
薛槿乔也说道:「我虽然将师门的《和光诀》练得不错,但瞒不过真正的高
手,还是别冒险了。」
我沉吟道:「那么,明天最好只派我,清漓,和三妹作为新学员进讲武堂,
你们在外接应,自主行动。」
薛槿乔打趣道:「三妹的习武资质连师叔都忍不住起了爱才之心,我们不怕
她会引起太多关注么?」
还未等我们回答,她便自顾自地继续答道:「啧,不过我却是不信这里能有
与师叔那么慧眼如炬的人物。连我都没能发现三妹是如此美玉,讲武堂的导师应
该没有这般能耐。」
于是我们找了家小饭馆,边吃边小心地讨论接下来要做的事项。饭馆生意不
错,时不时会有风尘仆仆的行人走进来坐下,忙得店小二来回跑。
吃到一半时,几个腰宽身长的彪形大汉走了进来,娴熟地找了个地方坐下。
店小二似乎认得这三人,笑容可掬地听着他们点完菜后马上送上了几碗热酒。我
注意到这几个新客人均是腰挂长刀,身上透着隐隐的煞气,不是易与之辈。小小
的饭店里,除去我们这几个表面上平凡无奇的客人,就只有这他们三个看起来像
是武林中人。
唐禹仁与我一样在观察这几人,看到他们坐下点菜后,低声对我问道:「为
首的那人双手骨节粗大却被磨平了,虎口有老茧,手上功夫和刀术应该都有些功
底。另外那两人虽然步伐不够稳健,气息散乱,但也有几分杀气,应该是见过血,
杀过人的。」
我回应道:「没有制服,他们的兵器也不是宁王军的制式,应该是本地的武
者。你觉得这些人会是被宁王府收编的闲散江湖人士么?」
唐禹仁眯眼道:「早就听闻宁王府分化出来的『虎贲』与『飞鹰』两支军队
是由归顺的顺安武林组成的奇兵。不过宁王府对这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