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H小说 > 江山风雨录 > 【江山风雨录】(19-26)

【江山风雨录】(19-26)

热门推荐:
她还活着。”妇人叫唤道。

  “滚开,别动我娘。”

  一道尖利的声音大叫,吓得妇人与另两个男子缩了缩身子。

  小女孩使力朝自己母亲爬去,一双漆黑的眸子怒视着图谋不轨的三人。

  “咳,咳...”

  女人还没死,只不过已饿的连抬头的力气都没了。她废了不少力气睁开眼睛,入眼便是女儿瘦弱的小脸。那一双沾满尘土的小手,犹如枯枝一般。

  那站着的妇人与同伙互相瞅了瞅,一把从左侧的男子手里抢下什么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两个红薯。

  “妹子。”妇人把红薯递到女人面前,“看你与你女儿也饿了,我这还剩两个红薯,你收下吧。”

  “啊?”女人微笑着,正要抬手去接,谁料妇人 接下来的一句话让她瞬间崩溃。

  “你看孩子也走了,不能总留着,不如让我们帮帮你,找个地方把他埋了,也算让孩子有个安息之处。”

  女人表情瞬间变得无比愤怒,原本就消瘦的脸看上去甚是吓人。

  “滚,滚开,别碰我的孩子。”她用尽力气嘶吼。

  小女孩帮助母亲驱赶这不怀好意的三人,“滚,别碰我弟弟。”

  站着的三人没了笑脸,唾骂道:“哼,死都死了,还舍不得丢,留着发烂才好。不识好人心,看你还能饿多久。”

  女人看向怀中抱着的儿子,想起昨日他还喊自个娘亲,这一夜之间,原本聪明乖巧的人儿就没了。小小的身子,瘦巴巴,面色苍白,毫无血色。女人伤心欲绝,却连一滴泪也哭不出来。

  灾民中响起哭声,又有人饿死了。

  陈湛非喝着茶,目光看向互相依偎的灾民母女。也许是巧合,那消瘦的女孩也看向了他。

  他想,如果她能到他面前求救,他便会出手相助。否则,一切皆由天意。

  灾民太多,以他现在的能,根本救不了几人。

  这母女三人的惨状与安阳城的沈媚娘一家三口何其相似,只不过后者显然幸运些。

  她动了,她真的朝陈湛非和宁潇蘅爬过来。

  破烂的衣衫沾满泥灰,小手细嫩的肌肤被细碎的石子硌出血,好几次累得爬不动,喘息片刻,又努力爬去。

  “嘿,你这鬼丫头还没死了,爬到这,滚滚滚。”

  陈湛非抬手,“让她进来。”

  宁潇蘅倒了杯茶,捏住一块桂花糕揉碎,散在茶水中。

  小女孩吃力爬到二人跟前,小手扶着桌子腿跪起,她喘了几口气,用细弱的嗓音道:“二位公子,可否赏些吃的。蓉蓉可乖了,若二位公子不嫌弃,请收下蓉蓉做个丫鬟吧。”

  宁潇蘅抬起她的下巴,问道:“叫什么名字?”

  “崔蓉蓉,从...从汉阳府为避兵灾而来。”

  宁潇蘅端起那杯溶了桂花糕的茶水,“张嘴,慢慢喝,别呛着。”

  “多谢公子。”崔蓉蓉道,她却没急着喝,而是转头望着相隔一条石板路的娘亲。

  宁潇蘅看了眼女孩的娘亲,目光朝他们这边看着,但明显暗淡无光,只怕不久便要死去。

  他没多话,端起茶杯朝女人走去。

  陈湛非也将一块桂花糕揉碎撒在茶水中,晃了晃,喂给小女孩。

  他道:“慢些喝,别呛着。我师兄去看看你娘亲。”

  崔蓉蓉与她娘亲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将要饿死的关头,居然能得到两位贵公子的搭救。

  一群灾民见他们行了善事,便纷纷聚来,跪地哭求。

  师兄弟无奈,又于心不忍,便拿出十两银子,差茶铺小二去米铺买了二十多斗糙粮,架锅烧水,熬粥赠与灾民。

  师兄弟二人骑马驾车,离开小镇。

  轿厢里躺着梳洗干净,换了身干净衣裳的崔蓉蓉娘亲。至于崔蓉蓉,抱着她早已死去的弟弟坐在宁潇蘅身边。说是等到郑家庄再埋了。

  陈湛非和六师兄只想给予母女俩一些吃的。不想崔蓉蓉擦干净脸,竟是个标志的小美人。待她为自己娘亲也擦干净脸,才发现也是一个标志的美人。

  宁潇蘅了解师弟的秉性,便问他要不要带走。

  五岁的崔蓉蓉生得再漂亮,陈湛非也没兴趣。但见她娘亲亦是个娇弱的美人,可不想就这么丢了。

  陈湛非骑在大红马上,道:“五哥,如今逃难而来的灾民越来越多,我想不如将他们纳为佃户,分散到麓林山下的村寨,使其开荒种地,一来增加即可麓灵派的税收,二来也好解决灾民流窜的问题。”

  宁潇蘅点头:“六弟所言有理,上次西军乱兵屠戮麓林山下乡民,十室九空,田地荒芜。回去我们就向师父禀明,想来他一定会纳谏。”

  三个时辰后,二人行到郑家庄,稍事歇息。

  李静之母女三人闻讯,出门相迎。

  一间土屋里,魏宜思躺在铺着草席的腐朽木床上,她恢复了些许体力,女儿崔蓉蓉端着一碗热粥,小心翼翼地喂给她。

  屋内一方土灶,灶膛内柴火燃的旺盛,烧得陶罐咕噜作响。

  魏宜思喝了口粥,问道:“蓉蓉,两位恩公呢?”

  崔蓉蓉道:“回娘亲,一位恩公在隔壁屋子看书,另一位恩公领着村中两个姐姐和一位大娘去了别处,不知所谓何事。”

  魏宜思点点头,“蓉蓉可喝了粥?”

  小姑娘瞧着母亲:“蓉蓉不饿,先前在车上吃了几块桂花糕,饱着呢。”

  魏宜思哭出泪来,自个女儿才五岁,这般懂事,却要受尽苦难。更可怜幼子才三岁,便活活饿死。

  “娘亲不哭。”小姑娘安慰母亲,自个却先哭出声。

  母女哭泣一番。魏宜思叫女儿将装在竹篮里的幼子抱至身旁,手指沾了点稀粥,摸在他苍白冰凉的唇上,这才一边哭着,一边喝粥。

  这边母子生死两别,无限凄凉。另一头的竹林里,李静之亡夫郑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