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H小说 > 江山风雨录 > 【江山风雨录】(19-26)

【江山风雨录】(19-26)

热门推荐:

  阿格多转身朝传令官道:“时辰已到,擂鼓,令东西两门佯攻,北门主攻。”

  “喳。”传令官跪地行礼,起身纵马从军列中疾驰而过。

  “开炮,开炮。”

  旗令一挥,火炮手点燃火绳,顿时硝烟弥漫,炮声轰鸣。

  “轰...轰...”

  三十门红衣大炮齐发,一枚枚实心炮弹划过空中,朝襄阳城北门城楼轰去。

  “砰,砰...”

  “金兵攻城了,金兵攻城了。”北门城楼上,一名副将收起望远镜,拼命朝守城士兵大喊。

  炮弹所过之处,砖石迸裂,墙屋崩塌。有不幸中弹着,身体被轰出一个血淋淋的大洞。

  “啊,啊...”

  一名宁军弓兵手被破空而过的炮弹削去脑袋,顿时吓得旁边的士兵瘫倒在地,惊恐大叫。

  “开炮,开炮。”北门守城主将高凤鸣拔出佩剑,朝炮兵营发令。

  副将拱手相劝,“将军,将军,还不能开炮啊,我军的弗朗机炮射程只有百来步,敌军红衣大炮射程远在一百三十步之上,此刻敌军兵阵尚未前进,开炮根本不能击中啊!”

  “滚开。”高风鸣一脚踢开副将,再次朝炮兵营下令。

  “轰,轰...”

  宁军架在城墙上的弗朗机炮也射出炮弹。只是射程不够,全落在金军阵列之前三十来步的位置。

  红衣大炮三轮骑射之后,金兵云梯,攻城车开始朝城墙进发。

  襄阳城护城河原本十余丈宽,经过一年多的拉锯战,金军填,宁军挖,如今距离城门下,中间只有不到五丈之距。深浅不过一丈。

  火炮压制,火枪兵与弓兵站在攻城车上掩护,刀盾兵架起盾牌,一辆俩牛车载着沙土袋,直接被推入护城河里。

  “放箭,给我放箭。”高风鸣下令。

  “咻咻咻...”

  一只只利箭朝金军正在填河的兵阵射去,大多被盾牌和牛皮挡下。有中箭着,应声倒下。

  寻常弓箭难以造成有效杀伤,高风鸣又下令改用穿云箭。所谓穿云箭,箭身绑着火药筒,其中装有铁砂碎石,靠火药筒爆炸杀伤敌军。只不过穿云箭一般效果不佳。若火药过多,则箭射不远。火药少,又杀伤力又不足。不过对于骚扰驱散敌军密集阵列相当有效果。

  “啾...砰。”

  “啊,眼睛,我的眼睛。”

  “我的手啊...”

  ...

  穿云箭射入金军填河阵列,造成不小破坏,填河速度显然慢了下来。

  襄阳城皇宫,奉天殿内。年仅十七岁的太子端坐龙椅上,稚嫩的脸庞上满是惶恐不安。他不时看向殿内官员,又抬头朝大殿外望去。

  昨日就见城外金兵扎营结寨,推来大量攻城车和云梯,将襄阳城东西北三个方向主门围住,才不过十日,他们又要攻城。一年多以来,金军中路军猛攻襄阳不下十次,小攻不下二十余次。曾三次攻入城内,但均被当朝皇后耶律南仙率军击退,又联合据守樊城的归义军(即顺军)数度出城袭扰。均有胜负。

  三日前,耶律南仙得到消息。占据益州,及荆州部分州府的大西军首领,大西国皇帝,张崇义在于二月前在渝州与金国西路军的惨烈遭遇战中被利箭射伤左眼,五日后死于军帐中。其麾下四营兵马共十四万人,正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各营统领为降金还是降宁,又或是坚持大西国旗号,争吵不休。

  知府白知衡的斡旋下,大西军各统领有意联合宁庭,共御鞑虏。但具体条件,需宁庭拿出诚意,前往谈判,再行定夺。

  大宁襄阳朝廷实际掌控者,耶律南仙闻讯,当即决定乔装前往万州城,亲自劝降大西军,收归大宁麾下。

  往日,但有耶律南仙坐镇,无论是监国太子,还是文武百官,都临危不乱。如今她不在,城中失了主心骨,向樊城守军求援的信又无回复,加之金军大举进攻,上至太子群臣,下至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城池要被攻破的消息从昨夜就在城中疯传。

  金兵轮番进攻,从巳时一刻持续到酉时七刻方才之止。仍不时以投石机,火炮轰击城中骚扰。

  “太子殿下,如今皇后不在城内,国不可一日无主。金虏势凶,还请太子殿下继承大统,先登皇位,以壮军心。方保大宁江山万世永存。”

  说话之人乃内阁首辅,大学士路承安,也是襄阳朝廷的百官之首。

  他话一出,群臣随之请奏。

  “请太子殿下继承大统。”

  陈子俊犹豫不决,此刻的他,对皇位毫无兴趣。他不傻,此时登基,就等同亡国之君。这个皇帝,谁要是想做,他第一个赞同。

  “母后,母后您在哪儿呀,唔唔,儿臣害怕。”陈子俊六神无主,想着的只有他那风华绝代,聪慧美艳的母后。

  路承安见状,心里清楚太子难当大任,然国难当头,也只能如此,

  他率先下跪,道:“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您是先皇嫡子,继承大统,完全符合大宁礼制。如今国难当头,还请殿下以身作则,如此君臣一心,必能击退金虏。”

  “是啊,殿下请速登皇位。”

  “殿下,请登基。”

  ......

  “这...”陈子骏坐立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明日再议,明日再议。”陈子俊站来了两句,转身就跑。

  竖日,天色微亮,金军又复攻城。

  陈子俊还未睡醒,黑着眼圈就被群臣从床上抬到奉天殿龙椅之上。早已准备好的龙袍和冠冕被太监们给他穿戴好。

  太监李忠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国家危亡,社稷动荡,朕为先帝之嫡子,上承接天意,下合黎民,继承大统...钦此。诸文武百官,亲王皇子,后宫嫔妃,即刻向大宁咸平皇帝行礼。”

  随即以内阁首辅路承安为主的官员集体跪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