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此处山谷相当大,别说是一千人了,就算是一万人都塞得下。南面越过山峰后,只需再翻过一个很缓的山坡,就能到达平原地区,直奔长安城而去,不过半日的马程。
虽说陈曦他们花了三日才到达骊山行宫,但并不代表骊山离长安城就有三日的路程,更不代表此处山谷就离长安城很远。站在南面的山峰上,同样可以看到长安城,而山峰以南却因为山峰的阻挡让人看不到山谷里面的情况。
这处山谷实在是太合适了,唯一的缺点就是山谷底部算不上平缓,甚至还有不少巨石。但这不是巧了吗?四天前陈曦刚好找李淳风研制火药,此时不就能用上了吗?
于是陈曦立马招来两个传令兵,让他们回长安去太史局找李淳风,若是他已经研究出火药了,就立马带他来此处,如果没有研究出来,一人回来汇报,一人等到他研究出来为止,再带来此处。 传令兵领命离开后,陈曦又叫人铺开早已准备好的白布。这也是李世民在密旨里吩咐的,让陈曦找到地方后,把军校的布局图画出来。白布大概一米左右,陈曦拿着毛笔围绕着白布画了一个圈,这就是这个山谷天然的城墙了。
接下来,陈曦先是吩咐玄甲兵把山谷内所有的树木都砍掉,木头全部找个地方堆好,刚好可以当建筑材料,他自己则在白布上设计了起来。
首先要在瀑布旁建几个大型水塔,水塔要是封闭的,架起一些大型水槽伸向瀑布收集水源,减少饮用水源过多暴露在空气中,高高树立的水塔也可以让军校用自来水。还要水塔顶部接一个水管对着下面的湖泊,这样水塔里的水满了之后,就会顺着水管溢出流入湖泊之中。
接下来湖泊也要扩大,未来可以训练士兵的水性,溪流也要保留,让湖泊满了以后可以顺着溪水流下山,保持活水。
湖泊距离南面的山脉还有些距离,这里刚好可以建一个两层楼高的茅房,茅房可以建得很大,上百人同时方便都没什么问题,当然,隔间就别想了。茅房的二楼用来方便,一楼收集,清水从水塔引入二楼,脏水从一楼排出。在原来的河道旁边挖一个略微矮一些的水渠,让溪水一分为二,在排走湖泊中水流的同时,也可以把水渠内的脏水排下山去,也不用担心水渠倒灌污染了溪水。
陈曦仔细看过那个瀑布,水量完全可以满足他的这些设计了,虽说是小溪,但水流湍急,冲刷脏污应该没有问题。哪怕日后军校里用水量巨大,但以瀑布的流水量,仅仅一个晚上估计就可以把湖泊再次填满了,更别说水塔了。军校人再多也不怕,晚上大家都睡后基本就没人用水了。
为了上厕所方便,靠南的这一侧,湖泊东面,自然是数栋宿舍依次排开了。山谷非常的巨大,陈曦估计仅靠南这一面哪怕只建一栋两层楼的宿舍,就可以住下一千人了。但不能这么搞,否则离茅房远的东边,每次上个厕所都要累死人。
所以陈曦计划修建一栋每间房刚好一个小队十人、每层十间房,一共两层的宿舍,由西向东,由南向北,每排两栋,一共三排,算上一模一样的职教宿舍,刚好2x3的布局,看着就规整。而朝东方向空余的位置,留给以后扩建用。
<湖泊的北侧则是餐厅和食堂,这是为了取水方便,当然这个水不是从湖泊中取的,而是水塔。在不锈钢研究出来前,无论什么样的水管都是不靠谱的,所以不能把水管拉得太长,只能让食堂离水塔更近一些了,这样也不可避免地离茅房更近你些了,至于这种被陈曦设计的可以冲水的茅房到底会不会有味道,就连陈曦自己也说不准。同样北面也空着,留作扩建。
跟食堂并排的是教学大楼,在宿舍楼的南方,有两栋宿舍楼那么大。以现在的工艺,大型教室是造不出来的,哪怕用水泥都不行,必须有柱子。但在教室中用柱子就影响视线了,所以只建小教室,每间大约30人,同样是一层十间,共两层,由
南向北,一共两栋,可容纳1200人同时上课。东面依旧空着备用。
再往南是仓库、教具楼之类的,再往南就是校场以及各种各样的训练场地,以及一些附属建筑。
第189章 回宫禀报
整个军校的布局大体就是这样了。整个山谷是东西两边长,南北两边短。类似于方形,而陈曦的设计把山谷由东西方向一分为二,所有的布局也只用到了西面这一半,东面完全是空着的,不算校场和训练场地的话,整个山谷只用了不到四分之的地方,留有足够的扩建空间了。
而且整个山谷虽说可以容纳下一万多人,但陈曦并不认为未来已经完善的军校需要招收一万学员,人太多了也管理不过来,教员也顾不过来,生活供给上也跟不上。5000人足够了,除非是军校真正进入了现代化,那到时候再招生倒是可行。
等墨迹干透后,陈曦折起白布放进了怀里,打算回宫呈给李世民看。随后他擡头看了看周围,好嘛,98个人居然连一棵树都没有砍倒,而且他们压根没想到会要砍树,没有一个人带斧头的。这么大一片山谷,这样砍要砍到什么时候?
陈曦本想着把树都砍完,然后再告知李世民,让他可以一眼看清整个谷底,而不是被树木遮住视线。现在看来他是等不起了,这一百人别说是几天了,估计几个月都砍不完,更别说还要整平地面了。陈曦看了看天色,找到翟长孙问道:“翟统领,你可有叫开城门和宫门的令牌?”
翟长孙点点头道:“自然是有的,员外郎的意思是现在就回宫向主上禀报?”
陈曦点点头道:“不仅如此,后续还有很多安排需要圣人做主,既然翟统领有令牌,那我们即刻回城吧。”
翟长孙也不废话,立刻让人牵来了战马,之后三人就快马离开了山谷,向着长安城奔驰而去。早上从骊山花了半天的时间到达山谷,那是因为在秦岭之中马匹的速度上不来,出了秦岭之后,立马速度就上来了。但算上之前在山谷中考察耽搁的时间,两人回到长安城时,依旧已经宵禁了,城门也已经锁闭。
三人刚来到丹凤门外,城楼上就有人大喊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翟长孙大喊道:“玄甲军有急报,需要入城,快开城门。”
城楼上一阵骚动,过了一会儿又换了个人探出脑袋来问道:“可有令牌?”
只见翟长孙高高举起令牌后,城楼上放下了一个篮子,等翟长孙把令牌放进篮子里后,篮子又被拉了回去。陈曦看到一幕也是心中好笑,电视剧诚不我欺啊,也不全是胡说八道的嘛。
没多久城门就开了,既然是急报,守门将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跑下来跟翟长孙套近乎,城门大开后,士兵立马就让出了道路。三人“驾”的一声,驱马跑进城门后,其中一个士兵向着太史局而去,这是去通知李淳风不用明天就赶去山谷了。
而陈曦和翟长孙则向西转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
虽说陈曦他们花了三日才到达骊山行宫,但并不代表骊山离长安城就有三日的路程,更不代表此处山谷就离长安城很远。站在南面的山峰上,同样可以看到长安城,而山峰以南却因为山峰的阻挡让人看不到山谷里面的情况。
这处山谷实在是太合适了,唯一的缺点就是山谷底部算不上平缓,甚至还有不少巨石。但这不是巧了吗?四天前陈曦刚好找李淳风研制火药,此时不就能用上了吗?
于是陈曦立马招来两个传令兵,让他们回长安去太史局找李淳风,若是他已经研究出火药了,就立马带他来此处,如果没有研究出来,一人回来汇报,一人等到他研究出来为止,再带来此处。 传令兵领命离开后,陈曦又叫人铺开早已准备好的白布。这也是李世民在密旨里吩咐的,让陈曦找到地方后,把军校的布局图画出来。白布大概一米左右,陈曦拿着毛笔围绕着白布画了一个圈,这就是这个山谷天然的城墙了。
接下来,陈曦先是吩咐玄甲兵把山谷内所有的树木都砍掉,木头全部找个地方堆好,刚好可以当建筑材料,他自己则在白布上设计了起来。
首先要在瀑布旁建几个大型水塔,水塔要是封闭的,架起一些大型水槽伸向瀑布收集水源,减少饮用水源过多暴露在空气中,高高树立的水塔也可以让军校用自来水。还要水塔顶部接一个水管对着下面的湖泊,这样水塔里的水满了之后,就会顺着水管溢出流入湖泊之中。
接下来湖泊也要扩大,未来可以训练士兵的水性,溪流也要保留,让湖泊满了以后可以顺着溪水流下山,保持活水。
湖泊距离南面的山脉还有些距离,这里刚好可以建一个两层楼高的茅房,茅房可以建得很大,上百人同时方便都没什么问题,当然,隔间就别想了。茅房的二楼用来方便,一楼收集,清水从水塔引入二楼,脏水从一楼排出。在原来的河道旁边挖一个略微矮一些的水渠,让溪水一分为二,在排走湖泊中水流的同时,也可以把水渠内的脏水排下山去,也不用担心水渠倒灌污染了溪水。
陈曦仔细看过那个瀑布,水量完全可以满足他的这些设计了,虽说是小溪,但水流湍急,冲刷脏污应该没有问题。哪怕日后军校里用水量巨大,但以瀑布的流水量,仅仅一个晚上估计就可以把湖泊再次填满了,更别说水塔了。军校人再多也不怕,晚上大家都睡后基本就没人用水了。
为了上厕所方便,靠南的这一侧,湖泊东面,自然是数栋宿舍依次排开了。山谷非常的巨大,陈曦估计仅靠南这一面哪怕只建一栋两层楼的宿舍,就可以住下一千人了。但不能这么搞,否则离茅房远的东边,每次上个厕所都要累死人。
所以陈曦计划修建一栋每间房刚好一个小队十人、每层十间房,一共两层的宿舍,由西向东,由南向北,每排两栋,一共三排,算上一模一样的职教宿舍,刚好2x3的布局,看着就规整。而朝东方向空余的位置,留给以后扩建用。
<湖泊的北侧则是餐厅和食堂,这是为了取水方便,当然这个水不是从湖泊中取的,而是水塔。在不锈钢研究出来前,无论什么样的水管都是不靠谱的,所以不能把水管拉得太长,只能让食堂离水塔更近一些了,这样也不可避免地离茅房更近你些了,至于这种被陈曦设计的可以冲水的茅房到底会不会有味道,就连陈曦自己也说不准。同样北面也空着,留作扩建。
跟食堂并排的是教学大楼,在宿舍楼的南方,有两栋宿舍楼那么大。以现在的工艺,大型教室是造不出来的,哪怕用水泥都不行,必须有柱子。但在教室中用柱子就影响视线了,所以只建小教室,每间大约30人,同样是一层十间,共两层,由
南向北,一共两栋,可容纳1200人同时上课。东面依旧空着备用。
再往南是仓库、教具楼之类的,再往南就是校场以及各种各样的训练场地,以及一些附属建筑。
第189章 回宫禀报
整个军校的布局大体就是这样了。整个山谷是东西两边长,南北两边短。类似于方形,而陈曦的设计把山谷由东西方向一分为二,所有的布局也只用到了西面这一半,东面完全是空着的,不算校场和训练场地的话,整个山谷只用了不到四分之的地方,留有足够的扩建空间了。
而且整个山谷虽说可以容纳下一万多人,但陈曦并不认为未来已经完善的军校需要招收一万学员,人太多了也管理不过来,教员也顾不过来,生活供给上也跟不上。5000人足够了,除非是军校真正进入了现代化,那到时候再招生倒是可行。
等墨迹干透后,陈曦折起白布放进了怀里,打算回宫呈给李世民看。随后他擡头看了看周围,好嘛,98个人居然连一棵树都没有砍倒,而且他们压根没想到会要砍树,没有一个人带斧头的。这么大一片山谷,这样砍要砍到什么时候?
陈曦本想着把树都砍完,然后再告知李世民,让他可以一眼看清整个谷底,而不是被树木遮住视线。现在看来他是等不起了,这一百人别说是几天了,估计几个月都砍不完,更别说还要整平地面了。陈曦看了看天色,找到翟长孙问道:“翟统领,你可有叫开城门和宫门的令牌?”
翟长孙点点头道:“自然是有的,员外郎的意思是现在就回宫向主上禀报?”
陈曦点点头道:“不仅如此,后续还有很多安排需要圣人做主,既然翟统领有令牌,那我们即刻回城吧。”
翟长孙也不废话,立刻让人牵来了战马,之后三人就快马离开了山谷,向着长安城奔驰而去。早上从骊山花了半天的时间到达山谷,那是因为在秦岭之中马匹的速度上不来,出了秦岭之后,立马速度就上来了。但算上之前在山谷中考察耽搁的时间,两人回到长安城时,依旧已经宵禁了,城门也已经锁闭。
三人刚来到丹凤门外,城楼上就有人大喊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翟长孙大喊道:“玄甲军有急报,需要入城,快开城门。”
城楼上一阵骚动,过了一会儿又换了个人探出脑袋来问道:“可有令牌?”
只见翟长孙高高举起令牌后,城楼上放下了一个篮子,等翟长孙把令牌放进篮子里后,篮子又被拉了回去。陈曦看到一幕也是心中好笑,电视剧诚不我欺啊,也不全是胡说八道的嘛。
没多久城门就开了,既然是急报,守门将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跑下来跟翟长孙套近乎,城门大开后,士兵立马就让出了道路。三人“驾”的一声,驱马跑进城门后,其中一个士兵向着太史局而去,这是去通知李淳风不用明天就赶去山谷了。
而陈曦和翟长孙则向西转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