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也没那么快能出来,李世民也只能等着他,所以水泥墙的事也就不差这几日了。
玻璃窗的产量,几日下来,生产出来的玻璃给甘露殿装上应该是够了,现在反而是原料跟不上生产的速度了。煤还好,长安附近就有露天煤矿,开采起来很快,处理成焦煤也很快。关键还是石英,虽然长安附近也有,但石英埋在山中,可就不那么容易开采了,所以火药的运用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出了皇城后,陈曦马不停蹄地前往了太史局,李淳风果然牛逼,还真的只用了三天就把火药研究出来了,他看到陈曦后立马兴奋地指着房间地面上一大块爆炸痕迹说道:“员外郎,你说的火药果然威力惊人,贫道就只是用了一小点,居然就造成了如此大的破坏力!”
陈曦看了看地上那犹如铁锅一样大小的凹坑,突然觉得这个房间好危险,李淳风不会是在充满火药原料的地方试验火药爆炸的威力吧?
李淳风倒是读懂了陈曦的表情,他摆摆手道:“员外郎放心,贫道没那么傻,所有的原料都不在这个房间,我每次只会拿一小部分过来试验。”
陈曦这才松了口气,随后问道:“李道长,你所谓的一小点,到底是多少?”
李淳风拿出一个竹筒递给陈曦,他接过一看,这个竹筒差不多有10公分粗,20公分长,底部有竹节,顶部用泥封之,只留下一根引线,引线是用油纸包裹着火药卷制而成,跟现代的鞋带差不多粗。
陈曦看着手中大号的“手榴弹”,心想这也不小啊,看来李淳风口中的一小点和他想象中的一小点完全不同,陈曦一开始还以为只有现代手榴弹那么大呢。
不过这也正常,电影看多了,看到地上一个爆炸坑,陈曦下意识地就会想到手榴弹,还是那种木柄的爆破手榴弹,而不是地瓜形的破片手榴弹。然而对一个古人来说,一个一只手就能握住的东西,却能在硬石板地面上留下一个一尺多宽(唐朝正一尺约等于30.7厘米)的坑洞,那威力堪比巨大的落石了,就连架在长安城墙上那巨大的床弩也达不到这个效果。
陈曦小心地握着竹筒,不敢有一丁点幌动,怕火药之间摩擦引起爆炸,他再次向李淳风叮嘱道:“李道长,火药的原料一定要分开存放,混合好的黑火药也一定要及时处理,否则爆炸的话,引起火灾是小事,伤及性命可就是大事了。还有,以后千万别在屋内试验火药了。”
李淳风点点头道:“员外郎放心吧,自从见识了火药的威力后,贫道已然慎重起来,日后必会小心翼翼。”
陈曦说道:“如此甚好,过几日我会带李道长面见圣人,届时也会像圣人提议给道长在城外选一处山清水秀之地,专门研制火药,还望道长不要嫌弃偏僻就好。不过道长放心,道长对朝廷有功,对百姓有利,届时肯定会让数名奴仆照顾好道长的饮食起居,帮助道长研制火药,道长也可以自行挑选徒弟培养。”
李淳风点了点头道:“火药之物确实危险,放在城外是对的,万一出了事也不会伤及无辜百姓。至于偏僻,贫道乃是修行之人,又岂会在意这些。”
陈曦说道:“无论如何,李道长一定要注意安全,且要照顾好自己,现在的您对我大唐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李淳风好奇道:“为何,火药不是已经研制出来了吗?为何员外郎还说需要继续研制?硫黄、硝石都是很常见的东西。员东外郎你自己也知道比例,日后有没有贫道都无所谓了。”
陈曦说道:“以李道长对各种物质的了解,当然是在火药现有材料的基础上,不断添加其他各种材料,以不同比例进行混合,研制出威力更大的火药才是。比如我就偶然间发现过,石蜜在丢入火中后,可以使火焰燃烧得更旺,而火药的本质就是在狭小的容器中剧烈燃烧,因为快速产生的能量不能及时散发在空气中,这才引起了爆炸,倘若加入能助燃的蔗糖,是不是可以让火药的威力再次增加呢?”正所谓一硫二硝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唐朝有一种“甜如蜜,硬如石”被称为石蜜的糖,其实就是蔗糖,但这种糖是黄色的,跟现代白砂糖还是有差别的,所以陈曦也不知道在黑火药中加入石蜜的效果会是如何。所以他才会以这种说法跟李淳风说。以道士炼丹的天赋来看,说不定李淳风就可以进一步提纯石蜜,研制出白砂糖了呢?
李淳风点点头道:“贫道会用石蜜来试试的。贫道倒是没想到员外郎居然也会注意到这些不起眼的事物,这倒是让贫道想起了自己,贫道很喜欢观察一切事物的变化,就比如这火药,为什么燃烧之后会变成一堆黑渣,硫黄的本质是什么?硝石又是什么?为什么木头会变成木炭,为什么明明这三样单独燃烧并不剧烈,且极难点燃,可为何混在一起时却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威力?”
陈曦微微一笑,一脸神秘地说道 :“李道长,我想你需要一个显微镜,有了这东西,你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肉眼无法看到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你可以了解绝大部分物质,了解它们的变化!”
李淳风一把抓住了陈曦的手臂,激动地问道:“何为显微镜,哪里可以找到?你说的世界又是什么?在哪里?”
陈曦也不解释而是说道:“李道长,不如现在跟我进宫,我再告诉你具体如何?”
李淳风那是一点也不犹豫,立马拉着陈曦进了宫,当然李淳风是不能随意进出皇城的,要陈曦带着才能进去。再次来到将作监玻璃坊,陈曦先是让匠人做一个空心铁球出来,大小跟一个苹果相当。铁球不需要那么圆,所以做得很快,用泥做模具,把铁水灌入其中,等冷却后好了。
铁球开口极小,像极了抗日神剧里出现的那种圆不溜秋还带引线的土炸弹,陈曦那是相当满意,之后他才让匠人再去做两个凸透镜,一大一小。
这期间李淳风倒是对窑炉产生了点兴趣,但他现在更关注的还是显微镜,所以没有问太多关于窑炉的问题。李淳风问得更多的还是显微镜的问题,但陈曦就是不回答他。
做凸透镜需要时间,在此期间陈曦把铁球交给李淳风后说道:“李道长,你能想到用竹筒来封装火药,自然也是明白火药在越是结实的容器中燃烧,其突破容器时产生的爆炸威力就越大。但这个容器的结实程度也要有个限度,否则火药燃烧的威力就不足以突破容器产生爆炸。就像你手中这个铁球,若要用来装火药,铁球壁的极限厚度到底该是多少,才让火药爆炸的威力达到最大呢?”
李淳风点点头道:“贫道记住了,若是在火药中添加石蜜成功后,贫道会开始研究铁制容器的。”
随后陈曦又令人找来两颗燧石,将作监里自然不缺这东西,接着他又对李淳风说道:“还有,可不可以利用燧石做一个机关,当人为把这个机关打开后,燧石撞击的火星就可以点燃容器中的火药,这样一来哪怕是下雨天,火药也不需要用明火去点燃了,岂不是更加方便?”
[ 本章完 ]【1】【2】【3】【4】【5】【6】【7】【8】【9】【10】【11】【12】
玻璃窗的产量,几日下来,生产出来的玻璃给甘露殿装上应该是够了,现在反而是原料跟不上生产的速度了。煤还好,长安附近就有露天煤矿,开采起来很快,处理成焦煤也很快。关键还是石英,虽然长安附近也有,但石英埋在山中,可就不那么容易开采了,所以火药的运用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出了皇城后,陈曦马不停蹄地前往了太史局,李淳风果然牛逼,还真的只用了三天就把火药研究出来了,他看到陈曦后立马兴奋地指着房间地面上一大块爆炸痕迹说道:“员外郎,你说的火药果然威力惊人,贫道就只是用了一小点,居然就造成了如此大的破坏力!”
陈曦看了看地上那犹如铁锅一样大小的凹坑,突然觉得这个房间好危险,李淳风不会是在充满火药原料的地方试验火药爆炸的威力吧?
李淳风倒是读懂了陈曦的表情,他摆摆手道:“员外郎放心,贫道没那么傻,所有的原料都不在这个房间,我每次只会拿一小部分过来试验。”
陈曦这才松了口气,随后问道:“李道长,你所谓的一小点,到底是多少?”
李淳风拿出一个竹筒递给陈曦,他接过一看,这个竹筒差不多有10公分粗,20公分长,底部有竹节,顶部用泥封之,只留下一根引线,引线是用油纸包裹着火药卷制而成,跟现代的鞋带差不多粗。
陈曦看着手中大号的“手榴弹”,心想这也不小啊,看来李淳风口中的一小点和他想象中的一小点完全不同,陈曦一开始还以为只有现代手榴弹那么大呢。
不过这也正常,电影看多了,看到地上一个爆炸坑,陈曦下意识地就会想到手榴弹,还是那种木柄的爆破手榴弹,而不是地瓜形的破片手榴弹。然而对一个古人来说,一个一只手就能握住的东西,却能在硬石板地面上留下一个一尺多宽(唐朝正一尺约等于30.7厘米)的坑洞,那威力堪比巨大的落石了,就连架在长安城墙上那巨大的床弩也达不到这个效果。
陈曦小心地握着竹筒,不敢有一丁点幌动,怕火药之间摩擦引起爆炸,他再次向李淳风叮嘱道:“李道长,火药的原料一定要分开存放,混合好的黑火药也一定要及时处理,否则爆炸的话,引起火灾是小事,伤及性命可就是大事了。还有,以后千万别在屋内试验火药了。”
李淳风点点头道:“员外郎放心吧,自从见识了火药的威力后,贫道已然慎重起来,日后必会小心翼翼。”
陈曦说道:“如此甚好,过几日我会带李道长面见圣人,届时也会像圣人提议给道长在城外选一处山清水秀之地,专门研制火药,还望道长不要嫌弃偏僻就好。不过道长放心,道长对朝廷有功,对百姓有利,届时肯定会让数名奴仆照顾好道长的饮食起居,帮助道长研制火药,道长也可以自行挑选徒弟培养。”
李淳风点了点头道:“火药之物确实危险,放在城外是对的,万一出了事也不会伤及无辜百姓。至于偏僻,贫道乃是修行之人,又岂会在意这些。”
陈曦说道:“无论如何,李道长一定要注意安全,且要照顾好自己,现在的您对我大唐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李淳风好奇道:“为何,火药不是已经研制出来了吗?为何员外郎还说需要继续研制?硫黄、硝石都是很常见的东西。员东外郎你自己也知道比例,日后有没有贫道都无所谓了。”
陈曦说道:“以李道长对各种物质的了解,当然是在火药现有材料的基础上,不断添加其他各种材料,以不同比例进行混合,研制出威力更大的火药才是。比如我就偶然间发现过,石蜜在丢入火中后,可以使火焰燃烧得更旺,而火药的本质就是在狭小的容器中剧烈燃烧,因为快速产生的能量不能及时散发在空气中,这才引起了爆炸,倘若加入能助燃的蔗糖,是不是可以让火药的威力再次增加呢?”正所谓一硫二硝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唐朝有一种“甜如蜜,硬如石”被称为石蜜的糖,其实就是蔗糖,但这种糖是黄色的,跟现代白砂糖还是有差别的,所以陈曦也不知道在黑火药中加入石蜜的效果会是如何。所以他才会以这种说法跟李淳风说。以道士炼丹的天赋来看,说不定李淳风就可以进一步提纯石蜜,研制出白砂糖了呢?
李淳风点点头道:“贫道会用石蜜来试试的。贫道倒是没想到员外郎居然也会注意到这些不起眼的事物,这倒是让贫道想起了自己,贫道很喜欢观察一切事物的变化,就比如这火药,为什么燃烧之后会变成一堆黑渣,硫黄的本质是什么?硝石又是什么?为什么木头会变成木炭,为什么明明这三样单独燃烧并不剧烈,且极难点燃,可为何混在一起时却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威力?”
陈曦微微一笑,一脸神秘地说道 :“李道长,我想你需要一个显微镜,有了这东西,你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肉眼无法看到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你可以了解绝大部分物质,了解它们的变化!”
李淳风一把抓住了陈曦的手臂,激动地问道:“何为显微镜,哪里可以找到?你说的世界又是什么?在哪里?”
陈曦也不解释而是说道:“李道长,不如现在跟我进宫,我再告诉你具体如何?”
李淳风那是一点也不犹豫,立马拉着陈曦进了宫,当然李淳风是不能随意进出皇城的,要陈曦带着才能进去。再次来到将作监玻璃坊,陈曦先是让匠人做一个空心铁球出来,大小跟一个苹果相当。铁球不需要那么圆,所以做得很快,用泥做模具,把铁水灌入其中,等冷却后好了。
铁球开口极小,像极了抗日神剧里出现的那种圆不溜秋还带引线的土炸弹,陈曦那是相当满意,之后他才让匠人再去做两个凸透镜,一大一小。
这期间李淳风倒是对窑炉产生了点兴趣,但他现在更关注的还是显微镜,所以没有问太多关于窑炉的问题。李淳风问得更多的还是显微镜的问题,但陈曦就是不回答他。
做凸透镜需要时间,在此期间陈曦把铁球交给李淳风后说道:“李道长,你能想到用竹筒来封装火药,自然也是明白火药在越是结实的容器中燃烧,其突破容器时产生的爆炸威力就越大。但这个容器的结实程度也要有个限度,否则火药燃烧的威力就不足以突破容器产生爆炸。就像你手中这个铁球,若要用来装火药,铁球壁的极限厚度到底该是多少,才让火药爆炸的威力达到最大呢?”
李淳风点点头道:“贫道记住了,若是在火药中添加石蜜成功后,贫道会开始研究铁制容器的。”
随后陈曦又令人找来两颗燧石,将作监里自然不缺这东西,接着他又对李淳风说道:“还有,可不可以利用燧石做一个机关,当人为把这个机关打开后,燧石撞击的火星就可以点燃容器中的火药,这样一来哪怕是下雨天,火药也不需要用明火去点燃了,岂不是更加方便?”
[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