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帮?」忽必烈闻言,勃然大怒,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猛地一甩袖子,
怒喝道:「在襄阳城下,就有人要刺架!如今到了我的地盘,又有人刺架!如此
猖狂!我大元铁骑踏遍了万里江山,打下这偌大疆土,为何不服的人就这么多了?
这究竟是何缘故!」
一声怒喝,声如洪钟,震得周围的卫士一个个噤若寒蝉。伯颜和阿术吓得魂
飞魄散,连忙双双跪倒在地。
伯颜额头冒汗,抢先奏道:「大汗息怒!大汗息怒!此辈不过都是些江湖游
侠,天生不喜拘束,不服王化。不管是我大元,还是大宋,对他们而言都是一样。
这并非大元治国无方,实乃此等因素难以管教所致。」
忽必烈冷哼一声,显然对这个解释并不满意,他悠悠看着天空,不知在思索
什么,半晌才问到:「好一个丐帮……我大元版图之内,有多少乞丐?」
这个问题问得突然,又极为宏阔,伯颜和阿术对视一眼,皆是面面相觑,不
知如何作答。整个天下,谁又能数得清到底有多少乞丐?
伯颜只好硬着头皮回道:「这……这命数浩繁,臣……臣等不知。」
「不知?」忽必烈眼中寒光一闪,语气变得冰冷刺骨,「天下乞丐无数,朕
管不了。但是我大都方圆百里之内,我不想再看见一个身份不明的乞丐!伯颜,
此事,由你去操办!」
伯颜心中一凛,却不敢有丝毫迟疑,连忙磕头应承:「臣遵旨!臣一定将大
都的乞丐尽数登记在册,编户齐民,以便管辖。凡身份不明、不肯登记的,按乱
民论处,格杀勿论!」
「嗯。」忽必烈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又看了看耶律齐,眼中闪过一丝狠戾的精光,对侍立在旁的玄冥真人说道:
「这耶律齐是丐帮帮主,想必在他手下,还有不少顽劣的帮众。今日一败,他们
岂会善罢甘休?」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朕要一网打尽,永绝后患。你便将这耶律
齐押入大都天牢,然后放出消息,让这帮乞丐来救。」
「来一个,朕杀一个!来两个,朕杀一双!朕倒要看看,他们这丐帮,到底
有多少人可以来送死!」
玄冥真人躬身领命:「谨遵大汗法令。」
说罢,他不再言语,伸出那只干瘦如鹰爪的手,一把提起被点中穴道、动弹
不得的耶律齐,如提一件死物般,将他扔进了随行的一辆车驾之中。
车队重新布好防备,步伐匆匆地向着大都的方向进发。
--------------
第七十七章:圣火北行
官道之上,车轮滚滚,碾过薄霜,华筝与阳破天带着数名圣火教教徒和百余
护卫相随,向着北方的大都缓缓行进。
车队简朴,并无赫赫仪仗,数十辆马车上装载的,却非金银珠宝,而是从江
南大地收购的粮食与布匹。
时节已至深秋,北地愈见肃杀。道路两旁,田地荒芜,村落十室九空。枯树
遒劲的枝丫直指铅灰色的天空,偶尔能望见远处几缕青烟,那不是炊烟,而是荒
原上野草燃起的孤火。
一日,车队行至一处河谷,只见沟底零星蜷缩着数十个衣不蔽体的饥民。他
们面黄肌瘦,眼神空洞,如一群待宰的羔羊,对路过的车队已无半分反应,仿佛
连抬头的力气都已耗尽。
华筝让车队停下,亲自走下马车。她身披一件素色长裘,未施粉黛,那双曾
锐利如鹰的眼睛,此刻望向这些人时,却蒙上了一层悲悯的薄雾。
「发粮。」她只对阳破天说了两个字。
阳破天立刻会意,指挥手下教众和士兵解开粮袋,架起大锅,很快,浓郁的
米粥香气便在这片死寂的河谷里弥漫开来。
起初,饥民们只是麻木地看着,不敢相信。直到一个孩童抵不住饥饿的诱惑,
踉跄着爬到锅边,喝到了第一口热粥,人群才如梦初醒,蜂拥而上,眼神中重新
燃起了名为「求生」的火焰。
华筝没有上前,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双手捧着破
碗,喝一口粥,流两行泪;看到一个青年,将粥小心地吹凉,一口口喂给怀中早
已奄奄一息的妹妹。人间至苦,莫过于此。
阳破天走到她身边,低声道:「圣姑,此地不宜久留,恐有流寇。」
华筝却摇了摇头,目光依然胶着在那幅人间惨剧上:「破天,你看。他们要
的不是金银,不是官爵,甚至不是一块能耕种的土地。他们要的,只是一碗能活
下去的粥。」
她顿了顿,转身走向一个抱着孩子、尚有余力的妇人。那妇人惶恐地看着她,
仿佛她是什么天神下凡,却又不敢靠近。
华筝微微一笑,声音放得极为柔和:「姊妹,莫怕。这粥,是长生天赐予的。」
那妇人嘴唇翕动,却没发出声音。旁边一个喝了几口粥、气力稍复的老者,
沙哑地开了口,言语中带着一丝久经世事的麻木与戒备:「姑娘……不,贵人。
您是天上的仙子,我们是地上的蝼蚁。给我们一口饭吃,是您的恩典。只是…
…我们汉人,不懂你们蒙古人的长生天,也不知信奉的是什么神……」这话不像
质问,更像是卑微的陈述,背后却是深不见底的隔阂。
华筝听着,非但没有不悦,反而轻轻点了点头。她知道,言语上的填鸭只会
激起更强的逆反。
「老人家说得是,」她和煦地回应,目光扫过众人一张张黧黑而茫然的脸,
「我们信奉的,不是一个住在天上、遥不可及的神,也不是你们祖宗牌位里的名
字。我们信奉的,是能让人活下去的『道理』。」
她伸出纤细的手指,在身前虚拢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
怒喝道:「在襄阳城下,就有人要刺架!如今到了我的地盘,又有人刺架!如此
猖狂!我大元铁骑踏遍了万里江山,打下这偌大疆土,为何不服的人就这么多了?
这究竟是何缘故!」
一声怒喝,声如洪钟,震得周围的卫士一个个噤若寒蝉。伯颜和阿术吓得魂
飞魄散,连忙双双跪倒在地。
伯颜额头冒汗,抢先奏道:「大汗息怒!大汗息怒!此辈不过都是些江湖游
侠,天生不喜拘束,不服王化。不管是我大元,还是大宋,对他们而言都是一样。
这并非大元治国无方,实乃此等因素难以管教所致。」
忽必烈冷哼一声,显然对这个解释并不满意,他悠悠看着天空,不知在思索
什么,半晌才问到:「好一个丐帮……我大元版图之内,有多少乞丐?」
这个问题问得突然,又极为宏阔,伯颜和阿术对视一眼,皆是面面相觑,不
知如何作答。整个天下,谁又能数得清到底有多少乞丐?
伯颜只好硬着头皮回道:「这……这命数浩繁,臣……臣等不知。」
「不知?」忽必烈眼中寒光一闪,语气变得冰冷刺骨,「天下乞丐无数,朕
管不了。但是我大都方圆百里之内,我不想再看见一个身份不明的乞丐!伯颜,
此事,由你去操办!」
伯颜心中一凛,却不敢有丝毫迟疑,连忙磕头应承:「臣遵旨!臣一定将大
都的乞丐尽数登记在册,编户齐民,以便管辖。凡身份不明、不肯登记的,按乱
民论处,格杀勿论!」
「嗯。」忽必烈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又看了看耶律齐,眼中闪过一丝狠戾的精光,对侍立在旁的玄冥真人说道:
「这耶律齐是丐帮帮主,想必在他手下,还有不少顽劣的帮众。今日一败,他们
岂会善罢甘休?」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朕要一网打尽,永绝后患。你便将这耶律
齐押入大都天牢,然后放出消息,让这帮乞丐来救。」
「来一个,朕杀一个!来两个,朕杀一双!朕倒要看看,他们这丐帮,到底
有多少人可以来送死!」
玄冥真人躬身领命:「谨遵大汗法令。」
说罢,他不再言语,伸出那只干瘦如鹰爪的手,一把提起被点中穴道、动弹
不得的耶律齐,如提一件死物般,将他扔进了随行的一辆车驾之中。
车队重新布好防备,步伐匆匆地向着大都的方向进发。
--------------
第七十七章:圣火北行
官道之上,车轮滚滚,碾过薄霜,华筝与阳破天带着数名圣火教教徒和百余
护卫相随,向着北方的大都缓缓行进。
车队简朴,并无赫赫仪仗,数十辆马车上装载的,却非金银珠宝,而是从江
南大地收购的粮食与布匹。
时节已至深秋,北地愈见肃杀。道路两旁,田地荒芜,村落十室九空。枯树
遒劲的枝丫直指铅灰色的天空,偶尔能望见远处几缕青烟,那不是炊烟,而是荒
原上野草燃起的孤火。
一日,车队行至一处河谷,只见沟底零星蜷缩着数十个衣不蔽体的饥民。他
们面黄肌瘦,眼神空洞,如一群待宰的羔羊,对路过的车队已无半分反应,仿佛
连抬头的力气都已耗尽。
华筝让车队停下,亲自走下马车。她身披一件素色长裘,未施粉黛,那双曾
锐利如鹰的眼睛,此刻望向这些人时,却蒙上了一层悲悯的薄雾。
「发粮。」她只对阳破天说了两个字。
阳破天立刻会意,指挥手下教众和士兵解开粮袋,架起大锅,很快,浓郁的
米粥香气便在这片死寂的河谷里弥漫开来。
起初,饥民们只是麻木地看着,不敢相信。直到一个孩童抵不住饥饿的诱惑,
踉跄着爬到锅边,喝到了第一口热粥,人群才如梦初醒,蜂拥而上,眼神中重新
燃起了名为「求生」的火焰。
华筝没有上前,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双手捧着破
碗,喝一口粥,流两行泪;看到一个青年,将粥小心地吹凉,一口口喂给怀中早
已奄奄一息的妹妹。人间至苦,莫过于此。
阳破天走到她身边,低声道:「圣姑,此地不宜久留,恐有流寇。」
华筝却摇了摇头,目光依然胶着在那幅人间惨剧上:「破天,你看。他们要
的不是金银,不是官爵,甚至不是一块能耕种的土地。他们要的,只是一碗能活
下去的粥。」
她顿了顿,转身走向一个抱着孩子、尚有余力的妇人。那妇人惶恐地看着她,
仿佛她是什么天神下凡,却又不敢靠近。
华筝微微一笑,声音放得极为柔和:「姊妹,莫怕。这粥,是长生天赐予的。」
那妇人嘴唇翕动,却没发出声音。旁边一个喝了几口粥、气力稍复的老者,
沙哑地开了口,言语中带着一丝久经世事的麻木与戒备:「姑娘……不,贵人。
您是天上的仙子,我们是地上的蝼蚁。给我们一口饭吃,是您的恩典。只是…
…我们汉人,不懂你们蒙古人的长生天,也不知信奉的是什么神……」这话不像
质问,更像是卑微的陈述,背后却是深不见底的隔阂。
华筝听着,非但没有不悦,反而轻轻点了点头。她知道,言语上的填鸭只会
激起更强的逆反。
「老人家说得是,」她和煦地回应,目光扫过众人一张张黧黑而茫然的脸,
「我们信奉的,不是一个住在天上、遥不可及的神,也不是你们祖宗牌位里的名
字。我们信奉的,是能让人活下去的『道理』。」
她伸出纤细的手指,在身前虚拢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