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马匹。所以沿
路到长安的信使和公文不断,朝中大事和关中、汉中、河南、湖广等地情况,也
都不断地向李自成和西安禀报。倘若有重要军情,则逢站换马,星夜兼程,虽相
距数里,一日夜可以到达。
山西总兵官周遇吉与山西巡抚蔡懋德分别布置河防,并向京师求援,但北京
已无兵可调,仅是象征性地派遣副将熊通率领二千士卒助战,周遇吉留下熊通防
守黄河之后,赶赴代州、宁武关为北京建立阻击防线。准备粮饷和火炮火药,弓
箭刀剑等武器装备。
周遇吉把代州设为第一道防线,架设一门火炮,边守边待援,如果援军不
至又守不住,那么就再退到天险宁武关的第二道防线。这里架设三门火炮,而
宁武关就是周遇吉的底线,他誓死也不会再退了。
宁武关易守难攻,所以周遇吉把火炮火药等军事物质多准备在宁武关,做好
了长期抗战的准备。
崇祯十五年(642年)冬季,周遇吉接替刚刚被明廷处死的许定国出任
山西总兵官,赴任之后,淘汰老弱残兵,修缮兵器,加强练兵,积级备战,一心
精忠报国。
平阳守将陈尚智贪生怕死,投降李自成,劝降熊通,并让他游说周遇吉归降。
周遇吉见到熊通后,怒斥道:「我受国家的厚恩,怎么可能跟着你叛逆?!你统
兵两千,不去杀贼,为什么反而要做说客?!」周遇吉怒斩熊通,将首级送往北
京,以显示自己效忠明朝的决心。
李自成接着进攻太原,尚未卸任的革职巡抚蔡懋德调朱孔训,牛勇,王永魁
等督兵五千人英勇出战,视死如归,一军尽殁。李自成又以守将张雄作内应,炮
轰破城,山西巡抚蔡懋德困守两昼夜,自缢而死。
这次是大顺建国以后首次出师,首次攻破省会,同时又处在大顺的全盛时期,
将士们都一心想着建国创业,所以对军纪特别严厉。
大顺军营,李自成军帐。
傍晚,北风飘雪。
李自成头戴铁盔,身穿棉甲,脚穿矮革靴,背着手在帐中来移步。站在旁
边的宋献策和高皇后看着他。
李自成忧虑道:「大顺一路势如破竹,但忧患依然存在。」
高皇后追问道:「皇上,忧虑何事?」
李自成忧虑道:「第一件事,要是崇祯将守宣化和大同的人马调北京守城,
使大顺军屯兵坚城之下。万一到时不能攻克北京,事情就不顺利了。」
宋献策问道:「第二件事情呢?」
李自成忧虑道:「崇祯不惜割地缓兵鞑靼,把关宁铁骑调救北京。如此,
我军想要一鼓攻破北京,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高皇后着急道:「第三呢?」
李自成忧虑道:「要是崇祯,留下几个重臣守北京,自己走山东一条路,逃
往南京。就算我们再攻破北京,也将处在鞑靼和明朝的上下夹功之中了。」
宋献策眼珠子急转,大脑飞速的运转着,只一会,轻拍一下桌子。
宋献策道:「要是大顺军已经截断运河,他还能逃往南京吗?」
李自成严肃道:「如果崇祯决计南逃,他可以绕道胶东南下,也可以从天津
乘海船南下。如果崇祯逃到南京,那么他既有江南财富,又有长江天险,以后的
战事就打不完了。」
**********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
路到长安的信使和公文不断,朝中大事和关中、汉中、河南、湖广等地情况,也
都不断地向李自成和西安禀报。倘若有重要军情,则逢站换马,星夜兼程,虽相
距数里,一日夜可以到达。
山西总兵官周遇吉与山西巡抚蔡懋德分别布置河防,并向京师求援,但北京
已无兵可调,仅是象征性地派遣副将熊通率领二千士卒助战,周遇吉留下熊通防
守黄河之后,赶赴代州、宁武关为北京建立阻击防线。准备粮饷和火炮火药,弓
箭刀剑等武器装备。
周遇吉把代州设为第一道防线,架设一门火炮,边守边待援,如果援军不
至又守不住,那么就再退到天险宁武关的第二道防线。这里架设三门火炮,而
宁武关就是周遇吉的底线,他誓死也不会再退了。
宁武关易守难攻,所以周遇吉把火炮火药等军事物质多准备在宁武关,做好
了长期抗战的准备。
崇祯十五年(642年)冬季,周遇吉接替刚刚被明廷处死的许定国出任
山西总兵官,赴任之后,淘汰老弱残兵,修缮兵器,加强练兵,积级备战,一心
精忠报国。
平阳守将陈尚智贪生怕死,投降李自成,劝降熊通,并让他游说周遇吉归降。
周遇吉见到熊通后,怒斥道:「我受国家的厚恩,怎么可能跟着你叛逆?!你统
兵两千,不去杀贼,为什么反而要做说客?!」周遇吉怒斩熊通,将首级送往北
京,以显示自己效忠明朝的决心。
李自成接着进攻太原,尚未卸任的革职巡抚蔡懋德调朱孔训,牛勇,王永魁
等督兵五千人英勇出战,视死如归,一军尽殁。李自成又以守将张雄作内应,炮
轰破城,山西巡抚蔡懋德困守两昼夜,自缢而死。
这次是大顺建国以后首次出师,首次攻破省会,同时又处在大顺的全盛时期,
将士们都一心想着建国创业,所以对军纪特别严厉。
大顺军营,李自成军帐。
傍晚,北风飘雪。
李自成头戴铁盔,身穿棉甲,脚穿矮革靴,背着手在帐中来移步。站在旁
边的宋献策和高皇后看着他。
李自成忧虑道:「大顺一路势如破竹,但忧患依然存在。」
高皇后追问道:「皇上,忧虑何事?」
李自成忧虑道:「第一件事,要是崇祯将守宣化和大同的人马调北京守城,
使大顺军屯兵坚城之下。万一到时不能攻克北京,事情就不顺利了。」
宋献策问道:「第二件事情呢?」
李自成忧虑道:「崇祯不惜割地缓兵鞑靼,把关宁铁骑调救北京。如此,
我军想要一鼓攻破北京,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高皇后着急道:「第三呢?」
李自成忧虑道:「要是崇祯,留下几个重臣守北京,自己走山东一条路,逃
往南京。就算我们再攻破北京,也将处在鞑靼和明朝的上下夹功之中了。」
宋献策眼珠子急转,大脑飞速的运转着,只一会,轻拍一下桌子。
宋献策道:「要是大顺军已经截断运河,他还能逃往南京吗?」
李自成严肃道:「如果崇祯决计南逃,他可以绕道胶东南下,也可以从天津
乘海船南下。如果崇祯逃到南京,那么他既有江南财富,又有长江天险,以后的
战事就打不完了。」
**********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