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瞳孔闪烁冷光,而芍药则在暗影里,瞳孔如冷钢般冰冷。
我压低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势:
“接下来,我们便要在这个世界开始真正的行动——我需要你们向我保证,不论我下达怎样的命令都必须绝对服从。你们能做到吗?”
空气骤然凝固。黑蔷薇缓缓直起身,白皙的脖颈上还有方才留下的血痕,她红唇轻启,声音冷艳如刃:
“契约者,你的命令,就是我的信条。”
牡丹的反应更为炽烈,她胸口起伏,猛然双拳捶在自己胸前,像是龙族的战鼓在回响:
“达令!我无论如何都会跟随你,哪怕是冲进地狱!”
凤仙狐耳轻轻颤动,九尾张开如屏风,粉色光辉映着她妩媚的笑:
“少爷,你要我做什么都行……就算让我去勾引藤原家的那条废狗,我也会笑着完成。”
金盏神色未变,冷冷回应:
“Master,遵循命令是我存在的首要程式。”
她的声音带着金属质感,没有一丝犹疑。
最后,所有视线都落在芍药身上。她静静站在阴影里,冷艳的脸庞半隐半现。她缓缓点头,低沉的声音划破空气:
“顾行舟殿下,我可以效忠于你,服从的一切命令,甚至为你而死——但若你背叛了源赖光大人的信任和托付,就算我死了也会有无数人接替我来杀你。”
这话像是一把冰刀,锋利得让人窒息。
“很好,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我不理会芍药的威胁,只是轻笑,笑意像暗火燃烧。洞窟内的空气紧绷到极点,所有人心底都明白:从这一刻开始,真正的棋局,才要展开。
江户城今日依旧如沸腾的巨炉,晨光才刚照亮瓦檐,便已能听见鼓乐齐鸣的声浪,涌动在石板铺就的长街。城门外搭起的彩棚上,绸缎与纸灯摇曳,红与金交织,宛如烈火铺陈在晨雾之间。随处可见手持扇舞的艺伎,她们的和服染着最鲜亮的胭脂色,腰间系着厚重的带子,步履轻缓却神态端庄,随着太鼓节奏轻摇莲步。孩童们攥着手工木偶,追逐着舞狮队伍奔跑,笑声在巷道回荡,如同春水击石。
城中街道早已被装点成仪典的长廊。两侧屋檐下悬挂的锦旗随风猎猎,上书“贺天皇迎娶”数个大字。米糕、清酒、鲷鱼寿司被一摞摞端到摊位上,香气与蒸汽交织,吸引得百姓络绎不绝。商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铜钱叮当作响,声声汇入盛典的洪流。士兵们着盛装铠甲,长枪戟立,银盔映着日光,庄严肃穆地守在通往皇宫的御道两侧,宛如金铁之墙。
鼓声渐急。宫城之内传出雅乐——横笛的清越,琵琶的悠扬,拍和与鼓点铺陈其下,声声传入人心。殿外,数百名身披狩衣的公卿与随从,簇拥着一辆雕金饰玉的凤辇,凤头昂扬,朱漆灼目,缎帘垂落。帘影之内隐见佳人的轮廓。百姓们踮起脚尖,仰颈欲窥,只能看见白衣衣角在日光下如雪似霞,令好奇心与欢呼一齐高涨。
“天皇陛下圣寿无疆!”
“贺新妃入宫!”
呼喊声汹涌而来,如同潮水,一浪高过一浪。纸屑与花瓣自楼阁倾洒而下,纷纷扬扬,将街道染成花海。空气中弥漫着香粉与酒气,太阳逐渐爬升,照耀得金瓦闪耀夺目,仿佛整个江户城在这一刻都化作金色幻梦。
然而——就在这一派极盛的欢腾之中,忽有人惊疑出声。
“你们看……天上有东西。”
人群一阵骚动,百余双眼齐齐抬起,仰望碧空。晨光尚早,天色透亮澄澈,白云轻浮。但在高悬的城楼与旌旗之上,却的确有一抹影子在缓慢移动。起初模糊,像是云层投下的错觉。但随着它渐渐逼近,形体愈加清晰。
“哈哈,是谁挂了风筝吗?怎么像艘船似的!”
“船?笨蛋,船是在海里走的,怎么能飞上天?”
笑声自人群蔓延开来,带着嘲弄与不信。孩童指着天空手舞足蹈,老者摇头嗤笑。可笑声只维持了片刻,那庞然的“影子”继续前行,掠过阳光直射的空处,彻彻底底展现了它的模样——一艘木质的风帆船。船身横陈,长约一辆重装卡车,桅杆巍然,红蓝相间的风帆猎猎鼓动,仿佛有无形的风自四面八方托举。船底镶嵌着铜铁般的构造,微微泛着光,宛若符文或机关。它并非远在云端,而是恰好悬浮在百米高空,不远不近,让城中无论身在何处的百姓都能看清那木纹与绳索的细节。
人群的笑声顿时凝固,表情由嬉笑转为错愕,继而是窒息般的静寂。
“那……那真的是船?”
“我的天啊,它没有落下……”
“神迹吗?是天皇的祥瑞吗?!”
有人跪倒叩首,口中喃喃称颂神明;也有人惊恐后退,拉着孩子夺路而逃。鼓乐与呼喊逐渐混乱,敲击声失去节奏,乐师们眼睛死死盯着天空,忘了手中的旋律。士兵们的长枪齐刷刷举起,甲叶在颤抖。船影笼罩在皇宫的屋脊与御道之上,宛若一头从天而降的巨兽,俯瞰着人间盛典。阳光照耀下,木船的影子在地上缓慢移动,掠过彩棚、鼓手、百姓的人群。人们仰望的脸庞在阴影中同时露出复杂神色:惊惧、崇拜、怀疑,交织成一幅人间百态。
就在这天朗气清的上午,江户城的庆典,忽然被一艘空中木船的出现,推入了未知与恐惧的边缘。
皇城外围,馆驿高墙如森,朱漆大门半掩,守卫森严。此刻的空气却凝固成一片死寂。那本悬浮于半空的巨船,木质纹理清晰,帆布如白鹤振翼,正徐徐下降,仿佛天神御风而来。鼓噪的百姓被侍卫驱散,空阔的御道间只余一列列甲胄森冷的武士,手扶刀柄,却无一人敢轻举妄动。
船影压落在馆驿门口,阴影如天幕覆下,令在场之人心口发紧。随着“吱呀”一声,船舷侧面竟宛如门户般开启,一道笔直的缝隙裂开,随即缓缓推阖。其内流出奇异的光,仿佛并非凡世间的光亮,而是自远古天宫中泻下的神辉。
最先现身者是一位年轻男子。他衣着古怪,非和袍之制,亦非唐冠之服,却自有一股大国之威。身上着一袭青色中山装,纽扣紧列,剪裁合身,线条分明。在平安之世的人看来,这正是“奇装异服”,陌生而肃然。他高大挺拔,身量足有一丈余,比起场中平均只及其肩的本地人宛如鹤立鸡群。眉目深邃,神情沉静,举手投足间不见半分惶惑,反倒有一种睥睨山川、俯瞰群生的从容。
在他身后又走出四位女子,她们皆盛服而来,衣裳虽合礼,却掩不住天姿国色:有的眉目冷艳,唇若朱砂;有的娇媚妖娆,腰肢若柳;有的端丽雍容,凤眼含威;更有一人九尾轻曳,狐媚之态与华贵并行。她们步伐整齐,神色自若,与其随行的男子遥相呼应,宛若星辰拱月。
馆驿内的官员与随从早已汗涔涔而下,既不敢直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
我压低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势:
“接下来,我们便要在这个世界开始真正的行动——我需要你们向我保证,不论我下达怎样的命令都必须绝对服从。你们能做到吗?”
空气骤然凝固。黑蔷薇缓缓直起身,白皙的脖颈上还有方才留下的血痕,她红唇轻启,声音冷艳如刃:
“契约者,你的命令,就是我的信条。”
牡丹的反应更为炽烈,她胸口起伏,猛然双拳捶在自己胸前,像是龙族的战鼓在回响:
“达令!我无论如何都会跟随你,哪怕是冲进地狱!”
凤仙狐耳轻轻颤动,九尾张开如屏风,粉色光辉映着她妩媚的笑:
“少爷,你要我做什么都行……就算让我去勾引藤原家的那条废狗,我也会笑着完成。”
金盏神色未变,冷冷回应:
“Master,遵循命令是我存在的首要程式。”
她的声音带着金属质感,没有一丝犹疑。
最后,所有视线都落在芍药身上。她静静站在阴影里,冷艳的脸庞半隐半现。她缓缓点头,低沉的声音划破空气:
“顾行舟殿下,我可以效忠于你,服从的一切命令,甚至为你而死——但若你背叛了源赖光大人的信任和托付,就算我死了也会有无数人接替我来杀你。”
这话像是一把冰刀,锋利得让人窒息。
“很好,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我不理会芍药的威胁,只是轻笑,笑意像暗火燃烧。洞窟内的空气紧绷到极点,所有人心底都明白:从这一刻开始,真正的棋局,才要展开。
江户城今日依旧如沸腾的巨炉,晨光才刚照亮瓦檐,便已能听见鼓乐齐鸣的声浪,涌动在石板铺就的长街。城门外搭起的彩棚上,绸缎与纸灯摇曳,红与金交织,宛如烈火铺陈在晨雾之间。随处可见手持扇舞的艺伎,她们的和服染着最鲜亮的胭脂色,腰间系着厚重的带子,步履轻缓却神态端庄,随着太鼓节奏轻摇莲步。孩童们攥着手工木偶,追逐着舞狮队伍奔跑,笑声在巷道回荡,如同春水击石。
城中街道早已被装点成仪典的长廊。两侧屋檐下悬挂的锦旗随风猎猎,上书“贺天皇迎娶”数个大字。米糕、清酒、鲷鱼寿司被一摞摞端到摊位上,香气与蒸汽交织,吸引得百姓络绎不绝。商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铜钱叮当作响,声声汇入盛典的洪流。士兵们着盛装铠甲,长枪戟立,银盔映着日光,庄严肃穆地守在通往皇宫的御道两侧,宛如金铁之墙。
鼓声渐急。宫城之内传出雅乐——横笛的清越,琵琶的悠扬,拍和与鼓点铺陈其下,声声传入人心。殿外,数百名身披狩衣的公卿与随从,簇拥着一辆雕金饰玉的凤辇,凤头昂扬,朱漆灼目,缎帘垂落。帘影之内隐见佳人的轮廓。百姓们踮起脚尖,仰颈欲窥,只能看见白衣衣角在日光下如雪似霞,令好奇心与欢呼一齐高涨。
“天皇陛下圣寿无疆!”
“贺新妃入宫!”
呼喊声汹涌而来,如同潮水,一浪高过一浪。纸屑与花瓣自楼阁倾洒而下,纷纷扬扬,将街道染成花海。空气中弥漫着香粉与酒气,太阳逐渐爬升,照耀得金瓦闪耀夺目,仿佛整个江户城在这一刻都化作金色幻梦。
然而——就在这一派极盛的欢腾之中,忽有人惊疑出声。
“你们看……天上有东西。”
人群一阵骚动,百余双眼齐齐抬起,仰望碧空。晨光尚早,天色透亮澄澈,白云轻浮。但在高悬的城楼与旌旗之上,却的确有一抹影子在缓慢移动。起初模糊,像是云层投下的错觉。但随着它渐渐逼近,形体愈加清晰。
“哈哈,是谁挂了风筝吗?怎么像艘船似的!”
“船?笨蛋,船是在海里走的,怎么能飞上天?”
笑声自人群蔓延开来,带着嘲弄与不信。孩童指着天空手舞足蹈,老者摇头嗤笑。可笑声只维持了片刻,那庞然的“影子”继续前行,掠过阳光直射的空处,彻彻底底展现了它的模样——一艘木质的风帆船。船身横陈,长约一辆重装卡车,桅杆巍然,红蓝相间的风帆猎猎鼓动,仿佛有无形的风自四面八方托举。船底镶嵌着铜铁般的构造,微微泛着光,宛若符文或机关。它并非远在云端,而是恰好悬浮在百米高空,不远不近,让城中无论身在何处的百姓都能看清那木纹与绳索的细节。
人群的笑声顿时凝固,表情由嬉笑转为错愕,继而是窒息般的静寂。
“那……那真的是船?”
“我的天啊,它没有落下……”
“神迹吗?是天皇的祥瑞吗?!”
有人跪倒叩首,口中喃喃称颂神明;也有人惊恐后退,拉着孩子夺路而逃。鼓乐与呼喊逐渐混乱,敲击声失去节奏,乐师们眼睛死死盯着天空,忘了手中的旋律。士兵们的长枪齐刷刷举起,甲叶在颤抖。船影笼罩在皇宫的屋脊与御道之上,宛若一头从天而降的巨兽,俯瞰着人间盛典。阳光照耀下,木船的影子在地上缓慢移动,掠过彩棚、鼓手、百姓的人群。人们仰望的脸庞在阴影中同时露出复杂神色:惊惧、崇拜、怀疑,交织成一幅人间百态。
就在这天朗气清的上午,江户城的庆典,忽然被一艘空中木船的出现,推入了未知与恐惧的边缘。
皇城外围,馆驿高墙如森,朱漆大门半掩,守卫森严。此刻的空气却凝固成一片死寂。那本悬浮于半空的巨船,木质纹理清晰,帆布如白鹤振翼,正徐徐下降,仿佛天神御风而来。鼓噪的百姓被侍卫驱散,空阔的御道间只余一列列甲胄森冷的武士,手扶刀柄,却无一人敢轻举妄动。
船影压落在馆驿门口,阴影如天幕覆下,令在场之人心口发紧。随着“吱呀”一声,船舷侧面竟宛如门户般开启,一道笔直的缝隙裂开,随即缓缓推阖。其内流出奇异的光,仿佛并非凡世间的光亮,而是自远古天宫中泻下的神辉。
最先现身者是一位年轻男子。他衣着古怪,非和袍之制,亦非唐冠之服,却自有一股大国之威。身上着一袭青色中山装,纽扣紧列,剪裁合身,线条分明。在平安之世的人看来,这正是“奇装异服”,陌生而肃然。他高大挺拔,身量足有一丈余,比起场中平均只及其肩的本地人宛如鹤立鸡群。眉目深邃,神情沉静,举手投足间不见半分惶惑,反倒有一种睥睨山川、俯瞰群生的从容。
在他身后又走出四位女子,她们皆盛服而来,衣裳虽合礼,却掩不住天姿国色:有的眉目冷艳,唇若朱砂;有的娇媚妖娆,腰肢若柳;有的端丽雍容,凤眼含威;更有一人九尾轻曳,狐媚之态与华贵并行。她们步伐整齐,神色自若,与其随行的男子遥相呼应,宛若星辰拱月。
馆驿内的官员与随从早已汗涔涔而下,既不敢直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