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1-22
第一章 暗涌的注视与灼夏的约定
九月的风还带着夏末的燥热,卷起理科楼前银杏树初生的嫩叶,沙沙作响。
周玉梨,此刻正抱着刚领到的艺术类教材,匆匆穿过连接理科楼与艺术楼的
那条狭长走廊。她刚结束第一节舞蹈基训课,额角沁着细密的汗珠,练功服后背
洇开一小片深色,汗水润湿了她如鹅蛋般完美的脸颊。
她的肌肤是极致的羊脂玉色,在走廊水磨石地面的微弱反光中,更显得清透
无瑕。她的鼻梁弧度清傲而秀挺,微微上扬的下颌,带着一种古典油画中难以接
近的骄傲。她穿着黑色的舞蹈练功衣,那紧致的布料勾勒出她S形曲线的完美轮
廓,纤细的腰肢和饱满的胸部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张力。
她没有换下硬鞋。那双舞者的玉足,被包裹在淡粉色的足尖鞋中,绷直的脚
背线条优美而坚韧。鞋跟敲击水磨石地面的声音清脆、急促,带着一种不容置疑
的节奏,在这空旷的走廊里显得孤单又引人注目。这双脚,是她艺术梦想的基石,
也是她清高与努力的最好证明。
周玉梨紧紧抿住唇纹,加快了脚步。转过拐角,迎面撞上一股带着油墨和纸
张气息的力道。
「哗啦——!」
怀里的书散落一地,同时响起的还有对面男生低低的惊呼。周玉梨踉跄了一
下,下意识抬头。
撞进一双眼睛里。
那双眼睛很黑,此刻盛满了猝不及防的慌乱。男生个子很高,穿着洗得发白
的蓝白校服,他的怀里原本抱着的一摞厚书也尽数倾泻。那股带着旧纸张和书卷
气的力道,与玉梨身上带着汗水和练功房消毒水的清冷气息,在走廊里短暂地混
合、交锋。
他迅速蹲下身,动作快得带起一阵风,手忙脚乱地收拾散落的纸张——全是
些印着复杂公式的物理竞赛习题册。
周玉梨也蹲下去帮忙。她的长发如泼墨般垂落,遮住了她半边脸颊。指尖无
意间碰到一张夹在《电磁学精讲》里的纸。不是习题,是一张素描。纸上是一个
少女的侧影。她正对着一面巨大的落地镜,身体绷成一道优美而紧绷的弧线,单
腿独立,另一条腿高高抬起,足尖绷直,指向虚空。那是芭蕾里经典的阿拉贝斯
克姿态。
画中的少女脖颈修长,下颌微收,神情专注得近乎虔诚,桃花眼微眯,仿佛
整个世界只剩下镜中的自己和那个完美的线条。窗外的光线斜斜打进来,勾勒出
她纤细的轮廓和飞扬的发丝。
这幅画,与其说是素描,不如说是偷窥者对美的禁锢与迷恋。
周玉梨的心猛地一跳。这分明是……她自己!
她愕然抬头,再次看向那个男生。他显然也意识到了什么,脸色瞬间涨红,
红晕从衣领蔓延到耳根。他几乎是抢一般从她指间抽走那张画,胡乱塞进最厚的
一本习题册深处,动作带着一种近乎粗暴的急切。他低着头,不敢看她的眼睛,
只匆匆说了句:「对…对不起!」声音低沉,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微哑。
就在他合上书页的刹那,周玉梨眼尖地瞥见画纸一角,用铅笔写着一行极小
的字,墨色已有些晕开:玉梨,9月1日。
原来他知道她的名字。
男生抱起收拾好的书,几乎是落荒而逃,身影很快消失在理科楼幽深的楼梯
口。走廊里只剩下周玉梨一个人,和满地狼藉的书本。
她慢慢捡起自己的书,指尖似乎还残留着那张素描纸粗糙的触感,以及画中
那个被凝视的自己带来的奇异悸动。这悸动,像一根细小的丝线,悄无声息地缠
绕住了她骄傲的玉足。
窗外,校园深处那棵巨大的老樱树,在九月的风里,枝头光秃秃的,只余下
遒劲的枝桠伸向天空。可周玉梨却觉得,有什么东西,像一颗深埋的种子,在刚
才那一撞之下,悄然裂开了缝隙。
春天,似乎提前来了。
那张素描像一枚投入冰冷湖水的琉璃石,在周玉梨清高而自持的内心深处漾
开一圈圈涟漪,久久不散。她开始留意那个总在理科楼出没、眼神躲闪的男生。
偶尔在食堂队伍里瞥见他端着餐盘匆匆走过,白皙的颈项微微前倾,像一只
匆忙取食的清瘦白鹿。或是在操场边看到他独自坐在长椅上看书,风吹动他洗得
发白的校服衣角,他垂落的睫毛在书页上投下专注的阴影。每当这时,周玉梨都
会下意识地放慢脚步,心跳莫名地加快。
那份画中的凝视太过私密,带着一种偷窥的禁忌之美。贸然打破,仿佛会惊
扰一场易碎的、纯净的梦境。
舞蹈艺术家的清高和少女的好奇心在她心头反复拉扯。她恪守着自己的高傲,
却又渴望被那双黑色的眼睛发现和描摹。
直到三天后。下午最后一节是自习课。
周玉梨溜去舞蹈房加练。她走到她专属的储物柜前,深吸一口气,推开柜门
取练功服时,一张折叠得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的纸片无声地滑落在地。
她的心跳骤然失序。
展开。又是一张素描。画的是她伏在舞蹈房窗台上小憩的样子。她的肌肤质
感被描绘得如丝绒般细腻,微阖的眼睑有着解剖图般精准的弧度。午后的阳光透
过玻璃,在她柔软的发梢和清冷的鼻梁弧线上镀了一层毛茸茸的金边,光影的动
态被静止地钉在了纸上。
窗外,那棵老樱树光秃的枝桠伸展着,像一幅沉默的、古老的剪影。那树,
象征着冬日肃杀的理智;而玉梨,却是树下柔软、沉睡的生命。
画角,依旧是那行熟悉的、带着点犹豫笔触的小字:「玉梨,9月4日。」
没有署名,没有只言片语。只有画,和日期。
这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带着禁忌感的仪式。隔三差五,总有一张新的素描
出现在她意想不到的私密之所。画中的她千姿百态:压腿时咬紧的唇;旋转后扶
着把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第一章 暗涌的注视与灼夏的约定
九月的风还带着夏末的燥热,卷起理科楼前银杏树初生的嫩叶,沙沙作响。
周玉梨,此刻正抱着刚领到的艺术类教材,匆匆穿过连接理科楼与艺术楼的
那条狭长走廊。她刚结束第一节舞蹈基训课,额角沁着细密的汗珠,练功服后背
洇开一小片深色,汗水润湿了她如鹅蛋般完美的脸颊。
她的肌肤是极致的羊脂玉色,在走廊水磨石地面的微弱反光中,更显得清透
无瑕。她的鼻梁弧度清傲而秀挺,微微上扬的下颌,带着一种古典油画中难以接
近的骄傲。她穿着黑色的舞蹈练功衣,那紧致的布料勾勒出她S形曲线的完美轮
廓,纤细的腰肢和饱满的胸部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张力。
她没有换下硬鞋。那双舞者的玉足,被包裹在淡粉色的足尖鞋中,绷直的脚
背线条优美而坚韧。鞋跟敲击水磨石地面的声音清脆、急促,带着一种不容置疑
的节奏,在这空旷的走廊里显得孤单又引人注目。这双脚,是她艺术梦想的基石,
也是她清高与努力的最好证明。
周玉梨紧紧抿住唇纹,加快了脚步。转过拐角,迎面撞上一股带着油墨和纸
张气息的力道。
「哗啦——!」
怀里的书散落一地,同时响起的还有对面男生低低的惊呼。周玉梨踉跄了一
下,下意识抬头。
撞进一双眼睛里。
那双眼睛很黑,此刻盛满了猝不及防的慌乱。男生个子很高,穿着洗得发白
的蓝白校服,他的怀里原本抱着的一摞厚书也尽数倾泻。那股带着旧纸张和书卷
气的力道,与玉梨身上带着汗水和练功房消毒水的清冷气息,在走廊里短暂地混
合、交锋。
他迅速蹲下身,动作快得带起一阵风,手忙脚乱地收拾散落的纸张——全是
些印着复杂公式的物理竞赛习题册。
周玉梨也蹲下去帮忙。她的长发如泼墨般垂落,遮住了她半边脸颊。指尖无
意间碰到一张夹在《电磁学精讲》里的纸。不是习题,是一张素描。纸上是一个
少女的侧影。她正对着一面巨大的落地镜,身体绷成一道优美而紧绷的弧线,单
腿独立,另一条腿高高抬起,足尖绷直,指向虚空。那是芭蕾里经典的阿拉贝斯
克姿态。
画中的少女脖颈修长,下颌微收,神情专注得近乎虔诚,桃花眼微眯,仿佛
整个世界只剩下镜中的自己和那个完美的线条。窗外的光线斜斜打进来,勾勒出
她纤细的轮廓和飞扬的发丝。
这幅画,与其说是素描,不如说是偷窥者对美的禁锢与迷恋。
周玉梨的心猛地一跳。这分明是……她自己!
她愕然抬头,再次看向那个男生。他显然也意识到了什么,脸色瞬间涨红,
红晕从衣领蔓延到耳根。他几乎是抢一般从她指间抽走那张画,胡乱塞进最厚的
一本习题册深处,动作带着一种近乎粗暴的急切。他低着头,不敢看她的眼睛,
只匆匆说了句:「对…对不起!」声音低沉,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微哑。
就在他合上书页的刹那,周玉梨眼尖地瞥见画纸一角,用铅笔写着一行极小
的字,墨色已有些晕开:玉梨,9月1日。
原来他知道她的名字。
男生抱起收拾好的书,几乎是落荒而逃,身影很快消失在理科楼幽深的楼梯
口。走廊里只剩下周玉梨一个人,和满地狼藉的书本。
她慢慢捡起自己的书,指尖似乎还残留着那张素描纸粗糙的触感,以及画中
那个被凝视的自己带来的奇异悸动。这悸动,像一根细小的丝线,悄无声息地缠
绕住了她骄傲的玉足。
窗外,校园深处那棵巨大的老樱树,在九月的风里,枝头光秃秃的,只余下
遒劲的枝桠伸向天空。可周玉梨却觉得,有什么东西,像一颗深埋的种子,在刚
才那一撞之下,悄然裂开了缝隙。
春天,似乎提前来了。
那张素描像一枚投入冰冷湖水的琉璃石,在周玉梨清高而自持的内心深处漾
开一圈圈涟漪,久久不散。她开始留意那个总在理科楼出没、眼神躲闪的男生。
偶尔在食堂队伍里瞥见他端着餐盘匆匆走过,白皙的颈项微微前倾,像一只
匆忙取食的清瘦白鹿。或是在操场边看到他独自坐在长椅上看书,风吹动他洗得
发白的校服衣角,他垂落的睫毛在书页上投下专注的阴影。每当这时,周玉梨都
会下意识地放慢脚步,心跳莫名地加快。
那份画中的凝视太过私密,带着一种偷窥的禁忌之美。贸然打破,仿佛会惊
扰一场易碎的、纯净的梦境。
舞蹈艺术家的清高和少女的好奇心在她心头反复拉扯。她恪守着自己的高傲,
却又渴望被那双黑色的眼睛发现和描摹。
直到三天后。下午最后一节是自习课。
周玉梨溜去舞蹈房加练。她走到她专属的储物柜前,深吸一口气,推开柜门
取练功服时,一张折叠得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的纸片无声地滑落在地。
她的心跳骤然失序。
展开。又是一张素描。画的是她伏在舞蹈房窗台上小憩的样子。她的肌肤质
感被描绘得如丝绒般细腻,微阖的眼睑有着解剖图般精准的弧度。午后的阳光透
过玻璃,在她柔软的发梢和清冷的鼻梁弧线上镀了一层毛茸茸的金边,光影的动
态被静止地钉在了纸上。
窗外,那棵老樱树光秃的枝桠伸展着,像一幅沉默的、古老的剪影。那树,
象征着冬日肃杀的理智;而玉梨,却是树下柔软、沉睡的生命。
画角,依旧是那行熟悉的、带着点犹豫笔触的小字:「玉梨,9月4日。」
没有署名,没有只言片语。只有画,和日期。
这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带着禁忌感的仪式。隔三差五,总有一张新的素描
出现在她意想不到的私密之所。画中的她千姿百态:压腿时咬紧的唇;旋转后扶
着把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